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2011,(10):4-4
我国少年儿童超重率、肥胖率不断增长,1992~2002年,少年儿童年超重率增加了19.4%,肥胖率增加了5.9%。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少年儿童的肥胖率继续增加,处于快速增长期。——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大多数青少年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近视。少年儿童视力状况普遍较差,这无疑向家庭、向社会提出了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小学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教育导刊》2005,(7):45-45
一项对全国上万个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调查还显示,中国少年儿童的饮料消费不健康。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应成为队员的心理保健医生张勤学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上升趋势。而在青少年犯罪中,约90%是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致。根据中国少年儿童健康中心的调查,我国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病率在5~15%之间。可见队员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不断下降,学生的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通过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发现青少年的体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流行已经开始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一向以低体重特点著称的我国少年儿童的肥胖率成倍上升着,亟待全社会的高度警觉。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目前的报告,在过去十几年间,我国少年儿童的总体体重状况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1985年前后,我国少年儿童不存在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正在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在对独立学院学生体查中发现,如今独立学院肥胖学生已经占据了在校学生的15%。青少年肥胖比例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卫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肥胖少年的肥胖原因进行解析,对控制青少年肥胖和减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课外生活》2009,(9):37-37
我国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不断增长,近年来在城市已呈现流行趋势。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定义,我国约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少年儿童;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少年儿童中,每13个里就有一个是中国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9.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刻不容缓,运用体验教育开展青少年美德主题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道德感和使命感,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体验教育是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它突出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0.
胡旭明 《小读者》2011,(8):66-66
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逐年递增.由肥胖所导致的其他疾病也日趋明显。青少年朋友们从小应该学会照料自己身体,了解哪些食品对自己身体健康有益或有害.懂得什么是科学的生活习惯,以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不断地下降,学生的肥胖率比增长了,眼睛近视的比例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2.
由教育部、卫生部等联合组织的2002年全国学生肥胖调查数据显示:7-12岁的学生肥胖率上升迅速,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2%和5%。因此,在中国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已成为迫切的任务。统计表明,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肥胖率竟达20%。部分地区已高达25%。  相似文献   

13.
平泳佳 《上海教育》2007,(7A):26-26
当前,少年儿童的文化建设与个性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近期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对本市60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的7500余个红领巾社团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新型的组织形式对少年儿童自主、体验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也引起了人们对更好地创设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的新一轮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农村儿童文化园、少年科技站和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馆、站)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6.
在少年儿童接触的媒体中,电视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因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电视节目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截止到2005年9月1日,我国共开办了29家少儿频道和3家卡通频道,其中23个频道是新近一年内开办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然而在不久前刚落幕的北京亚太青少年电视节上,许多制片人和编导都在对我国现在少儿频道所存在的弊病进行着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教育部数据显示,有15%的美国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有些州的青少年肥胖率还要更高一些。在美国,一个平均有20名学生的班级里,就有4个偏胖或肥胖的孩子,比20年前增长了两倍。统计表明,这些孩子30岁以后可能会患心脏病。更糟糕的是,如果不实行任何措施的话,15年以内,美国孩子将有3/4体重超标,成为“小胖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其病因进行了探讨,综述应用较为普遍的几种减肥方法,特别是运动减肥对人体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防治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1,(16):17
练洪洋2011年5月18日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5月16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披露的调查结果显示,10年来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目前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比5年前增长三成。与"10年来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结论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最近20多年来,中国学生肥胖率、近视率都急剧攀升。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0%,大学生超过80%。  相似文献   

20.
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在近期通过对3400名6—15岁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和老师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少年儿童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该项调查将少年儿童按年级分为四组: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在少年儿童具有的好习惯调查项目中,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度依次为7.0%、1.8%、5.35%、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