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藏明档兵部题行稿,反映了崇祯十三年五月间,清兵与明军在山东登莱战防情况,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琼 《编辑学刊》2001,(3):46-49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明末东林党人黄尊素长子.尊素被魏忠贤阉党杀害,宗羲于19岁入京伸冤报仇,以铁锥毙伤仇人,后参加复社,开展反宦官斗争.清兵南下,他在浙东集义兵抗清.南明鲁王政权授左副都御史.  相似文献   

3.
<正>(一)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陷南京。唐王朱聿键(1602—1646)旋登位福州,改元隆武,励精图治。可惜時不我予,大势已去,既与鲁王叔侄阋墙,又受制于骄将郑芝龙、鸿逵兄弟,以致中兴无望,国祚短暂。南明史料,虽然不少毁于清代,存世者仍众,惟多专论弘光、永历两朝,少涉其他。谢国桢(1901—1982)《增订晚明史籍考》,著录所见隆武朝史籍仅七种,首列《思文大纪》。近世治  相似文献   

4.
杨文(马总)(1596—1646)是明末清初南明臣子中继史可法之后又一位率兵抗清,不屈殉难的民族英雄。他同福建兵备副使孙临合军与清兵劲旅激战于仙霞关(今浙江省江山县南仙霞岭上)以争夺这一军事要冲,众寡不敌,二人皆负重伤,不幸为清军骑兵追获。清军统帅贝勒博洛多敬重其为人,一再劝降,皆遭拒绝,终于在八月二十五日全家36人同时殉难,孙临亦一起就义。后人将其遗骸迁葬于安徽桐城城东的枫香岭,人称“双忠墓”以纪念这两位民族英雄。然而,三百年来,人们对杨文(马总)的  相似文献   

5.
明末,随着清兵的攻势日益加剧,明防务愈形吃紧。从下面几件兵部题本中可以看出,从天启七年以及崇祯末年,双方攻防的概况。今予以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兵时常进入山海关侵扰,加之各地起事不断发生,明廷为加强京师防卫,不惜动用大量人力财力,加固周边城市城墙,现从馆藏明档中,选出崇祯十三年兵部奏报山西紧要工程行稿,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崇祯十三年辽东战守明档选(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于1985年第一、二两期,公布了有关崇祯十三年五月间明清双方军队在辽宁锦州、松山、杏山、宁远一带交战情况的史料。为使读者全面了解崇祯十三年战况,现再从馆藏明档中编选公布有关当年双方交战史料,供研究参考。因字数较多,拟分三次发完。  相似文献   

8.
刘小英 《历史档案》2005,(4):122-126
景山不仅以皇家园林著称于世,更以明代崇祯皇帝自缢于此而引起后人的关注。明朝景山多植槐,而今已渐稀少。东麓上山道旁,有大槐一株,相传即明崇祯皇帝自缢之处,故又称“罪槐”。树原锁铁链一副,庚子事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遗失,如今这里矗立着两块与明崇祯皇帝自缢有关的纪念碑,均由名人题刻,已成为证实景山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9.
李自成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上旬于湖广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即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乡勇伏击遇害。这是自清代中叶以来,众多学者辛勤考证所得的共识。通山县的李自成墓,于1988年1月3日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已经法定程序予以确认。但目前仍有人依据一些书中之记载,坚持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带领几十万大军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削发为僧,并以奉天工和尚的名义继续指挥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真的“史证不足”吗?现仅以清代档案为据,进一步证明李自成确死于通山…  相似文献   

10.
沙平 《云南档案》2014,(9):28-30
<正>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当时,统有重兵镇守山海关防范清军入侵的将领吴三桂,见明朝大势已去,准备归顺农民军。他带领从骑进京朝见闯王,途中恰遇从北京逃出的吴府家人,报告他其父母已被掳,他毫不动容,当报告他的爱妾陈圆圆为闯王部将刘宗敏所得时,他气得全身发抖,不由"冲冠一怒为红颜",立即掉转马头驰回山海关,开关引清兵入关,然后合兵夹击农民起义军,把起义军镇压下去,  相似文献   

11.
依照中国古代星黎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是帝所居,置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殳称紫禁城。明代幕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开始营连逸座宫殿,至明采乐十八年,即1420年落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证了陈洪绶在鲁王监国时期的交游情况,发现鲁王政权是以身份较低的地方官员为主要力量建立起来的,因此作为身份不高的文人,陈洪绶有机会在鲁王政权内施展抱负与才学。这是他不选择殉节,又拒绝前往南京福王政权参加科举而接受鲁王征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崇祯十三年祭祀夕月坛禁卫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祯十三年八月初六日,是为秋分,崇祯帝决定亲祭夕月坛,兵部为此加强警 戒,这三件档案即是反映这一活动的,现从馆藏明档中选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称宁远卫城的兴城古城建自明代中期,它高不过三丈,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屡经风雨剥蚀和战争重创,早已破旧不堪已呈断壁残桓之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文物部门开始拨款修葺,先后重新筑起了东、北两座城门楼,后又修复坍塌的垛墙和瓮城,这座古城终于以全新的风姿再现于世。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与兴城古城也有着密切关系的十位明清帝王,说说他们与兴城古城的不解之缘……一、筑古城两帝倾情15世纪中叶,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起兵夺取帝位并改元永乐,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为确保京师的安全,他不断向北扩大军事力量。1…  相似文献   

15.
王永光,字有孚,河南省长垣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系晚明时期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他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崇祯十一年七月寿终正寝。在其牌位入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四朝元老”金匾并颁旨谕祭谕葬于长垣祖茔。天启六年八月,“南中鼓躁之变起”。朝廷遂起用王永光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加为太子太保衔,命其前往平乱。王永光接旨后冒暑急驰,不到十天即抵任所。星夜听取汇报后,遂微服私访,查出并秘密逮捕了乱首杨善一伙,…  相似文献   

16.
鲁凤  张鹏 《历史档案》2018,(3):127-130
孔子世家明代文书档案,简称“明代孔府档案”,是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馆藏孔府档案中的一部分。档案记录了自明嘉靖十三年(154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衍圣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族等社会层面上的活动,是孔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兰台内外》2011,(2):52-54
赐死皇后妃嫔由于文臣束手,将士离心,明王朝在对后金(清)和农民起义军的作战中节节败退。崇祯十五年(1642年),关外要塞松山、锦州沦陷,清军兵锋直逼宁远、山海关。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占西安。  相似文献   

18.
据1986年版《崂山县志》记载:(青岛市)崂山地区共有康成书院、华阳书院、下书院、(三树堂)书院、石屋书院、青峪书院六处书院。康成书院在不其山东麓,为东汉经学家郑玄所建,现属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华阳书院位于华楼山南麓,据明崇祯年间黄宗昌所著的《崂山志》载:“华阳书院据山之半,  相似文献   

19.
西晋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都洛阳。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洛阳在建康之西,史称西晋。  相似文献   

20.
尹三聘,字简在,号芙山,安化常丰人,明崇祯朝恩进士。明亡,拥立桂王朱由榔(即南明永历帝)。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被挟“降吴三桂,不屈”。后吴三桂将其遣释回籍。康熙元年(1662年)十二月,行抵安化,隐里于御香山,别号自明和尚,以说道讲禅为事。 湖南省安化县档案馆藏有若干有关尹三聘的档案,现选刊部分,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谌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