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义洲 《新闻前哨》2012,(2):100-102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新闻思维方法是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报道活动中所采用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完成报道任务的主观条件。新闻作品由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的,而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驱动下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贯穿在新闻采写全部过程。新闻记者如要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优秀新闻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就要求新闻记者重视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一曰:杂,二曰:专。这里所说的杂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知识面要广,涉猎面要宽,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及天文地理和社会各行各业都要略知一二。这样在采写新闻中才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这里所说的专就是说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所  相似文献   

3.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4.
郭洁  刘哲君 《军事记者》2012,(11):26-27
新闻贵在创新。新闻作品能否常写常新.是衡量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一项例行的工作、一个老套的话题、一次寻常的活动.或者一位普通的人物.如何通过记者转换思维视角,带给受众全新的信息知觉.使报道富有新意和特色?窍门之一。就在于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能否善于运用求异思维。一、求异思维在新闻作品采写中的功效求异思维是一把启迪新闻思路的金钥匙。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灵活运用求异思维,觉常人之未觉。  相似文献   

5.
雷明德 《今传媒》2006,(3):48-49
新闻采写贵在其“新”,新闻工作者穷其一生,追求的就是一个新字。新,体现在方方面面:立意新、角度新、构思新、手法新,其核心是思维新。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媒介纷争的今天,思维如同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现实生活再次告诉我们: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一、追踪思维方法追踪思…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是永远的追求,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前提是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那么,好的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得来?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记者要有能上天、能入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好新闻。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10余年,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发现好新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任红  郝强 《新闻传播》2005,(2):38-38
新闻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新闻记者同去一地采写同一新闻事件,写出的作品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不同。一名优秀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采访现场发生的事情,自觉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应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敢和记者“抢”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闻单位体制的改革和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新闻竞争也异常激烈。许多处于基层的通讯员愈来愈感到“新闻稿件难写,更难发”。 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固然没有新闻记者的优势多,但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应注重发挥通讯员的自身优势。根据多年的经历.笔者简要地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敢于与新闻记者抢新闻的竞争意识。同一个新闻,记者与通讯员采写的角度不同,撰写出的稿件质量也不同。只要通讯员写作立意新、角度新,就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稿件,编辑在选择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时,自然会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报道方式当中,深度报道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深度报道的能力并不是所有新闻记者都具备的。为了能够适应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就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充分地利用好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还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探索和分析,做合格优秀的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记者首先需要履行的职责就是进行新闻报道的采写。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把自身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受众。所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记者应该在报道中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这一基本职能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文章正是针对新闻突发事件来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心里要有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如何做到这一点?只有扑下身子,沉到社会最基层,才能采写到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本人在1993年秋参加本报组织的“记者周边行”活动中,对此感受颇深。 活鱼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13.
毛超 《大观周刊》2011,(26):210-210
新闻采写是记者的天职。无论是在十六世纪新闻事业诞生之时,来往跑动于各大船埠码头间靠传递和出售商业行情、交易讯息谋生的早期新闻从业人员.还是现代社会中广泛活跃在各大新闻现场:用各种方式为大众报道最新信息的新闻记者,其所有职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闻信息的采写和传播。然而。通过阅读大量的新闻稿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可观性)及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包括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知识结构、撰写水平、逻辑分析能力及思维方式等。而笔者认为.其中.对记者要求最高也是最难培养的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采用独特的、多角度的切入点去进行采写.即采写活动中的多角度思维的运用能力。因此,本文仅就当前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多角度思维能力的运用进行一番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四力"是新闻记者开展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也是采写高品质新闻精品佳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入手,分析论述了新时期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实践路径,期望对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队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信息时代传媒业激烈的竞争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对媒体及其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问外,还要有丰厚多学的修养。实践证明,学养肤浅的记者由于头脑不丰富,专业知识没有深度,相关知识没有广度,其采写的新闻作品就苍白无力,缺乏新意,没有高度。学养高深的记者由于博览广取,底蕴丰厚,高屋建瓴,富有睿智的洞察力,其采写的新闻作品充满着思想的张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16.
"俯身抬头"作为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无疑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进程中找到的一把"钥匙",解决了新闻的源头活水从哪里来、站在什么视角写新闻和用什么样的新闻满足党和人民的需要等根本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线新闻记者,要想做好新闻采写工作,就要学会"俯身抬头"。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新闻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新闻报道,通过报道反映社会变化、做好舆论引导。采写新闻报道作为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被认为是记者的首要职责。新闻记者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让新闻报道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发挥最大范围的影响力,不仅依赖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客观条件,更决定于记者对写作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技巧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记者曾两次前往北京西郊拜访了新闻界前辈穆欣同志。这位新闻老战士,在党的新闻战线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了48个春秋。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曾随军转战南北,采写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他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者,长期在领导岗位上,尽心竭力为发展党的新闻事业操劳。只是在“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究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写的大胆创新方法,结合现阶段融媒体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对新闻记者采写能力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相关实际案例研究融媒体时代新闻采写创新策略,旨在为相关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对身边的事物有一种细致的观察和敏感的发现,也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这是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可以大大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但是新闻敏感度并非与生俱来的,还需要我们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地培养和训练。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新闻工作者如何培养自身新闻敏感度进行了剖析,希望对新闻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