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习作是让教师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学生也委屈,因为没事可写。究其原因是只在有限的习作课上发掘习作素材,学生素材少难以动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美味我最爱》,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原来习作指导是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美味我最爱》,给了我很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彭民勇 《教师》2014,(7):77-78
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习作课却是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学生在习作课上"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几百字的习作练习,便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语文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呢?湖南的张蕾老师,在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这次"送培上门"活动中,上的习作指导课《快乐传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且又便于操作的范本。一场快乐传递,张老师春风化雨般地将习作练习与指导的方法,悄无声息地传给了学生和在场的听课老师。学生和我们听课老师都在快乐的游戏中,深  相似文献   

7.
习作作为一个大项被列入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当中,可见习作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却总会出现无处下笔、无事可写。出现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在习作指导上没做到位。而习作指导中,教师设计的习作要求更为重要,它是教师习作指导的风向标,是学生习作成文的铺路石。习作要求是习作课的灵魂,习作要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学生习作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习作要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 让习作课生动有趣,让习作指导扎实有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努力把这一教学目标贯穿始终。明星人物导入,师生幽默互动,播放影像资料,现场才艺表演,都使本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有的放矢、润物无声地渗透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习作指导落到实处,也使学生在动笔记录教师印象时有话可写,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课堂是激发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立足"三个基点",即以解决"写什么"——激活学生生活储备及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什么"——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学会作文;"怎么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形成了课时捆绑的模式,即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习作指导,第二节课让学生撰写草稿、誊写。为了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讲作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写作文,多数学校都会安排两节连续的习作教学课。这样,在每周的某一天,学校里便会出现同年级甚至全校学生统一习作的现象。心理学理论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表  相似文献   

11.
赵艳霞 《天津教育》2021,(5):147-148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由于教师精力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对待习作教学的态度的不确定性,习作教学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尝试将固定的习作教学分解并融合到阅读等教学中,以此降低单次习作教学的复杂程度,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习作教学。而在这样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便可以合理引入微课,以微课辅助学生进行课内外的习作素材积累以及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2.
韩自光 《学周刊C版》2014,(10):168-16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常常被教师称为“难啃的骨头”。教师认为习作难以指导,而学生则认为习作无话可写,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因此,习作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始终难以有更大的突破,至今让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那么。目前习作教学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来纠正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任课教师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我们是精心备课、细心指导,但是在习作课上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即使是硬着头皮写出来的文章,也很难达到我们教师所预想的要求。习作课耗时多,但收效甚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学习作教学久久不能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努力于解决学生有东西可写的问题,如组织活动、推荐读物等,但很少有指导学生如何构建"适切性"习作内容的教学,因此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地落实习作内容教学这个关键性的基础问题。随着习作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尽快弥补,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是丰富生活向深度体验的转换,二是丰富阅读向拓展思维的转换,三是适切内容向适宜表达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习作指导课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学生.如何让作文成为学生快乐的游戏.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有创作灵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课的幸福、快乐……在教学中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发愁怎么写,而微课与习作教学的深度融合恰好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微课的特点、使用方法及作用等几方面阐述了微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相信会给广大语文教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执教一节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内容是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这位老师先是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习作要求,讲解什么是导游词,导游词分哪几部分,可以写哪些内容;接着分组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世界遗产”资料;最后,让学生选定一处“世界遗产”开始习作。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反映习作不好教,学生苦于没有内容可写,教师感觉没有实用的方法进行指导。其实,这时教师不妨转变一下教学思路,从身边的趣味话题入手,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习作,爱上习作。本文就将从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趣味习作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75):40-41
作文教学在现实中遭遇诸多困境,不仅学生就连老师也头疼。而微习作的建构,契合学生写作的需求。微习作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观察、感悟、表达,如同微信、微博,人人可写,事事可写,时时可写。本文简要论述了"微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