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怎样在40分钟的一节课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从听课中感到有几种不同的做法。现谈谈我的看法。一、概念教学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学校买红墨水8瓶.买的蓝墨水比红墨水少3瓶,买蓝墨水多少瓶?”这是道概念性很强的题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位老师教学时,在审题时弄清哪一种墨水多,即得出8-3=5(瓶),求出买蓝墨水5瓶。另一位老师,运用直观演示(贴绒):  相似文献   

2.
习题:商店运来4箱红墨水,每箱60 瓶,……?(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这是一道有待补充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得出许多补充、解答方法,现归纳整理如下: 补法1:又运来120瓶蓝墨水,运来红墨水和蓝墨水共多少瓶? 列式计算:60×4=24G(瓶)240 120= 360(瓶)  相似文献   

3.
数学趣题     
有体积相同的红、篮墨水各一瓶。从红墨水中取出一滴放到蓝墨水中,和匀后再从蓝墨水中取出同样体积的一滴放到红墨水中,再行和  相似文献   

4.
<正> 一天,高老师给我们做这样一道填空题: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1/11,当冰化成水时,水的体积比冰减少了( )/( )。我一看题目,太简单了,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水结成冰体积增加了1/11,冰化成水体积自然减少1/11,很自然地在括号中填上了1/11,不料老师说我上当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道算术趣题,说有一缸水,当它由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1/11,问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了多少?答案是,当冰化成水的时候,体积要减少1/12。 类似的算术题如:已知甲、乙为同一种量,若 (1)甲比乙多1/7,问乙比甲少几分之几? (2)甲比乙少1/6,问乙比甲多  相似文献   

6.
一、省编小学数学第九册,有一道冰水互变习题:“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1/11,当冰化成水时,水的体积比冰减少了几分之几?”求解这道习题时,有的同学往往会这样认为:“水结成冰,体积增加了1/11,冰化成水时,冰的体积当然也应当减少1/11。”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正说明他们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不会正确辨认标准数。我们认为这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1.图示法:如图一所示,当水结成冰时,把水的体积作为标准数,设它  相似文献   

7.
给花瓣着色     
游戏道具:1枚骰(tóu)子,11只一次性杯子,10朵雏(chú)菊,水,不同颜色的墨水2瓶(比如红与蓝)游戏前的准备:把空杯子排成一行,中间的杯子里盛放全白的雏菊,把水倒入两端的两只杯子,其中一只杯子加红墨水,另一只加蓝墨水。游戏玩法:两个小朋友分别站在加有墨水的杯子1.两个小朋友分别站在加有墨水的杯子前,掷骰子,如果是双数,将雏菊向自己这边的杯子移动一次;如果是单数,轮到你的伙伴掷骰子……直到所有的花放进两端的两只杯子中。2.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必须尽可能多地将花放进自己的墨水杯子里,花放入墨水杯子后,过一会儿,花瓣就有颜色了!将雏…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的疑难,有意识地组织“题组”练习,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一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搞清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它的发展类型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精心设计了以下“题组”:(1)11方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1方.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几分之几?增加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9.
功课跳跳豆     
想一想,算一算1.有一缸水,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1/11,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了几分之几? (叶佳苗) 2.平行四边形ABCD(见图1)的周长是100厘米,它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一题多联”,也就是对某一习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联想和推论,这类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两个知识点对“一题多联”作一简单介绍。一、知识点:冰熔解成水。例题1、盛满水的容器中,浮着一块冰(如图1),当冰熔解后,容器中的水位会不会变化?将如何变化? 分析:冰在熔解前后,质量不变,但密度由0.9×10~3千克/米~3变成1×10~3千克/米~3,所以体积减少,而且正好减少到与原来漂浮时,浸在水里的体积相同。因为漂浮时  相似文献   

11.
分数四则应用题是算术中学生常感到困难的部分,有些问题限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找不到解法。但是,如果变换原题的形式,改变一种说法,学生就可能很快地理解。例1.“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原业的1/(11),如果把体积是1.68升的冰块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往往误列算式为1.68÷(1—1/(11))。解释题目时,除着重使学生认清冰是水的几分之几和水是冰的几分之几外,可把题目变成这样的说法:“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原来的1/(11),假设有若干升水结冰后体积为1.68升,那么  相似文献   

