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所谓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里,我们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感知知识的魅力,欣赏学习英语的美。一、课堂气氛的和谐美——轻松愉悦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和谐的课堂氛围成为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廷敏 《考试周刊》2009,(45):161-161
“和谐”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那么何为和谐呢?古人云:合者,和睦也,亦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即相处融恰、愉快。和谐课堂即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质量高,学生全面发展良好。和谐的课堂不仅是我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在教学实践中。我在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和谐”,何为和谐呢?古人云:合者,和睦也,亦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我看来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作为一名教师,和谐的课堂不仅是我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高效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4.
一、和谐与和谐教学 和,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相合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安定团结,这是社会的和谐。和谐是自然和社会的理想状态,我们在课程改革中提倡和谐教学的思想,就是要实现多方面的和谐,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从“和谐”的字义来看,“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冲突之意。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和谐也是教育的追求。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思想,第斯多惠的人格和谐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等。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  相似文献   

6.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构建师生心心相应、师唱生和、生唱师和的和谐课堂模式,为教与学驾起一道和谐高效的桥梁,让学生始终处在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自主发展。1和谐课堂的概念"和"者,协调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含力避抵触、冲突之意。和谐,是指事物  相似文献   

8.
所谓“亲和力”,亲,亲切、情融也,有密切融洽之意;和者.和谐、平静也,有和衷共济之意;亲和,乃和睦、融洽之意。亲和力,指能使关系亲密融洽的作用力。就学校而言.亲和力可以理解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以及社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既温馨和谐、又融洽向上的氛围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姚志林 《现代语文》2009,(12):74-74
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体。所谓"预设"就是教者在一节课前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设想与安排。所谓"生成",即生长和建构,它是指教者在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中所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林生官 《教师》2011,(21):38-38
一、和谐思想品德生态课堂的基本内涵首先来看"和谐"的基本定义,所谓"和谐"就是在系统之中或者系统与系统之间,多种事物由于机制的科学性而显示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协调性。所谓和谐思想品德课堂,就是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11.
苏文森 《海南教育》2014,(10):90-91
文明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是学校全体师生家长的共同愿景。当代的学校管理经历了三个层次的转变:第一是"以人治校"。所谓以人治校,即常说的"有个好校长就有个好学校"。第二是"以法治校"。所谓以法治校,就是学校制订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健全的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第三是"文化治校"。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平台。古人云:合者,和睦也;谐者,协调之意。“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在和谐语文课堂中,与学生一同寻觅文本事实的“真”,人文情怀的“善”和语言形式的“美”,让学生生命之花异彩纷呈,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13.
试论和谐校园的构建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对“和谐校园”的理解所谓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提倡"和谐"的政治文化,"宽容"是实现"和谐"的应有之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宽容"精神。"宽容"精神与西方多元主义民主价值是相通的,然而,中国的"宽容"文化提倡的是"和谐",西方民主政治充满"对立"、"斗争"的因素,还包含"非和谐"的文化取向,这一差异表明,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而是要立足自身政治文化实际,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启杰 《考试周刊》2012,(83):94-94
"和谐"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人们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和谐"是一种美。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赫拉克利特认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统一"。和谐的美是多方面的,大自然中充满了和谐之美;艺术王国中也有许多和谐的形式,让人感到其中的美:格律、音韵、情感构成了诗的和谐;社会生活中的和谐,更有诱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说匠心     
3月8日晴张祜诗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匠心者,指巧妙的心思。所谓"咫尺匠心难",关键难在于"匠",更在于"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回首过往,独具匠心者亦比比皆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令人惊叹的故事,诸葛亮因其匠心而成为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智圣”。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妇孺皆知的故事。此句中“讽”字可不是“讽刺”之意,这“讽”可“讽”得有技巧、有水平,是邹忌独具匠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的校园。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高教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1.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大学生思…  相似文献   

18.
黄玉华 《考试周刊》2010,(30):178-178
我们的社会需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课堂同样需要和谐。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上思维碰撞,情感交流,释放活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和谐的物理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纪律的组织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那么究竟如何构建和谐物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题词和学校改革的重要议题,构建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和谐校园的内涵(一)什么叫和谐“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与现象各方面的完美配合、协调和多样化的统一,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显得特别突出。比如,和衷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烦恼心理的关系,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189名医学院学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烦恼心理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女生在"灵活性"上显著高于男生;②美容专业在"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上高于心理专业;③"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年级差异,而"灵活性"上不存在年级差异;④烦恼各因子与自我和谐相关显著,进入自我和谐回归方程模型的烦恼因子有: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结论性别对"灵活性"有影响;专业对"刻板性"和"和谐总分"有影响;年级对"灵活性"没有影响,而在其他烦恼因子上均有影响;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是自我和谐的主要预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