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隋朝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动乱的南北朝向统一繁盛的唐朝过渡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虽只存在了三十多年,但作为一个过渡的时代,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可轻忽。历史学家们对隋朝的史事作过辑录撰述研究。在中国历史上,隋朝的中央集权比秦汉有所加强,隋朝总结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各制,在此基础上,隋朝建立的官吏设置制度、考试取  相似文献   

2.
隋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统率总管九十,兵士五十一万八千,进攻陈朝。次年正月,下金陵,陈后主叔宝投降,陈朝灭亡,隋朝统一了全国。为什么隋朝能够统一全国?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如何?兹试说明如次。一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首先是当时的经济条件。在南北朝时,由于劳动人民在生产上长期的辛勤劳动,南北方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公元581年,隋朝结束了自西晋后近27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虽然隋朝的存在时间很短,但其地域辽阔,国力雄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局面之一,周边国家(如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在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隋朝很大影响,这些都为后来唐代中国文明的辉煌强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 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  相似文献   

5.
李德林生活于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动荡时期 ,一生入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 ,特别有功于隋。在隋朝的统一进程中 ,从杨坚入总朝政、平定三总管之乱以至平陈战争等的各个环节 ,李德林于幕后策划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军事行动方略 ,起到了左右时局的重大作用 ,是隋朝统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隋唐时期(581年至907年)包括隋朝和唐朝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隋朝在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我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统一后,隋文帝杨坚积极改革,政治上推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朝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李德林生活于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动荡时期,一生入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特别有功于隋。在隋朝的统一进程中,从杨坚入总朝政、平定三总管之乱以至平陈战争等的各个环节,李德林于幕后策划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军事行动方略,起到了左右时局的重大作用,是隋朝统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隋朝内地与西域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朝内地与西域关系述略李惠兴隋朝是在国家分裂割据近300年以后重新建立的统一南北的封建王朝。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国家统一的局势得以稳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得到了发展。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洛阳后,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在经济、文化方面也成了全国...  相似文献   

9.
隋朝的统一为南北诗风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的两代帝王在如何融合南北诗风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帝提出斫雕为朴,实行以北方诗风为主的政策。炀帝在继承文帝禁止浮华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轻侧之论”,即实行以南方为主,融合北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游春图     
这幅画,画成的时间大约是在6世纪初,距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时候正是历史上的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三百六十年来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各个割据的小国,使国内暂时安定下来,对外又和许多国家发生了通商的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到隋炀帝时对海外的贸易就更频繁了。许多外...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隋朝虽然短命,但是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3题。1.隋文帝的下列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建立隋朝取代北周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C.开创三省六部制D.大力弘扬佛教2.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A.巩固隋朝政权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北部边防3.隋与秦统治的相同之处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③兴建重大工程,影响深远④苛刑重役导致农民起义,统治被推翻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唐太…  相似文献   

12.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的长度,在世界上着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华民族统一意识的形成,对祖国经济和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它和我国古代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一直饮誉世界。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3.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阶段,本单元为高考的热点区域,长考不衰,内容小到“筒车”,大到“用人启示”,三种都有,因此要高度重视。隋朝的建立重点掌握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可与秦朝统一原因和影响相比较,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分裂中孕育统一,统一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前提和保证,认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重要性。隋朝一系列建设中,长安、洛阳城的兴建模糊记忆即可,但要知道它设计规划水平高,广设仓库,理解它客观上为唐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创造了条件,具体位置记忆的意义不大,关于京杭大运河高考已有多次命题,但仍需结合地图按照…  相似文献   

14.
隋朝初年,统一代替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那么,南北统一由谁来完成呢?本文从隋、陈双方军事策略之得失,论述了南北统一,必然由北方的隋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向南方的陈发动进攻,最终灭陈统一了南北,由此结柬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隋朝建立后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统一,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 一、南北经济的发晨。作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黄河流域,自东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以來,地方上世族豪强的勢力很大,隋朝统一中国后,雖其政治地位已逐漸衰落。但当时还有相当大的经济力量。可是,隨着全国的统一,封建經濟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封建中央集权的政府,因此,也就必須消滅地方上豪强世族的势力,所以在隋朝時,就發生了中央集权勢力舆地方世族勢力的鬥爭。 (一) 要谈隋朝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世族勢力的鬥爭,首先必须要(?)道当时世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由于南北分治,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南北学术文化,隋朝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以使文化学术一体化,牛弘在文化统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重视典籍,进献书之策,主张依据传统经典来制礼作乐,对统一南北文化、传承古代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大运河的开通及隋朝灭亡的原因。因此,在这两处设计学生活动比较多,其他地方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谈话法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关于隋朝建立和统一南北的过程,因为不是重点,对学生而言又是完全的新知识,所以教师讲述,简单交代即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教师必须讲清这两项制度的开创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隋朝经济成就教材讲得比较空泛,教师要补充一些史料,使学生自己得出隋朝经济繁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杨坚用禅让的方式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不久,即消灭了陈朝,统一了中国。对隋而言,已不存在所谓“正统”问题,更不关心所谓五德历运问题。杨坚杀功臣、隋朝编写前代的历史以及对北周和北齐的态度等史实,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们的言行所反映的思想,比思想家的思想表达,能更具体、更真切地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