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证人出庭难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客观现实。这种客观现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也有价值层面上的原因,更有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如果这些基础性的原因不从根本上改变的话,即使像有些学者建议的那样,完全移植国外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很难得以全面贯彻实施。因此,考虑我国的国情,在不违背历史文化传统、现有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建立尽善尽美的证人制度才是我们每一个法律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人制度的完善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必然结果。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拒不作证或拒不出庭、证人作伪证及证人证言的反复等现象普遍存在。本分析目前我国证人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外国立法例,提出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证人适格制度、增设拒绝作证以规定、明确证人拒不作证的法律责任、增设证人宣誓制度、重视对证人的权益保障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和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由于立法上的选择性冲突和缺乏对证人出庭的相关保障,从而导致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同刑诉法对刑事庭审方式的重大变革不相协调.文章进一步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大胆构想,包括立法上的完善、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采用、证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法制宣传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等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就必须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完善的对策,如改革证人作证制度,建立证人拒证制度,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正:仲裁法视角下的证人制度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的仲裁制度在取得了可喜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值得反思和检讨.证人制度作为仲裁法和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观念价值层面入手来解读我国仲裁证人制度滞后的原因和探究对其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证人拒不作证,拒不出庭作证现象广泛存在,以及证人作伪证、证言内容失实等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制度的若干构想,包括完善我国诉讼中证人资格问题、明确证人出庭范围、有效的证人出庭作证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证人不愿或拒绝出庭作证等现象十分普遍。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深入 ,就必须在分析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基础上 ,提出具体的完善的对策 ,如改革证人作证制度、建立证人拒证制度、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建立证人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刑事诉讼证人制度日趋重要与此截然不协调的是证人拒证的现象日渐严重,之所以如此,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极大的缺陷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本语对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大量的系统 分析,并提出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梁静 《红领巾》2004,(3):100-102,123
从证人证言的内容上看,证人证言包括证人在法庭上对审判人员就案件的有关情况所作的口头陈述,证人提供证言原则上要出庭.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有明确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率极低,证人拒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有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现行法规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有四:其一,程序法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二,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范围狭窄;其三,规定侧重于事后救济,预防功能差;其四,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关规定本身的适用具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要完善证人的人身保护制度:其一,证人的保护对象应足够宽泛;其二,要健全证人保障制度;其三,要处理好证人保护和律师取证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证人出庭作证作为一种制度的出现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证人出庭作证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立法,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所规定的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外国立法例,对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确立了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强制作证、拒绝作证的处罚、证人补助(偿)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指导思想的顾此失彼,司法机关对证人出庭作证在认识上的偏颇,以及配套制度的缺失,可能让缺乏系统化和科学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发挥效用,其立法意旨难以实现.在《修正案》的实践中,我国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环境,让证人真正出现在法庭上,让证人的当庭作证不再变成“审判秀”,而能对控诉、辩护和裁判都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否科学和进步的标志。我国现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证人出庭率低,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主要分析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与外国的对策相比,对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证据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只有借助于证据,才可以正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案件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因此,若要充分发挥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应有的证据功能,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从理论和立法上都表现出日趋完善,而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却存在较大缺陷,影响了证人作证的积极性,制约了刑事证人制度的功效。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必须突破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制度的规定,借鉴西方国家刑事证人制度的诉讼经验,充分研究影响各类证人作证的主、客观因素,制定积极、动态的证人保护措施,制约证人规避作证的行为,全面调动证人作证的主观能动性,使刑事证人制度更好服从打击刑事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证人出庭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诉讼有效进行的瓶颈,本文介绍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得出立法缺陷、司法实践、证人自身因素三方面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如保障证人及其家属的人身利益、经济利益.建立适当的强制出庭制度和拒不出庭的法律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鉴于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证人拒绝出席作证的严重现象已危及到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尝试从刑事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与社会危害性,以及国外刑事证人制度的相关立法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刑事证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深刻分析我国刑事庭审中证人不出庭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在此制度上的良好设置,为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专家证人出庭制度,这对于促进控辩关系平衡、弥补鉴定意见的不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该法对专家证人的选任资格、选任程序、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及专家证言的采信等问题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较难操作.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专家证人制度需进一步细化,以增强其可操作性;我国当前的司法鉴定制度也需进一步优化,以明确专家证人制度在司法程序中的辅助地位.本文拟从专家证人的基本概念、设置专家证人出庭制度的意义和设想等几个方面,对刑事诉讼背景下的专家证人出庭制度谈一些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20.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拒证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案件的知情人因怕麻烦、怕报复和怕损失而拒绝向警方提供证言,直接导致刑事诉讼活动无法进行。证人拒证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的证人制度存在着立法缺陷。因此,我国的证人制度应当在确立强制证人作证制度、健全证人安全保护制度和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