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承包合同是保护和调整承包责任制这种经济关系的经济管理合同,有时也叫责任制合同. 承包合同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农业上,有“土地承包合同”、“试验田承包合同”;林业上,有“山林承包合同”、“果园承包合同”;牧业上,有“生产队鸡场承包合同”、“种猪承包合同”;渔业上,有“渔塘承包合同”;工业上,有“班组承包合同”、“车间承包合同”;商业上,有“片组承包合同”、“××基层店承包合同”;建筑业  相似文献   

2.
何思明 《新闻三昧》2003,(12):30-30
不知从何时起,在广播和电视上、报纸上,都能听见冠以“零”字的新名词,如“零收费”、“零距离”、“零接触”、“零首付”、“零报告”等等。据说这个“零”字的始作俑者为  相似文献   

3.
武俊叶 《中国广播》2013,(11):70-72
新闻战线在深化“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力避假、长、空。把“短”浓缩在“走转改”的精华中,把“实”凝结在“走转改”的主干上;把“新’’书写在“走转改”的大道上。在“走转改”中体现“短、实、新”,在“短、实、新”中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4.
“改文风”远远不是“改文字”,而是主流媒体从宣传理念、报道方式、表现载体到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本文作者通过南京广电集团的“改文风”实践,认为“文风”的改变,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对市民的人文关怀上,是城市台与市民在空间上的“零距离”升华为心理上、情感上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吃透上情和掌握内情的关系 这里的“上情”是指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工作中心,“内情”是记者要去采写的部门、事件和话题。写好经济报道,应吃透“上情”掌握“内情”,两者应有机结合。“上情”是“内情”的精神和指导,“内情”是“上情”的展开和体现。目前的经济报道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未吃透“两情”就仓促上阵,草率下笔,使文章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有时还会帮倒忙。二是对“两情”虽有了解,但不深入“结合”困难,“内情”未充分地体现“上情”,文章缺乏政策的高度和时代性。三是“两情”虽有结合但内情不典型,选材失当,劳而无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从工作观念上、用户利用和吸收情报源上、文献类型和情报载体上、技术方法上,职能上、以及研究方向上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学”名称在新时期中的局限性,进而指出:命名“图书馆学”名称本身就缺乏科学性。提出用“文献情报学”取代“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8.
抓题材十法     
抓住写作题材的基本标准有十法,这就 是; 一看时间上是否“最后”、“最早”; 二看规模上是否“最大”或“最小”; 三看数量上是否“最多”或“最少”; 四看质量上是否“最优”或“最劣”; 五看效益上是否“最佳”或“最差”; 六看进程中是否“最快”或“最慢”; 七看水平上是否“最高”或“最低”; 八看心灵上是否“最美”或“最丑”; 九看影响上是否“最坏”或“最好”; 」口妻多寸口护冬卜上王刀东“J急鹅咤”而e“债多1口,,抓题…  相似文献   

9.
文史小知识     
北上与南下 我国古代的传统习惯,帝王座北朝南,座位在北方,所以“面南称王”,“面北称臣”。君王为尊为上,坐在北面,所以以北为上:大臣为卑下,坐在南面,所以以南为下。“北”和“上”,“南”和“下”,在我国古代就联系在一起了。在实际生活中,北为上、南为下的例子也很多,如看地图时就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上北、下南;红军长征去北方抗日,从地图上看是从下到上,所以叫“北上抗日”,解放军从北方打到南方,所以叫“南下”。  相似文献   

10.
我发现电视屏幕上经常出现错别字,电视剧,戏曲片里有,文艺晚会上也有,专题报道里还有,产品广告上更多,其他节日里也时有所见。如:“场”写成“坊”、“韩”写成“韩(十早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办好地市报?答案有很多,内容也各不相同。我的答案是:“就看总编辑的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总编辑是报纸的总指挥、总导演、总决策人。在重大问题上你有“决策权”,在人员调配上你有“指挥权”,在发什么、不发什么上你有“定稿权”,一句话,在“报纸如何办”这个问题上,你有“拍板权”。你的“角色”,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9,(11):43-43
一是抓时间上的“最快”,二是抓规模上的“最大”。三是抓数量上的“最多”,四是抓质量上的“最优”,五是抓效益上的“最佳”,六是抓进程中的“最先”.  相似文献   

13.
读报时经常看到一些简化的生疏的名词和形容词,例如:“环发”、“国标舞”、“上戏”、“长考”、“三铁”、“三资”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词,有的本来是两个词,如环境与发展,现在简化成一个词;有的是单位名称或专用名词,如上海戏剧学院,国际标准舞,现却简化为“上戏”、“国标舞”。这些词,有的出现在新闻或文章里,有的则出现在标题上,若单看标题根本不知道是什  相似文献   

14.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说话——制作标题、加写按语、配合短论;对于各方面提供的消息、评论中以这样的命令口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个人隐私在媒体上频频亮相已经不足为奇。报纸上出现许多以“倾诉”、“原声”等命名的“情感实录”,阅读、唏嘘、谈论别人的“情感历程”成为许多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作事不能有头无尾,写文章不能有上无下,所以这一篇的标题是《“杂”与“专”(下)》。事实上,原定的计划是写成上、中、下三篇。上,概说“杂”、“专”;中、下从几个方面说说如何作到编辑所需要的“杂”和“专”,以及如何把“杂”与“专”统一起来。这是个挺麻烦的问题。简简单单,大而化之的讲,只要一句话,说说什么“眼勤”、“手勤”之类的意思就行了,可是要认真剖析剖析,说点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国庆”二字本来就有庆祝之意,为何偏要写成“庆祝国庆”呢?这样一来显得画蛇添足,反而不伦不类了。如果写成“庆祝十一”则是正确的。很多招聘广告上写着“招聘启示”,如果和报纸上经常刊登的“寻人启事”一对照,显然,“启示”应更正为“启事”。不少信函、名片,甚至报刊的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电挂”和“邮编”字样,令海外华人纳闷,因为这种简写方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主导的世界,时尚是“暴君”,需求就是“皇后”.优秀的“臣民们”最懂得如何取悦市场,对客户绝不会搞“良药苦口”一类的真情感动,只会推波助澜、让他们在“自恋”、“沉湎”与“纵欲”的道路上幸福地“气绝而终”.这就是市场上的“双方愉交”(愉快地交易)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报纸上高档楼宇广告用语中多有“炫富”意味儿的词语,如“上品上居之地,孕育大富之家”、“至上富人区“、”贵胄专线”、“匹配高贵身份”、“尊崇大宅阶层的奢华享受”等。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制度”研究存在着理论意义上的“解释”和实践意义上的“改变”这两个研究视角.理论上的“解释”是一种包括对“图书馆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主张、理念等的阐释;实践上的“改变”是图书馆“制度安排”的力量向实践的倾斜和落实.对“图书馆制度”的相关研究应重理论上的“解释”,贵实践中的“改变”,将图书馆人的观念和具体的实践落实到位,以实现图书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