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智力素质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并非智力素质差,而是非智力素质低。我在教学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头脑聪明,智商很高,但由于缺乏意志、毅力,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目标,从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兴趣和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强烈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在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中,非智力因素的贡献往往大于智力因素,“天才就是毅力”、“天才…  相似文献   

2.
李铎  雷晓莉 《教师》2010,(2):99-99
“学困生”一般也称为差生后进生,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品德、学习成绩等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落后的学生。如何转化“学困生”,特别是思想品行和学习双后进的学生,是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智力因素固然着主要作用,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智力好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智力较差者,若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仍能取得好成绩;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则成为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强调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学生心理因素分析,学习应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陈硕 《现代企业教育》2009,(12):208-208
从非智力心理因素人手改变差生的学习成绩比从智力因素入手效果明显得多。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的影响:(一)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优劣是有意义的。(二)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意义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三)对于智力较低的学生,虽然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及前两组明显,但是也有可能使他们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获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着手,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我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些差生的学习总成绩很差,但并不是门门都差.例如有一名差生,六门课总分只考了209分,而数学却得了65分.我问他:你为什么能在数学上获得比别的课好的成绩呢?他答道:数学老师对我好,我喜欢听她的课,上课也专心……这位学生的话,使我很受后发:差生尽管许多方面表现都差,但他们毕竟是有感情、会思想的青少年.他们一旦体验到了教师对自己的真诚的爱,就能把这种体验转化为上进的意志力量.如果我们能在校内为学生找到一位爱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差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强有弱,学习动力弱的学生,经不起挫折,如果在教学上不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就有可能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不会学习的学生,如果教师不注意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可能成为差生。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升学有希望的少数学生身上,教师喜欢好学生,讨厌差学生的自然感情控制不好,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来,这是产生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智商与人的成就密切相关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然而,人类智能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智商并非成功的唯一法宝,也不是人生的决胜关键,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许多学生智力差异并不特别悬殊,而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其原因之一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这些因素,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一、培养教学感情是调节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常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应始终如一地注意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有了这样的基础,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它们都直接参与认知活动。其中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是认知活动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习惯等,则起动力和调节等作用。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差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何以优劣悬殊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就成为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差生”是指那些体质、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及格标准也难以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身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好坏,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较好的学生,看一遍示范动作就会;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两遍三遍。但如果后者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前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从事棒垒球、乓乒球、羽毛球等小球教学中深感挖掘和培养“差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差生的智力并不差,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差。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缺少坚强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因此,培养差生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差生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差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参与差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一、激发兴趣诱发动机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动力。我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时,重视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差生对物理  相似文献   

11.
张韵 《滁州学院学报》2005,7(3):102-104
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需要二者协调发展。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智力的发挥程度。因此,教师需要像重视开发学生智力那样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据此,本文就学生学习中四种主要的非智力因素谈谈它们的重要性及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发人深省的情况:(1)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2)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3)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偏重于学习成绩的评定,而忽视了思想品德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样的差错,如果发生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往往给以谅解;而如果发生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则会斥之为“笨”。(4)在平时教学中,未把思想品德和其他非智力因素与知识、能力放在同等  相似文献   

13.
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因素正常而学习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所占比例很大。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上的"非智力型"差生的学情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对数学"非智力型"差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非智力型"差生的特征1.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数学中困难重重,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冉莉 《考试周刊》2013,(85):96-97
在农村中学,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不好,两极分化尤为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绝大部分学生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积极参与的自觉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有人见到"减就说无可救药,真是这祥吗?其实不然,古确户外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笔者从事中学教育多年,对"差生"转化摸索出一条技巧--慈爱、平等、竞争. 一、慈爱 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条件.只有爱,彼此之间感情才容易沟通,"差生"往往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对学习缺乏信心,有时还会制造事端,有意刁难老师,这说明差生并非头脑笨,如果有人对他(她)们循循善诱倾注了爱,他(她)们会想,我并不讨厌,还有老师喜欢我,我必须脱胎换骨,努力学习,这样,"差生"的学习自信心就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会逐步变好.  相似文献   

16.
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校环境对学生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在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方面比不上同龄人,于是有些教师就给他们戴上了“差生”的帽子,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放弃教育。其实这些“差生”,只是在学习这方而落后,而且上小学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容轻视,如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学生诸如学习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中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习困难的学生 ,多数是由于知识技能基础差 ,未掌握学习方法 ,有些则是学习目的不明确 ,因而贪玩 ,不愿学。他们缺乏学习动力 ,缺乏自信心 ,有厌学情绪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习成绩没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处在少年期的学生 ,失败对他们心理上的挫伤仍属于表面性的 ,大多数学困生不是因智力低下而落后 ,而恰恰是他们个人的心理、求知欲、坚持性、独立性、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缺乏所造成的 ,重视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具体地说 ,找准起点 ,设台阶 ,发挥鼓励性…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注意、自信心、自制力、性格、气质等。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因为其智力差,而是因为他们只注重了知识的接受,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失兴趣和动力,甚至丧失信心,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意志。教师若是在教学中能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20.
小议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王青我们知道,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智力因素固然起主要作用,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智力好的学生不一定学习就好,智力较低的学生,若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仍能取得好成绩。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