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薇 《广西教育》2023,(20):51-53
本文论述在中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激发残疾生的内在情感;提高学生的词句理解能力,激发残疾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残疾生个性和心理的发展;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要素,充分调动残疾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2.
听力理解是认知心理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不仅要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表层加工,而且还要利用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联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深层语义的综合分析.本文试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和信息加工模式,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充分认识听力理解,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重点探讨对残疾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意义,总结了近几年来桂平市第四中学对残疾生进行辅导的一些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4.
关注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探讨对残疾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意义,总结了近几年来桂平市第四中学对残疾生进行辅导的一些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5.
听力测试被视为英语语言测试的重点与难点。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听力理解过程是心理建构语言的过程"。听力测试所涉及的心理因素,诸如焦虑情绪、记忆力、注意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听力理解。顺应英语语言特点,构建正确的测试心理,提高听力测试的水平应从三方面努力:一是树立信心,舒缓紧张情绪;二是增加信息储备量,培养记忆能力;三是控制心理疲劳,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指对所听内容的理解能力,即领会言语含义的能力(Richards,2002)。加强英语听力训练能帮助学生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既能扩大知识面,又能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听力,才能真正地学好外语(Richards,2006)。听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话语素材的输入,它受语言环境、听的过程、听者因素等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即语言材料的输入,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特别是听者的心理反应等。本文将分析听力理解的过程,结合心理词汇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心理词汇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相似文献   

7.
英语听力训练中预测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语言学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第二语言的听力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理建构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说话人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语言,而听话人则凭借心理建构语言来预测听力的信息。由此可见,预测能力是听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听力普遍感到有难度,成绩也比较差,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普通高中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进而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听前的预测活动听前预测就是利用听录音之…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已是常事,为此首先需要共同的语言,英语在交流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英语教学也很重要,哪怕是身患残疾的学生,也是有学习英语的必要,这有利于残疾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调查发现,材料、心理和记忆是影响学生课堂听力理解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拓宽学生语言知识面、建立健康的心态和提高记忆力等方面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听力.  相似文献   

10.
论英语教师在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听力课堂阻碍了学生自主听力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自主听力教学模式下探讨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教师角色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如社会文化,个人心理情感,具体学习环境和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念等。教师在听力自主学习模式担任的是多样化的角色而不是单一的传授者。  相似文献   

11.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技能。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听力理 解的心理机制,材料信息的加工以及信息的记忆储存,可明确预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 义,并据以利用语境等因素进行听力预测。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离不开听说,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并且近10年来高考听力题由10分涨到30分,可见听力既是语言本身的要求,也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是英语中听说读写的基础,学生要提高英语成绩,必须先理解"听力",才能懂得"听力",从而提高"听力"。那么如何理解"听力"呢?一、必须从主观上去克服心理上和内容上的困难1.心理上的困难。当听听力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怕听不懂。结果越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语言学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第二语言的听力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理建构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说话人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语言,而听话人则凭借心理建构语言来预测听力的信息。由此可见,预测能力是听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听力普遍感到有难度,成绩也比较差,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普通高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律动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特点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律动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发展聋童的智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二是发展聋童的视觉、触觉、震动觉参与听力和语言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补偿聋童生理、心理缺陷,促进个性发展。律  相似文献   

15.
论心理词汇对公外英话听力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词汇组织严密,机制完善,是影响我们日常语言听辨的重要因素。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语言和超语言的障碍,公外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总是不理想。这里试从心理词汇的角度对公外听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茹晓东 《考试周刊》2014,(53):99-99
听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听力测试作为了解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中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要在中考英语测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复习阶段,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时间利用上,都不能忽视听力部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听力理解能力是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之一。搭建语篇结构,根据语境积极推理,是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学生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心理和听力技巧四个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语言障碍、心理素质欠佳、考试技巧缺乏等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教学中应做到:听力训练为主,听力测试为辅;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科学设计听力训练;培养健康的听力心理。  相似文献   

19.
正要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加强听力训练,它是学习其他技能的首要任务,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听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训练时除注意方法和心理调整外,还要培养学生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都是提高听力技能的必要条件。一、突破语义障碍,增强理解能力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  相似文献   

20.
<正>听力输入是学生接受英语语言的主要渠道。学生不仅要通过书本听,更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听力。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归宿,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当今社会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正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整合和利用好网络资源,把听力融入学生的生活。互联网的兴盛,既为语言学习创造了全新的环境,也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内外贴近生活的资源。1.利用和整合网络听力资源的必要性1.1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