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金秋,“神六”飞行圆满成功。回首征程,科技英模前赴后继;展望未来,载人航天任重道远。[编按]  相似文献   

2.
田宗学 《化学教学》2006,(8):50-51,53
2005年10月12日9时39分,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10月16日4时32分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采用了同美国一样先进的“垂直整体组装”、“垂直整体测试”和“垂直整体运输”技术,但实现这一技术的途径却有着鲜明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4.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5.
母亲今年64岁,父亲几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居。我因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伴她。  相似文献   

6.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十月,有两件大事使全国人民无比振奋,信感自豪。一件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英雄历经5昼夜后胜利凯旋,这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另一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个伟大壮举,激励着当代中学生奋发学习,为将来祖国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多作贡献。下面介绍与发射飞船相关的物理知识,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F0003-F000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单斌 《家庭教育》2005,(11B):50-51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梦想宇宙之旅。这种旅行由火箭的发明而与现实拉近了距离,现在人们可以乘坐载人飞行火箭,到月亮上去.也可以探测宇宙。火箭可以飞向宇宙是因为有牛顿的“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起作用。如果把充满气体的气球的打开,它的口挤出来的空气的反作用力会使气球向前飞。就这样有一种能量在向一个方向起作用时,肯会在它的反方向也有力在起作用.火箭也一样。火箭内燃燃料,它产生的热气喷出来,使它向反方向运。与火箭相似的喷雾机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是从空气中获取的,而火箭是自带的。所以火箭可以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飞行.但喷雾机就不行。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凝结。载人航天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核心元素的载人航天精神内涵丰富,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需要,也是鼓舞和激励青年大学生立志奋进成长的需要。从思政课理论主课堂、思政课实践大课堂、思政课网络云课堂、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角度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电教》2003,(10):8-8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胜利升空,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这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转折点,也将是今年中考备受青睐的热点试题,下面选编几例,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3.
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载人月球车的行驶稳定性会受到月壤参数影响和发生参数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月壤参数估计算法。建立月球车行驶过程中轮壤模型并进行简化,设计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估计器,通过车轮力实现月壤参数在线估计。在Adams/Simulink中搭建月球车动力学模型及估计算法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估计器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月壤参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通过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搭载,犹如一柄利剑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划破长空,再度飞天,将中国宇航员送人太空.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在大约14000米高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惨剧:事后调查委员会指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O型密封圈失效,而造成其失效的原因是地面低温:1962年美国的“民兵1型”洲际导弹和1971年法国一火箭因  相似文献   

16.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今的理科综合考试要求我们的考生能运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去解释、说明人类和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因此这一伟大壮举也成了今年高考的热门话题。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的物理过程,本文就神六的升空、运行与回收探讨一些常见的物理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飞行,在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享誉世界,被美国称赞为“东方莱特”。他提出了“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为中国早期的航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业绩,已载入中国航空史册。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日记》2009,(10):28-29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28日17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飞船着陆成功!”的喜讯,控制中心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人们为神舟七号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而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启动其最具雄心报负的太空任务.包括首次太空行走。当这个自信心日益增长的国家在太空分一杯羹时,地球上的人们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眺望浩瀚的太空,引来我们无限的遐想。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面对神秘、广袤的太空,从没停止过思维翅膀的翱翔和勤奋脚步的探索。2008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舟七号从发射、出舱到返回的全程完美表现,既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又以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创举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