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6(3):194-20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为重要的因素。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是关系到今后十年我国能否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以及在下个世纪能否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大事。本文是全国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在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专题组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而形成的。文章根据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的实际状况与问题,就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经济这一主题,提出指导思想、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对制定我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近10年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计划。出于国民经济发展与迎接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我国先后制定了“863计划”与“攀登计划”。我国这两大科技发展计划有何特点?它们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如期实施,对高等教育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谈些拙见。一 70年代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不但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科学技术的竞争。为了抢占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夺取高新技术市场的制控权,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80年代后,美国、西欧和日本先后推出了发展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经济、科技、军事的战略发展计划,现分别述评如下:一、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所谓“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3月22日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简称SDI)的艺术化名称。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执行,整个计划拟在20年左右时期内实现,具体分为四个阶段执行:1984年至1987年为基础研究阶段,里根  相似文献   

4.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每个国家和地区,东北亚地区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地区在亚太地区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有人认为这一地区现在存在有两个“第二”:一指日本是第二信息大国(美国为第一信息大国),二指南朝鲜是第二经济奇迹的代表之一。在今后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里,如果这一地区的政治局势趋于稳定,那么这一地区的信息产业会有更快的发展,其主要趋势是: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八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将比上一个十年更加动荡,许多难以预料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由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而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将会更频繁地出现。西方由五十年代的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已经失去势头,走出了“黄金时代”,陷入了长期的“滞胀”局面。整个七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但也在不断下降,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它在八十年代将会怎样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指导自治区“十五”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十五”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必须加强对科技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这也是科技工作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21日至26日,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次年会以“生产力经济学与新技术革命”为中心议题,就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诸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于下:一、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大家认为,由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飞跃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的急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劳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这就必然要有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经济体制与它相适应,并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9.
一、七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主要变化本世纪七十年代是战后世界经济的重要转折时期,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 1.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势头相对趋弱,第四次科技革命还未到来,世界正处于这两次科技革命的交替时期,科技革命对生产的推动有所减弱,西方发达国家由战后的相对繁荣阶段转入了“滞胀”时期。不仅生产发展停滞,而且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1955—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平均增长率为4.7%,但1970—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8%。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则由1960—1970年的4.3%上升到1970—1982年的9.9%。  相似文献   

10.
战后几十年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许多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带来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许多领域的万象更新。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既纵深交叉、又横向综合的科学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局势将出现几个大国紧张对峙的“恐怖均衡”下的持续稳定与和平;中、小规模的战争——综合实力威慑,将可能是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战争发展的总趋势;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总体实力较量,将由战争的幕后被推到解决国家、政  相似文献   

11.
吴忠泽 《学会》2006,(1):30-33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近20年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发展科学技术,是维护国家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科技进步在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大大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科技事业。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相似文献   

12.
一、新技术革命与世界价格新技术革命通过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格局的根本变革,改变着生产条件和效率,提高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增加着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从而对世界价格的形成、运动和变化,对各种商品的成本和比价、差价发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世界价格的发展,正在逐步呈现一些新的趋势: 1.智力在商品价格形成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人称新技术革命为“脑力的革命”。它带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运作现状浅析及西部地区高校对策研究四川联合大学科技处梁润民康晓彤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了八十年代,以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一个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向前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是这场技术革命的核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期望从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中寻求自身经济振兴的出路。因此,都把高技术开发提到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我国也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已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为在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国家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中的科技攻关计划、技术改造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科技扶贫等,这是当前科技工作的主战场;第二个层次,是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跟踪,其主要任务是争取在若干有重要影响的高技术领域内有重大突破,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跟踪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如“高技术计划”、“火炬计划”等;第三个层次,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者合称基础性研究,下同)①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着眼于国民经济更深入、更广泛、更长远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日本提出“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之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尽管目前该计划仍处于论证阶段,但是其内容设想之大胆、立意之新颖,使人类对“21世纪将是生物革命的世纪”的虚幻影象交得更加清晰起来。一“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作为日本科技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是当前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密切相关的。在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少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可以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前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趋势的主要特点,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83年组织实施。内容是: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研课题,由国家组织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重点突破。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1986年开始实施的,我国80年代第一个促进农村发展的科技计划。具体任务有三个:即为农村开发、推广适用技术成果和技术装备;在农村建立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在农民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火炬计划这是一项推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计划。当前,火炬计划主要以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激光、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与产品作为主要内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这项计划1986年3月提出,1987年3月开始组织实施。选择对我国今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一些领域作为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9.
保共十三大于四月二日至五日在索非亚举行。日夫科夫在开幕式上作了报告。大会通过了“九五”计划及二○○○年以前党的工作和保加利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纲要,确定了今后十五年科技革命和经济改革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20.
“FAST”计划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为制定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而执行的一项庞大的科技预测与评价计划。一、形成背景及过程欧洲经济共同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逐步形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预期的最终目标是过渡到建立西欧统一的政治与军事实体。现在共同体共有十个成员国,还有两个国家正在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