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勤理 《知识窗》2013,(1):27-28
近几年,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的目的在于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改革的成效甚微。笔者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顾娟 《知识窗》2013,(14):35-3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但行为习惯的可塑性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多年来,笔者担任小学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刘丽霞 《知识窗》2013,(6):32-32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都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意义。自学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指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4.
格珍  翻多 《西藏科技》2010,(10):51-53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作为学校教育者,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李风香 《今日科苑》2009,(22):277-277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有精辟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以我认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把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一种完全被动式的学习,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难有起色。究其原因,既有因我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的,也有因学生长期以来没能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有效性较差所造成。因此,提出了"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这一研究课题,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实验与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邱金兰 《知识窗》2013,(24):58-58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生时代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要让每一个细节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淀,让每一次进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8.
吴芳敏 《知识窗》2014,(18):46-46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而学习英语更需要兴趣。针对中学生爱说爱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笔者认为应当把趣味教学引入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习惯     
王兴忠 《科教文汇》2005,(11):38-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浓缩地讲就是培养习惯。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葛普荣  陈永辉 《知识窗》2014,(10):72-72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善"教",还要善"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潘育英 《科学中国人》2014,(1S):107-107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是敬而远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写、无法写。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的去帮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找准机会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把形势扭转过来,让被动改为主动,促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帮助到整体教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可以终生可以受益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政治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斌 《内江科技》2011,32(1):200-201
目前,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良好的学习习惯依然没有养成,这一现状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效果:为此,教师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张星星 《科学中国人》2014,(2S):249-249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司习惯,对于小学生一生的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掌握英语,需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而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去获得,因此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孟凡强 《科教文汇》2010,(17):80-82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创设和谐的条件,这可以通过"暗示和自我暗示"方法实现;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其懂得如何制定目标与计划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再者就是训练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其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既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效率的根本,又是他们未来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宛平 《科教文汇》2009,(32):123-125
养成学语文的好习惯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习惯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倡语文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两类好习惯,即凭语言文字吸收(听和读)和发表(说和写)的好习惯。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从读写听说四个方面,探讨指导督促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做法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孙伟华 《知识窗》2013,(8):49-49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预习原则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小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技校幼教专业声乐教学中的“白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林芳 《科教文汇》2014,(14):134-135
技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难免产生困扰人心的"白声"问题,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产生错误问题的根源和危害,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歌唱观和正确的声音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打好扎实的技能基础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剩下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以教育理念的提高为前提,以从我做起为基石,以课堂教学为关键,以家校配合为保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