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較高。但是,里面也有一些不能消化的东西,如木质素、纤維素、半纖維素等。把豆子做成了豆浆,就把这些不能消化的东西留在豆渣里而去掉,所以喝豆浆就比吃大豆更好。喝豆浆的目的主要是从豆浆中摄取大豆蛋白质,以补充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我們每天吃的主食中也含有蛋白质。但是谷类中蛋白质含量不多,而且  相似文献   

2.
豆腐,是我国人民素来喜爱的食品。它的蛋白质成分较好而且容易消化,制作方便,价格低廉。但是,有时由于不懂其中道理,操作不得法,使大量蛋白质随豆渣、豆腐水流失,使做出的豆腐粗老味苦。从大豆、豆饼或豆粉制成豆腐,实际是把大豆蛋白质溶出成豆浆,再使蛋白质凝成豆腐的过程。豆腐质量的好坏,跟大豆蛋白质特性有着密切关系。大豆蛋白质溶在水中,跟糖溶在水中而成的溶液不同。糖水中是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最常用来做豆制品、压豆各种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在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下,大豆容易染病其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同。已发现包括由真茵、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植物引起的痛害有30多种对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指出大豆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掌握相关病害的识别能力,及早预防使大豆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的是大豆的营养价值极高,但我们不清楚的是不同种类的大豆或者同一种类的大豆,它们的营养价值都由于种植的地区不同和种植方法的不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着重体现在大豆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溶解的比率有着较明显的不同。大豆蛋白质的溶解比率的具体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大豆的实际营养价值,但在实际加工中往往会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当而影响了实际具体的数据。本研究将针对我国大豆的加工工艺进行详细地探讨,切实总结我国大豆蛋白质溶解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大豆蛋白质溶解工艺的改进提供出简单的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大豆加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豆,有及其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民喜爱,内里蛋白质含量很多的豆科类植物。大豆苗期容易出现病虫害,例如大豆根腐病、大豆羞萎病、大豆褐纹病等可致使苗枯条折从而引起产量降低的危害。本文着重研究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病害、虫害,并阐述现有较为合理的措施,为今后的防治措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大豆在我国的种植极其广泛。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和食品营养专家认为,利用大豆蛋白对解决我国人民的平衡膳食起到了很大作用。大豆中蕴含35%~40%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牛奶和鸡蛋蛋白相近似,比肉类蛋白还要好。大豆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特点是赖氨酸含量丰富,蛋氨酸含量低些。而谷类蛋白质则相反,赖氨酸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而且还舍有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苷、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维生素E等,对中华民族的强身健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高新技术在大豆深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大豆功能因子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孙丽丽 《今日科苑》2010,(8):216-2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孙丽丽 《金秋科苑》2010,(8):216-2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四棱豆又名翼豆、四稔豆、四角豆、热带大豆等。是豆科四棱豆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荚和嫩叶作为蔬菜食用,种子和地下块根可做粮食,茎叶是优良的饲料和绿肥。四棱豆的种子含蛋白质高达28%~40%,含脂肪达15%~18%,与大豆的营养价值相媲美,因此有热带大豆之称。此外,它的新鲜块根含蛋白质达8%~12%,为马铃薯含量的4倍,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种块根作物,是目前很受重视的高蛋白质粮食新资源,许多国家很重视这一珍贵作物。四棱豆不仅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叶片、豆荚、种子及块根均可入药,对冠心病…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豆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事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民在几千年以前就已食用大豆,并把大豆加工制成各种形式的食品。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有作酱。《周礼》中有“百酱”的记载,“百酱”就是由麦粉、米、大豆等经过发酵制成的食品。北魏《齐民要术》一书曾说,古代《食经》中载有以大豆制豆鼓等;另外还介绍了作酱法。北宋《本草衍义》等书中谈到了豆腐的作法和吃法。南宋时古书中又有豆芽、豆浆、豆腐乳、豆糕、豆沙等大豆加工品的记述。长久以来,我国人民对大豆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像豆腐等生产技术还曾向国外作技术输出。大豆在我国人民饮食中几千年来所以始终占着重要地位,是由于我国盛产大豆,而大豆中又富含质量优良的蛋白质和油脂等,其营养价值在很多方面可与肉类乳  相似文献   

14.
彭钢 《金秋科苑》2009,(3):82-82
大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每百克大豆可为人体提供近40克的蛋白质,是瘦猪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鱼的2倍多。大豆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配比非常接近人体需要,容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大豆不含胆固醇,没有吃肉制品的后顾之忧,还可降低人体胆固醇,从而抑制和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豆腐是豆制品的精华,所以人们应该多吃豆腐少吃肉。吃豆腐应该注意科学搭配,最科学的搭配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大豆生产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质量不高、加工品质较差,混种、混收、混销是阻碍我国大豆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为了增强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十五”期间必须大力发展高脂肪、高蛋白质专用大豆品种生产,尤其在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实现专用品种单独生产、单独收购、单独加工,建立专用大豆生产基地,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优质专用大豆的生产与出口基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大豆栽培存在的弊端,依据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每百克大豆可为人体提供近40克的蛋白质,是瘦猪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鱼的2倍多。大豆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配比非常接近人体需要,容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大豆不含胆固醇,没有吃肉制品的后顾之忧,还可降低人体胆固醇,从而抑制和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豆腐是豆制品的精华,所以人们应该多吃豆腐少吃肉。吃豆腐应该注意科学搭配,最科学的搭配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两个优异特性在我国,广泛栽培着许多种豆科作物。比较普遍的有:大豆、小豆、绿豆、豌豆、扁豆、蚕豆等豆科作物,苜蓿等豆科牧草,以及草木樨、苕子、紫云英、黄花苜蓿等豆科绿肥。这些豆科作物具有两个优异特性。第一,它们有较高的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体内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豆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大豆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又是一种轮作倒茬非常好的前茬作物,所以发展大豆生产既是国计民生所必需,又是农业生产用地养地不可缺少的。总结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择和处理、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化控化除、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封面人物     
王连铮 著名农学家和大豆育种学家,辽宁省海城人,1930年生,1954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60至1962年在莫斯科季米里亚塔夫农学院学习并毕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兼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主持育成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35和黑农34。黑农35蛋白质含量达45.24%,已推广1265万亩,增产1.58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5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的矛盾,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与王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