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介绍:《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写的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全诗不长“: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诗句虽然简单,但要一年级小朋友真正读懂全诗,尤其是了解“顺水流“”树木密“”鱼米乡“”画中游”等词句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执教老师觉得:除落实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一目标外,更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相似文献   

2.
育人与做人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有一回遇到一个乡镇企业家,当他知道了我是一个教师以后,就问我这么一句话。当时我愣了一下,就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加特长,等等。他把手一挥,打断了我的话:“甭说大道理,我听不懂,你用一句话说一下。”我想了半天,没有回答上来。他嘿嘿一笑:“这问题太简单了,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话讲得太精彩了,每一个为师者都应好好体会体会这句话。那么“好老师”意味着什么呢?记得在好些年前,我看到过这样一条消息说:一位班主任老师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关于一位老工人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到邻校去联系工作,碰巧办公室里一位老师在和一个学生谈话: “你快讲,小刀藏在什么地方?”“老师——我——没有拿。”“什么?再不老实,就把你交给派出所处理。你看,”  相似文献   

4.
校园逸趣     
F4键 电脑课上,老师正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F4键的作用是什么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F4键可能让显示器下流星雨!”差别有一日,老师正在讲课,看到两个学生枕着书睡觉,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老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家伙,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烟雾缭绕的地方地理课上,老师问道:“哪位同学知道世界上什么地方烟雾缭绕?”木子回答:“我爸嘴边不远处。”盖章老师:“你没有把你的试卷让父母看吗?”学生:“看过了。”老师:“那怎么没有家长盖章?”学生指着手臂上的伤痕说:…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什么是赤壁之战?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  相似文献   

6.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7.
师爱无痕     
上课铃响了,一位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发现讲桌上有很厚的一层灰尘,那是刚擦完黑板的同学的“杰作”。他走下讲台,背对学生,把讲桌上的灰尘轻轻吹到讲台上,然后开始讲课。我的心灵在瞬间受到了触动。这是多么细微的一件小事,我却分明看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他把灰尘给了自己,把清洁给了大家。我想起自己以前处理这些灰尘的方法:站在讲台上,用教科书往台下一扌扇,或是用嘴一吹,就轻易地把灰尘“转移”到讲桌前的两个学生身上。有个调皮的学生也曾经对我说:“老师,你真不文明。”当时,我只当做他一时的调皮,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等 待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 ,于是他上前问道 :“您好 ,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道 :“一次 ,我正要砍树 ,这时一阵大风刮过 ,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 ,这省了我不少力气。”“您真幸运 !”“您说对了。还有一次 ,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点着了。”“真是奇迹 !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妙 批学生在作文上写道 :“星期天 ,我一个人在大街上 ,伸头缩脑、浩浩荡荡地走着。”老师批道 :“试试看。”马大哈老师老师发试卷。“朱肚皮 !”连喊三声 ,也没人来拿。…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10.
课堂原本是学生与老师的世界,而我们的课堂却成了老师与“老师”的天下。在“模拟课堂”的教研活动中,我们30名老师作为学生,真真实实地体验了一次当学生的感受,过了一把做学生的瘾。这是一节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实的。现象一:好奇心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上课后,老师刚刚把学具袋交到每个小组长的手里,我正要打开看里面有什么,就听老师说“:大家发现什么了吗?”我抬头一看,早已经有很多小组把学具袋打开了。这时我才想起并没有听到老师让我们打开学具袋的命令。大家停下了,你看我,我看你。一…  相似文献   

11.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今后在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哪!”  相似文献   

12.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教师虽然不是什么“官”,但也领导着一个班级几十号的学生,于是乎,新学年伊始,接任了新的班级,“领导”了新的学生,第一把“火”当然也应该是“旺盛”的:有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老师用鸡毛掸打得双手紫一块青一块的;有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数学题没能做出来时,老师要学生每人打他一下;有一位学生因为迟到,没有打扫卫生,而被班主任打了几巴掌,致使当天鼻出血三次……  相似文献   