12.
1 红蓝墨水溶液间的扩散实验取清水约40ml,加入2~3滴蓝墨水配成透明的蓝色溶液,倒入量筒中静置.取约30ml酒精,滴入1~2滴红墨水配成透明的深红色溶液.用漏斗沿量简壁缓慢地把红色酒精溶液加入量筒中,可看到红、蓝两种溶液有一明显的界面.再静置半小时左右,用白纸放在量筒后面让学生看,可看到两种溶液界面处颜色由深红变成暗红、紫红、最下面是蓝色.说明蓝墨水分子向上扩散到红墨水分子中,使红色加深成暗红色.而红墨水分子向下扩散到蓝墨水分子中,使蓝色变成紫红色.此法也可用蓝色透明的硫酸铜溶液替代蓝墨水溶液,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分子热运动"一课中,教材以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观察液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学生产生这样一疑问:为什么教材上只举出红墨水滴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是不是所有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的现象1.准备四种常用的墨水:红墨水、纯蓝墨水、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知道密度的应用。 (2)掌握用天平、量简测量密度及其他间接测定密度的方法。 (3)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会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意识。 1.回忆本章所学知识在学生汇报本章知识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涵义、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密度知识的几个方面(列表板书略)。 2.例题(出示小黑板或投影,以下同) [例1] 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读作____,意义是___,如果冰的质量是1.8千克,它的体积是____分米~3。如果这块冰全部熔解  相似文献   

15.
《科学小实验130例》上有这样一个实验“瓶口上的冰柱”:冬天,在傍晚把一个注满水的墨水瓶敞着口放到室外,第二天早晨瓶口就会出现一个冰柱。原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这个实验我做了多次,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都是:瓶子碎了,剩下的是与瓶子内壁相似的一块冰。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我分析其原因如下:冬季的夜晚温度一般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水在室外就要与空气发生热传递。当水温由4℃下降到O℃时温度下降体积膨胀,就会有一部分水从瓶里溢出来。到O℃时水开始结沐,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Ⅰ试题精选一、境空题1.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1千克的甲、乙两块铁块,它们的体积比V甲:V乙=2:1,它们的密度比ρ甲:ρ乙=。(90年黑龙江省)2.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的质量最小。(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汽油=0.71×103干克/米3)(91年福建省)3.一均匀长方体木块,将它分成大小两块、二者体积之比为2:1,则二者的质量之比为。密度比为。(91年广东省)4.能装0.5千克水的瓶子容积为分米3;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此瓶能装千克酒精。(92年四川省)5.冰的…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国际单位制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人跨一步大约是____。 2.如图19—1,体积为100厘米~3的一块冰浮在盛有2千克水的烧杯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当冰熔解后,杯内水的总质量为____千克,杯中水面将____。 (上升、下降、不变)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你被童话故事里瞬间变色的花和叶子吸引过吧?现在,有科学的指点,你可以亲手完成这样的“魔法”实验了。魔法一材料准备:空瓶2个,石竹花,红、蓝墨水,清水。实验过程:⒈将清水加入红墨水后倒入瓶中,取一根植物茎浸入瓶中,12小后,植物茎显现出红色,同时瓶中墨水少了很多。⒉另取一根有茎、叶的植物。把茎的一半纵向切开,分别插入红、两色墨水中。结果是:植物茎在分开的部分呈单色,上面仍合在一起部分则是两种颜色的混合。说明:彩色水通过微细的导管渗入植物茎,经过叶脉进入叶片,每条导管负责植物某个部分的水分供给。因此,不同颜色的水…  相似文献   

19.
巧用天平     
姜涛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23):51-52
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但学习了“密度”这种物质的特性之后,结合密度的相关知识,天平便不只是能测量物体的质量了,有了多种“特殊”功能,现略举几例:1测容积例1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空瓶,一架天平和足够的水,请测出瓶的容积。分析因为有水,水的密度ρ水是知道的,将瓶盛满水后,只需测出水的体积,便知瓶的容积。方法(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m0(2)将水倒满空瓶,称出总质量m1,算出水的质量m水=m1-m0(3)由ρ=Vm算出满瓶水的体积V水=ρm水水即为瓶的容积2测厚度例2有长方形均匀薄铁片,请用天平和普通刻度尺测出其厚度。分析虽有…  相似文献   

20.
从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看,命题者多从初中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否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否灵活运用知识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为出题素材,着意把题目出“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1 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密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融解后,液面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