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其中蒙古族剪纸是蒙古民族艺术之一,其形式多样,地域特征明显,体现了蒙古族特有的价值观、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对阜蒙县蒙古勒津剪纸艺术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美术教育创新、新媒体传播、社会化扶持三个方面为蒙古勒津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胶东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是齐鲁文化和外来文化历史积淀的产物,体现着广大民间艺术家的审美观念、造型思维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都使胶东剪纸艺术彰显着独特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3.
徽州版画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视觉语言与精神特色,将它运用于现代数字插画设计中可丰富其表现手法和精神内涵,使当今数字插画既可传承优秀民族艺术的视觉魅力,又与现代设计趋势自然衔接,创意新生。文章将徽州版画与数字插画结合起来,分别研究徽州版画的造型美、色彩特征和地域文化精神等视觉语言要素在现代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作为中国剪纸北方流派的代表,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扎根于鲁北大地,以自己独具的视觉文化符号,成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之一,广泛赢得了外界的注目。将滨州剪纸艺术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从而赋予现代室内设计丰富的文化特质,是文章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5.
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扬州剪纸更是以其灵秀、唯美、精致的艺术风格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我校从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积极开发利用剪纸资源,开展剪纸艺术特色教育,促进了残疾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艺术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剪纸艺术面临着许多制约性的因素,澄清剪纸艺术创作的思想观念,改变习惯势力的错误定位。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开创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剪纸艺术。作为剪纸艺术的主流的应该是中国现代民族剪纸,民间剪纸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现代的民族剪纸艺术上。  相似文献   

7.
剪纸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底蕴醇厚,它扎根民间,裹挟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宁夏剪纸,因其独有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在中国剪纸之林中也表现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宁夏剪纸作为本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有多少人在剪纸,有多少人会剪纸,又有多少人懂剪纸,有多少人能传承这种具有艺术之美的文化,本文旨在从这些简单的命题出发,为这项传统技艺的留存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民间剪纸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怀,同时又极具地方特色.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高原与山地交接地带,同时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赋予了丰宁满族民间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从符号学能指和所指的角度对安徽剪纸艺术符号的文化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探析安徽剪纸艺术符号具有装饰性、意象性、儒释道精神和生殖崇拜等特征,对研究安徽剪纸艺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儿童被我们的文化所塑造,又被我们的艺术所想象。有关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否应该意识到某种人性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存在?蒂姆·波顿是当代好莱坞电影界极具个性的导演,其电影具有明显的作者特色而被称为"蒂姆·波顿式"电影,同时这还是位一线票房导演,在当代文化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作品或者呈现"儿童"的世界,或者从"儿童"的视觉看世界,为我们的儿童理念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11.
剪纸在六盘水市境内民间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工艺制作技巧和不同于其他民间美术门类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各个民族中都有体现。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世代相袭兼学并不断创造,使六盘水剪纸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焕发光彩,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色和面貌。近年来,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一批批剪纸作者在研习当地传统民间剪纸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营养,创作出了大量各类不同内容和风格的作品,推进了六盘水剪纸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闽台两地形成具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闽台两地儿童戏剧文化也由此烙下深深的民间文化的印迹,只不过因时代的变迁,儿童教育观、儿童戏剧艺术价值观的不同而各持特色。通过闽台儿童戏剧的游戏精神与创造力培养的比较研究,着力提升儿童戏剧的审美效应,让孩子们在遨游洋溢着游戏精神的戏剧活动的同时,寻回适合他们精神生长的空间,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花腰彝剪纸是花腰彝族妇女富于灵性的艺术表达,它从单一的服饰剪纸发展演变成门类繁多的剪纸艺术。滇中花腰彝民间剪纸艺术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花腰彝民间剪纸艺术发展不得不面临诸多问题,其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4.
江西瑞昌位于长江南岸,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剪纸艺术。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瑞昌剪纸兼具南方的秀美和北方的奔放,选材丰富、将风景、人物表现和中国古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前瑞昌剪纸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但是,由于年轻人对瑞昌剪纸艺术的认识不深,加上长江流域的环境破坏,使这项艺术的传承速度减慢。瑞昌剪纸在题材内容与剪纸图样都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对瑞昌剪纸艺术进行生态保护与开发,文章提出了体现瑞昌剪纸的实用价值、自然生态发展模式与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陕北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陕北安塞县境内的四条川道,都可以找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商周以来的文物十分丰富,汉墓群及唐宋石窟石刻艺术也有多处。古老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后来的民间艺术,剪纸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安塞剪纸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和杜威都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他们都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考虑儿童的差异性,使儿童乐于接受教育.但王阳明的目的是为了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而杜威的目的则是希望教育朝着民主社会的要求,引导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相似文献   

17.
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是壮族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从体育文化的角度看,蚂拐舞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和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经济水平、推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等多种社会功能。在揭示蚂拐舞体育文化社会功能的同时,对蚂拐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向城市而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对罗城县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健康、安全、教育、心理等方面问题。努力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开展多元化社会教育等途径,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目前徽州剪纸艺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对徽州的剪纸活态传承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徽州剪纸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弘扬安徽剪纸文化的民族特色,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了城市,这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在身心发展上与一般儿童具有显著差异,父母在陪伴上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还为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必须在把握留守儿童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