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7,26(11):50-54
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通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时代主题与世界秩序、大国复兴与国际责任等三方面的结合,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和抱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国际战略家,他的国际战略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依靠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在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指导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不断提升,突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略封锁与包围,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同时,加强和发展了与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为中国外交开拓了广阔的国际空间,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和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影响了世界的进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坚定不移的目的性、旗帜鲜明的人民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前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不仅与反霸战略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本质上的共性和逻辑上的联系性.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造就了一个有利的国际氛围.倡导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面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争取国际大多数,促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6.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国际战略家。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下,探讨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中心问题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当代中国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三个方面 ,分析说明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变化了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世界政治、经济、明、安全等诸多领域提出了新的国际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发展和丰富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所作的丰富而又科学的论述,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保障.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新共处观是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为核心,主张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共同发展.本文对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思想渊源作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国际体系,同时,也将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正经历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型,这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也将积极促进国际体系的规则、结构、机制和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方式的而不是霸权性的,是以多边政策战略为基石,推行平衡、伙伴政策,建立与世界各国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网络。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思想代表着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由内向性转为外向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周边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中国源自“三个世界”利益博弈的周边安全问题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只要坚持以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发展第三世界关系,动态组建国际统一战线,并坚持永远不称霸,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必然能够克服历史因素和特殊情境所造成的误解和争执,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新秩序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国际新秩序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政治上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目的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始终.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思想指导下,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准确地判断和界定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国家利益是检验国家政策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根据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发展,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国际战略思想。毛泽东依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分析了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动,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江泽民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国际环境,提出了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方针。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都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阶段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精辟概括.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要从中国与世界相交融、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应变与求变相统一、信心与能力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加以全面认识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进行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国际政治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深化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展现了新时期党的科学发展战略构想,是加快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方法论,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动力元素.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对国际战略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世界,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战略原则,即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发展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按照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发展党际关系,运用战略平衡原则巧妙处理大国关系,建立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与此同时,提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策略原则,就是把长远目标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团结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决不当头。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