13.
走近权利     
最近,我看到某中学一位同学写给《广东第二课堂》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的同学徐某因两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罚扫地,但徐某没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动手推徐某,还踢了他一脚,最后又以“明天你不用来上课”向徐某下了“逐客令”。第二天,徐某真的没回校上课了。老师可以随意体罚、驱逐学生吗?徐某拒绝罚被扫地,不理会老师的教训的做法正确吗?各方声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及家长。“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吗?”初二学生李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同学的体罚会多一些。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家。老师是家长,对孩子严厉但不乏疼爱。初三学生陈某: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的,反正就是要听老师的话。现在接触的东西多了,才懂得自己也有权利。初三学生王某:从小爸妈就教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我们总觉得老师是对的,所以对罚站、罚扫地、罚抄书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如果你遇到跟徐某一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会跟老师正面理论吗?”初二学生赵某:我不会。但我也不会把老师‘明天你不用来上课’这句话当真。初二学生王某:我也不会。但我很讨厌和害怕这样的老师。初三学生黎某:如果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14.
小辅开心     
《辅导员》2006,(Z1)
无人合作老师问学生:“你的考试成绩怎么不像你打篮球那么棒呢?”学生:“老师,篮球场有人合作,可考场上没有。”相似性学生:“老师,您在我的练习本上写的是什么?”老师:“我在提醒你要把字写清楚。”  相似文献   

15.
吕爱军 《教育文汇》2013,(19):43-43
平时上课,每当看见学生的钢笔、直尺、笔袋等掉到地上,我都会主动帮他们捡起来放回桌上。这是举手之劳,是老师应该做的。可是,当看到很多学生对此没有任何反应时,我的心里就有点不自在了。一天,我又帮助一位学生捡起掉到地上的铅笔。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有什么反应。我微笑着问:“孩子,看到老师帮你捡东西了吗?”  相似文献   

16.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17.
不可以消失     
放学了,鱼学校门口鱼贯而出,鱼老师从鱼流里挤出来,找到了聪聪的妈妈。“聪聪妈妈,凭着老师的责任心,我必须告诉你一个事实。”鱼老师的鱼胡子上都写着焦虑,“聪聪有些弱智,我这辈子没有教到过这么笨的学生,‘1+1=?’他不会,连‘鱼’这个字也不认识,唉,真是伤透脑筋了。”鱼老师的话就像晴天霹雳,把鱼妈妈“望子成龙”的瑰丽梦想击碎了,她摇着头,觉得脑袋都痛了。聪聪跟着妈妈往家的方向游,刚才老师的话他多半没有听懂。“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不吭声。“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不回答。“妈妈,晚饭吃什么?”妈妈转过身来,瞪了他一眼,说:…  相似文献   

18.
幽默     
《江西教育》2004,(4):47-47
抱树操场上,教练正在训练新生:“稍息,立正!前排报数!”站在前排的一位同学听到口令,迅速冲向操场边,抱住了一棵大树。让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小伟明在四报,四处参观后觉得很累便坐在一张椅子上。老师看到后,生气地对他说:“快起来!那是拿破仑的椅子啊!”“啊,老师可是我的脚实在好酸哦!如果他来了,我马上起来,把椅子让给他!”小伟明答道。歪打正着老师讲解《木兰辞》,在黑板上写下“扑朔迷离”,然后问一位学生:“请你说一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学生站起来,推了一下深度近视眼镜,仔细地看了一下黑板,但字还是很模糊,只好无奈…  相似文献   

19.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个外国实验室里,导师问自己的学生:“白天,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道“:做实验。”导师又问“:那你晚上在干什么?”学生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做实验。”他的导师听到这儿,勃然大怒“:那你还有什么时间来思考?”……也曾记得一位英国的作家写过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写到:我看到水壶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瓦特看到水壶开了,静静地坐在一边思考,最后他造出了一台改写人类历史的蒸汽机……也曾听著名特级老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虽终日忙碌,最终却一事无成……从这些事实中,我们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