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是煤矿中常用的一种物探勘探技术,它对工作面内的陷落柱、断层、薄煤区等地质异常体探测效果良好。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高产高效矿井的增多,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得到显著提高。但生产中往往因隐伏构造如断层、陷落柱、薄煤区等影响,在工作面回采前未查清,常导致停产,甚至重新规划工作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在工作面回采前查清隐伏构造,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的方法原理,分析了该技术的探测结果,回采验证表明,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结果与工作面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技术起到了超前预测,指导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概述无线电波透视作为一种矿井物探手段,在我国煤矿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推广和应用。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无线电波透视能够发现和确定引起电性变化的一些地质构造,如断层、煤层变薄带、陷落柱等,为煤矿生产提供比较准确的地质资料,为煤矿工作安全回采提供了有力保障。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处井下物探队自2010年4月份成立已来,已完成300多个工作面无线电波探测和数据处理任务。通过大量的工作面数据处理时,我们发现某矿多个工作面两巷无线电波透视实测场强曲线上存在差异化,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对某矿1413A工作面的坑透探测和探采对比分析,证实了工作面顶板破碎是导致无线电波透视异常的一个因素,也证实了无线电波透视可以探测工作面顶板破碎,为以后的坑透探测和坑透解释提供很强的指导意义。顶板破碎原因工作面顶板是否稳定主要受围岩强度、裂隙、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影响。一般情况下,断层、较低的煤岩层强度、层理及裂隙是引起顶板岩层破碎的主要原因。岩层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层的层理、裂隙发育情况,层理、裂隙越发育,  相似文献   

5.
以伊泰京粤酸刺沟矿为例,着重介绍了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和实际探测效果,为工作面的顺利回采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无线电波透视探测中,因工作面回采接替日益紧张,传统的"发射+搬站"施工法由于占用时间过长,不利于矿方生产,从而变得越来越不适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减轻矿方生产压力,我们提出"双巷并行交替式定点透射施工法"。实践证明,"双巷并行交替式定点透射施工法"能大大地缩短探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地下工程的工作面涌水情况进行了无线电波透视、三维直流电法、音频电透视法及瞬变电磁法等相关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同时对涌水区及其周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解释,并结合定向钻孔明确了导水通道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布置钻孔注浆及相应效果检查验证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工程问题,并为后续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槽波反射技术可以对单条巷道侧帮小构造进行超前探测,对于工作面安全回采意义重大。断层是导致工作面回采困难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利用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潞新二矿E4207工作面开展反射法探测。结合CT成像结果,查明了工作面内断层的位置和走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倾斜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采煤系统的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单工作面和对拉工作面、工作面回采顺序、生产系统,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煤的装运特点、采场矿压显现及支护的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波穿过回采工作面中的陷落柱、断层、火成岩侵人体等地质构造以后,“阴影区”反映明显,这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实际巷道透视中。瓦斯聚集区,小型褶曲以及轻微的煤层冲刷变薄带,同样能产生明显的“阴影区”。对产生这些“阴影区”的原因,有关资料尚未明确解释我们通过进行探讨分析与研究。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矿井全方位探测仪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作方法,并通过蔚州矿区探测实例来说分析说明该方法对矿井巷道掘进头前方探测,确定方断裂带、划分岩层贫富水区域等;巷道测深和透视探测,圈定工作面内易突水地段、评价工作面回采时的水害安全性、确定探放水钻孔位置等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煤矿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影响生产的构造,如果能够提前查明异常,矿方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本文介绍了电磁波CT的原理、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在同煤集团曾子坊301盘区8113工作面的应用,划定了影响生产的异常区,揭示了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具体延伸位置,为工作面的回采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施工量,降低巷道干扰影响,提高井下超前探测范围和精度。开发了一种煤矿井下钻孔中电磁波透视探测仪器技术。该技术以无线电波透视原理为理论基础,利用现有的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进行孔间地质探查。该技术具有受巷道干扰小,距探测目标近,探测范围不受巷道空间制约等特点。仪器在某地面钻场进行了不同工作频率的孔间透视能力测试,证明了研发的仪器功能良好,具备一定的孔间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大量工作面的数据处理,摸索出比无线电波透视系统CT成果点阵图更直观的Surfer处理图。通过对17226工作面坑透成果图的二次Surfer优化处理,解决点阵图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更有利于地质异常区域的划分。概述2010年4月,地质勘探工程处成立了井下物探队,购买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生产的WKT—E无线电波透视仪,配套软件数据处理CT成果图为点阵图。截至2017年5月底我队已完成316个工作面坑透探测和数据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榆家梁煤矿连采二队42216-1房采工作面使用菲尔奇线性支架进行回采情况,具体分析了不同区段采用的不同回采方法,并对不同回采方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进口线性支架使用情况,使用中对顶板压力情况、垮落规律进行观测,进口与国产支架之间的对比情况,并对提高回采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时,保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是瓦斯治理的难点。为有效治理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本文以平煤四矿己15-23130保护层回采工作面为例,研究了近距离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下伏煤岩层裂隙发育及分布规律,分析了保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以便更加有效的制定回采瓦斯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己16-17煤层位于己15煤层的底臌断裂带内,己16-17煤层内瓦斯得到充分的解吸释放,涌入保护层工作面,造成保护层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  相似文献   

17.
<正>12526工作面在进行无线电波透视探测中即坑透探测中,坑透信号无法穿透,而断层、煤层潮湿、煤层厚度、顶板破碎、煤层夹矸、工作面宽度、灰分等等因素都会对无线电波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造成无线电波的衰减增大,本文通过探采对比验证,找出了造成12526工作面坑透信号无法穿透的原因,最终确认煤层潮湿,灰分等因素不是导致该面坑透信号无法透过的因素,对以后的坑透解释起到了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排除某矿首采工作面的水害隐患,本文对该矿首采工作面进行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查明上覆煤层采空积水情况、该矿工作面内的钻孔封闭情况和富水情况。通过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结合钻孔结果分析,验证了瞬变电磁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东荣三矿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荣三矿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岩层赋存变化大,各种类型的褶曲、断层构造多,在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中沿用棚子支护,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安全状况。通过对复合预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方案的分析、设计和施工,确定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合理参数,保证了安全生产,有利于工作面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物探的矿井电阻率法、矿井瞬变电磁法、矿井无线电波透视、矿井地震法,以及矿井地质综合物探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