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溶解度是定量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以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质质量的多少来表示溶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溶解度除了与溶剂、溶质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准确掌握溶解度定义的关键是:“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以及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相似文献   

2.
五、有关溶液的计算溶液是指把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澄清而稳定的液体.它是由溶质和溶剂以及由溶质和溶剂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不稳定的化合物等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来说,凡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凡是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叫液质.如果两种物质都能互溶成溶液,通常把量多的物质称为溶剂,量少的物质称为溶质.  相似文献   

3.
溶质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学习“溶质质量分数”,供同学们参考.一、抓住概念本质特征、深刻理解概念涵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总和.其计算公式是: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上述公式中“溶质质量”的确定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①溶质必须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②溶质虽不与水发生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部分不能计算.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后的  相似文献   

4.
溶液     
【要点解读】1.溶液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⑵组成:宏观来看,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微观来看,溶液由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的分子构成。⑶分类:根据溶液是否饱和,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⑷溶解时伴随的现象: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在溶解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  相似文献   

5.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题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同学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解题时往往南辕北辙,离题千里,下面就此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物质未完全溶解的计算要注意所加溶质是否完全溶解,若还有部分未溶解,则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算入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例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现把20g氯化钠溶于50g水中,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根据溶解度概念,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NaCl,则此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 NaCl,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g,溶液质量为18+50=68(g),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m溶质/m溶液…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全一册第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比重、溶解性等,叫做物理性质。”对其中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通过物质的溶解过程才能表示出来,而溶解过程通常同时有两种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物理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化合生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溶剂水合离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溶液是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经常接触、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必须抓住“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个实验基本操作及其应用———溶解与过滤”;“1类化学基本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下面逐一具体分析如下:一“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这三组基本概念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基本知识,其间关系可表述为:在学习中要注意: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8.
无机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无机盐类绝大多数是离子型的化合物,为什么同属离子型的化合物在同一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性却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它们的溶解性?有没有规律可循? 有些化学教材中指出,物质溶解时,有的吸热,有的放热。这是因为,物质溶解在水中,通常发生两种过程: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  相似文献   

9.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计算时容易走入以下六个误区,现结合例题加以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以帮助。 误区一:误将未溶解的固体作为溶液中的溶质 例 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现将25gNaCl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错解:(25g)/(25g+50g)×100%=33.3%  相似文献   

10.
1.溶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解析:20℃时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题中并未指明,因此解题时,首先要判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于水,然后才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求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编写的在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某气体的容器倒扣子水槽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假设溶质没有扩散到水槽里,求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试题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溶解干水的中心气体分子与生成的溶质分子中含有相同的中心原子数.本文试图用公式法解答这一类问题,所用公式为[M]=1/22.4amol/L,其中a是一个变量,它的值随着题设条件而变化,它的物理意义为:实际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L)一VI;与其中生成溶质的中心原子的气体体积(L)—V2之比.而V1恰好等干所形成的溶液的体积(L),生成的溶质的物质的星等于V2/22.…  相似文献   

12.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上述条件F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榕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能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如不能继续溶解,即溶质的量不再变化,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由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相对于一定条件而言的,因此,二者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转化关系如下:二、浓溶液与稀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人们通常把溶液中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溶液称为…  相似文献   

13.
三维目标在这个专题中应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了解过滤是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的一种有效方法,认识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等饮用水,了解硬水和软水,了解水的元素组成。能区分溶液与浊液,能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的现象及溶液的有关性质,了解溶质析出或溶解度增大的常用方法,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并能配制一定质  相似文献   

14.
孙玉杰 《成才之路》2009,(34):61-6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修3—3第8页“分子间作用力”一节,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微观领域的力,学生很难理解大量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样的。因而教材在这节增加了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用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来证明分子间有空隙,两种物质混合后体积减小是由于分子重新分布;原来的分子空隙有一部分被另一种分子占据了的缘故。这个实验可使学生充分体会分子间有空隙,进而加深理解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水溶液综合问题由于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有效突破这一难点?现有的教学方式大多稳扎稳打,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到盐的水解平衡,再到沉淀溶解平衡,从单一的溶质体系到复杂多溶质体系,这样的复习方式看似面面俱到,但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要求1.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应用饱和溶液与溶质、溶剂间的质量关系,熟练地进行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2.掌握关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互求,溶液稀释、混合的计算,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二、知识体系三、主要内容提示三.关于溶解度的计算(豆)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基础。固体的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这个概念包含四个要点:①温度一定;②溶剂(无说明时则指水)的质量为100克;③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他和状态;④溶…  相似文献   

17.
一、已知一定温度时的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要注意溶质是否完全溶解,如果还有部分未溶解,则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计入溶液和溶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固体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都要涉及到溶质质 量。有的同学在确定溶质质量时常常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 正确确定溶质质量。下面就溶质质量的确定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若溶质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为所加质量。 2、若溶质与水不反应,也未全部溶解于水,则溶质质量为所溶解部分 的质量,未溶解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9.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20.
通用教材初中化学全一册第84—85页有这样两段话:“往饱和溶液里再加入少量溶质,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这说明了已溶解的溶质已经达到了溶解的最大值。”“在一定温度下,在溶解过程中还没有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溶质还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这两段话大有商榷的必要。教材从溶解平衡的观点论述饱和溶液的概念,触及了问题的实质。世是,这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