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彝语诗歌有格律,这些格律包括押韵、押调、谐声、扣字,其中以扣字为最有特色。彝语诗歌有多种体裁,最有代表性的格律诗歌是三段诗。  相似文献   

2.
梅葛即咪谷,是对彝语诗歌的总称。彝语诗歌有多种形式的分类,通过形式归类可以合并为七种类型:曲谷叟口咪、诺沤、走谷、克智、博葩、尔比、踏歌。彝语诗歌的五个外部生态特征具有活形态的性质,对彝语诗歌的传承有明显影响,但在研究彝语诗歌格律时可以剥离。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不仅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且因其句精词粹、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意境优美、易读易记等特点而被大家所喜爱与诵读,尤其特别适合学生来诵读.教学实践表明,诵读是诗歌课堂中一个关键性的教学环节,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本文围绕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强化诗歌诵读"的话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①读出诗歌的音韵节奏;②读出诗歌的内容大意;③读出诗歌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4.
"连"是彝语诗歌的一个重要概念。"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包括或者等同于押韵、谐声、扣字等格律形式;二是泛指彝语诗歌中的一切连接、联系等等关系,包括主、骨相连,血、肉、体相连等彝语诗歌范畴和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及其他范畴;三是彝语诗歌的一个特殊的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5.
当代的学者们一般根据《切韵》中的押韵规则来推导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认为相同的声调以及相同的元音及韵尾是押韵的必要条件。但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上古诗歌中时,就会遇到异调通押等难以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上古时期并没有产生声调,异调通押只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离散式音变,是一种不同韵尾的互协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歌是一个浩瀚的大海,那里有无限丰富的宝藏。学习、鉴赏古代诗歌,可以让我们获得极其丰富的营养。 (一) 反复吟哦,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我国的古代诗歌向来就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乐府诗来自乐府,唐绝句、宋词、元曲,一直到明清时调、小曲都是入乐的。诗人写诗,都要讲究音韵与节  相似文献   

7.
彝语被动句大体有屈折形态和分析形式两大类。一些彝语方言通过屈折形态来表示主动被动,凉山彝语通过动词或者代词语调的变化来实现句子的被动意义。而另外一类如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是属于分析形式被动,除少数无标记被动类型外,大多数属于有标记的被动类型,它通过一些被动标记词来体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系,其句型一般为S+O+?a33(被动标记)+VP。本文将从彝语纳苏话的被动标记词、语法结构以及句义特征三个方面出发,对彝语纳苏话的被动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在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应试的训练,还应凸显诗歌的人文价值,关注生命的意义,让流传千年的诗歌依旧可以在当今学生心中彰显出应有的魅力。一、反复吟诵,感受诗歌音韵之美"诗言志",诗歌的本质就是诗人情感的诉说,是包含着情感的吟唱。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诵读。中国的诗歌非常讲究音韵之美,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的情感是相协调的。诗歌的音韵之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外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句是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事物的一种句式。汉语存在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对于存在句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过存在句,如白语、羌语、藏语以及哈尼语等。文章通过参考现当代汉语中存在句的句型、句法、研究方向以及语义结构等相关内容,结合补其村白彝语语料,对彝语存在句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平仄是构成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平仄格律。近体诗的平仄规则主要有:只有四个标准句式;平仄相间,两平或两仄为一个节拍;"对"和"粘"是组句成诗的方法;句末要避免三平调和三仄调;一般只押平声韵;首句平仄决定全诗平仄。近体诗的平仄有些可以变通,有些必须避忌,有些拗句要救。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就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融入专业教育体系提出,高职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找准目标定位;在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重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调整优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成立创业学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2.
段玉裁的“以声为义”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依据声旁,由声求义”;“不限形体,于音得义”。本文就《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条例,对“以声为义”说及其得失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Red Hong Yi     
<正>Hong Yi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艺术家。她喜爱画画,创作的工具却不是笔、颜料或油漆,而是一些特殊的材料。她喜欢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材料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这些艺术品旨在鼓励人们重新发现身边的美,用新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易学与现代科学基本原理的一致性,量子易学和易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科学和易学最基本原理都是对称性,包括广义守恒原理。讨论了易学整体应用于科学的结果,及与相对论的关系。并提出量子易学和相应的Schrodinger方程。新的探索显示出存在一种新的作用距离和强度都是中等的第五种相互作用。这种宏观的纠缠性,可能是一种天人关联态。预言易理可以应用两个符号L-R的SU(2)理论及相应的Yang-Mills规范场。最后提出易热力学,其联系于社会热力学。  相似文献   

15.
黄济  于超 《教育学报》2012,(3):106-114,128
《易》在历史上是一部备受推崇,同时又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著作。《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又包含有"卦辞"和"爻辞","传"又分为"大传"和"小传"。每一部分都有不少神秘的和迷信的难解难读的问题,但同时又蕴涵有先哲们朴素的哲理智慧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其成书已久,成书过程说法不一,难以考证;发展过程中,更是识随时迁。所以,在国学的学习中,学《易》一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我们当今学者在对《易》进行研读与评价时,必须注意到《易》的这些特点,运用好历史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闽南惠安方言“亦.X,亦Y”句式是一种并列复句。句中的关联词“亦”相当于“也”意,但“亦X,亦Y”句式却不等同于“也X,也Y”句式,而是与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亦X,亦Y”句式中,“亦”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后,也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前。它置于主语后和置于主语前的情况迥然有别,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它们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殷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春官>中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之说.关于其中的"归藏易"历来有属于"黄帝易"说和"殷易"说.黄帝之时尚无文字,即使有也不过只是简单的符号,不大可能用以记录长篇的语言.而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易"字,该字形表示龟卜中的甲骨龟版和"三兆"的意象,这些当属于"易"的内容.因而该"易"字为殷人所造,所反映的乃殷人龟卜之事,故"归藏易"亦即"殷易"的存在应是可信的.西周时大卜仍在掌握和使用<归藏易>,春秋时孔子在殷族后裔的宋国曾征集到"坤乾之书"即殷易,说明殷易至西周和春秋时仍在流传.它的彻底失传当是在战国乱起和秦火以后.  相似文献   

18.
青棚是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从初始作为民居形式的一种到婚丧、祭祀、节日时的宴棚,再到青棚里吟唱的青棚调,青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习俗符码,青棚文化也由此泛起。  相似文献   

19.
黄济  于超 《学科教育》2012,(3):106-114,128
《易》在历史上是一部备受推崇,同时又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著作。《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又包含有“卦辞”和“爻辞”,“传”又分为“大传”和“小传”。每一部分都有不少神秘的和迷信的难解难读的问题,但同时又蕴涵有先哲们朴素的哲理智慧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其成书已久,成书过程说法不一,难以考证;发展过程中,更是识随时迁。所以,在国学的学习中,学《易》一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我们当今学者在对《易》进行研读与评价时,必须注意到《易》的这些特点,运用好历史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异牟寻在腾冲筑[车夂]化府,是管理“申赕”、“寻传”人的需要,却对确立腾冲的重要区域地位,促成自蛮徙居,促进滇西交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