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APGD)在医疗灭菌和工业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选取了大气压下普遍认为较易产生辉光放电的氦气作为反应气体,分别在不同气压(数百帕直至大气压)下,将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覆有介质材料的两平板电极之间,利用频率可变的高频电源,产生了介质阻挡辉光放电。通过对不同气压下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比较,讨论了压强变化和电源参数对于氦气环境下稳定辉光放电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机理,实现大气压下空气环境中稳定的辉光放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质阻挡放电(DBD)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的一种,其相较于辉光放电、电晕放电、射频放电和微波放电等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主要对针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表面的处理系统的搭建进行叙述,同时对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处理PDMS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于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对于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机理进行了介绍,对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分析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气体进样的AES分析,液体进样的AES分析,原子化器和诱导化学蒸汽等,并对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高频高压电源,并且利用该电源在空气中实现了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5.
热阴极辉光放电工作在大电流状态,具有向弧光放电转化的趋势。事实上,由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的转化,是人们获得弧光放电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这个辉——弧转化趋势对辉光放电的稳定工作是不利的。为了抑制阴极上的拉弧现象,除了对阴极的材料和工作温度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对阴极的其它一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这些因素对于辉光放电的稳定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阻容耦合方式,成功的在大气压空气中获得了具有弥散结构的针针电极结构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并利用发射光谱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特性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气体温度开始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并在一定的电压条件下温度发生跳变,实现放电在较高温度、较低温度的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三种放电形式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6)
从有机膜表面改性出发,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材料表面改性,偶联剂处理改性,多巴胺仿生修饰的改性方法,并对改性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辉光放电质谱法是一种固体样品,目前的研究不仅对其在金属材料上痕量以及超痕量杂质进行了分析,还在半导体材料上在痕量以及超痕量杂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近些年来,在制样方法以及离子源装置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进,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辉光放电质谱法在无极非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基本构型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ctuator,DBDPA),研究分析其在流动控制方面的作用和潜力,并进行部分尝试性试验,分析在不同的工况下激励器的激励性能。通过电学参数测量和流场测量,分别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DBDPA工作电学特性和流场特征,以证明其在控制流动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等技术领域,低温等离子体因其独特的化学活性而被广泛地研究及应用。本文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机理出发,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放电模式,结合多晶硅生产中氯硅烷制备工序,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附加催化剂,结果表明:在频率100kHz、5kV电压激励下,H2/STC摩尔比10∶1,反应气以5.0L/min流经反应器,STC一次转换效率达到5.32%,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温等离子体在多晶硅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4,(1):61-63
伦琴发现了X射线 1858年,德国的盖斯勒制成了低压气体放电管.1859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利用盖斯勒管进行放电实验时看到了正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上产生出绿色的辉光.  相似文献   

12.
童理 《科技风》2011,(21):39
PD(PartialDischarge,局部放电)是指在局部高电场的作用之下,电力变压器中的薄弱环节出现的一种异常放电现象。局部放电(PD)现象对电力变压器的绝缘介质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首先,绝缘介质在放电点的直接轰击作用下的破坏点会逐渐扩大直至绝缘击穿;其次,放电作用下的化学作用会腐蚀绝缘介质,并逐渐导致其击穿。因此,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便具有预防意义。但是由于电力变压器有非常多的电磁干扰因素,如果想从这些较强的电磁干扰中的提取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则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变压器局部放电(PD)信号以及各项干扰因素的特点,并利用小波阈值法和干扰频带内信号的插值补偿实现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钢球和氧化锆球介质,研究了磨矿介质对菱锌矿和菱镁郑州表面性质及油酸钠浮体系中浮选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采用氧化锆球介质磨矿,其磨矿产品的浮选回收率大于钢球介质磨矿的浮选回收率。pH试验结果表明,pH=9时,此时两种矿物浮选回收率最高,氧化锆球介质湿磨菱锌矿和菱镁矿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90.19%和89.66%,而两种矿物钢球介质湿磨的浮选加收率分别为73.89%和69.64%。随着浮选槽中油酸钠浓度的增加,两种矿物浮选回收率逐渐增加,油酸钠用量为9×10-5mol/L时,菱锌矿和菱镁郑州氧化锆球介质湿磨浮选回收率分别为98.15%和96394%,而钢球介质湿磨的浮选回收率分别为97.82%和84.66%.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气候变化和石油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CH4和CO2的转化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目前吸引关注的领域。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传统的和添加等离子体催化剂的方法,而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反应器法作为一种特别并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的研究并使用。与此同时,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可用来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帮助分析整个反应的表现,如转化率、能量效率等,帮助实现对于未知条件下的结果的预测,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离子渗氮又称为辉光离子渗氮,它是一种在压力低于105Pa的渗氮气氛中,利用工件(阴极)和阳极问稀薄含氮气体产生辉光放电,借助于高压直流的电场作用,使气体原子成为带电离子,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到工件表面,从而被工件吸附的渗氮工艺。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运用离子渗氮后耐磨性能。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渗层的硬度变化;并对其进行耐磨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离子渗氮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渗层深度提高了近1倍,耐磨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  相似文献   

16.
局部放电现象是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在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过程中产生局部缺陷的一种重要表现。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不仅是发现电气设备绝缘介质局部缺陷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局部放电现象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造成进一步破坏的重要举措。如果放任局部放电问题发展,使得电气设备内长期发生持续的局部放电现象,就会使得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遭到彻底的破坏,容易造成设备故障、火灾等严重后果。特高频检测技术是目前局部放电源定位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由于特高频检测技术的有关算法比较复杂,计算时间比较长。为降低算法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局部放电辐射电磁场的传播特性,以及接收电磁波的传感器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个信号传播衰减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来获得获得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过去,有些人声称他们能看到别人身体周围环绕着一圈光晕,称之为"人体辉光",并且这种辉光的颜色受健康状况的影响。如果这种人体辉光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辉光来诊断疾病了,但遗憾的是,这种人体辉光在科学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在封闭光学玻璃箱体内,应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20°顶角圆锥附近静止大气进行了定常和脉冲循环控制,对等离子体诱导的圆锥截面绕流速度场进行了二维PIV测量,对定常控制和脉冲循环控制下最大绕流速度及最大轴向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的电压和频率值对上述参数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定常控制模式,脉冲循环控制下沿垂直于圆锥截面对称面径线分布的时间平均切向速度和轴向涡量范围要广;在脉冲循环控制控制下,动量传递的主要表现在离散涡的形成而不是气流的加速。  相似文献   

19.
<正>碳纳米管(CNTs)是管状纳米级石墨晶体,为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层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状结构。由日本科学家于1991年发现。常用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碳氢气体热解法)、固相热解法、辉光放电法、气体燃烧法以及聚合反应合成法等。其原子排布与键合方式、尺度及拓扑学因素等,赋予了其极为独特的结构和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20.
吕文艳 《内江科技》2011,32(5):48-49
本文借鉴气体电弧放电和电火花加工理论对短电弧加工中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短电弧放电加工的理论问题。对气液混合介质在短电弧加工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