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搜索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  相似文献   

2.
张磊 《文教资料》2011,(21):21-22
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著作《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浪漫主义题材小说。她所塑造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因其复杂的人物性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试图从希思克利夫在小说中扮演的四重不同角色,剖析其命运。  相似文献   

3.
麻欣 《华章》2012,(35)
在英国文学史中,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与安妮·勃朗特三姐妹的成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她们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发展中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她们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被人们所熟知,在这三部蜚声文坛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朗特姐妹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具有各自明显的特色,而导致这种不同特色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勃朗特姐妹身上所具有的不同性格.本文对勃朗特姐们的不同性格对其各自作品的影响作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勃朗特“姊妹作家的兴趣越来越浓,菲利丝·本特莉女士曾经感叹:“这是在一个家庭中演出了一曲奇异的三重奏。”的确,勃朗特的时代几乎还没有开始妇女教育,她们的生平阅历极为简单,她们居住在远乡僻壤。但是就在这样在一个家庭内出了三位风格迥异的女作家。这种难以解说的历史事实,使勃朗特姊妹的影响超出了文学评论界,她们在传记作家、心理学家,神秘主义者。甚至精神病理学家那里也引起了广泛兴趣。对这一历史现象,西方的勃朗特研究者,有不少人是宣扬神秘主义的。他们把勃朗特姊妹的出现,归结为神秘的精神心理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把勃朗特姊妹重新放在她们的时代、她们的生活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寻找产生这一奇异现象的各种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5.
《简·爱》     
作者资料: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坛上出现了著名的小说家三姊妹——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她们的出现,是英国19世纪文坛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佳话。勃朗特姊妹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一座偏僻闭塞的小村庄——豪渥斯村。她们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牧师。夏绿蒂·勃朗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后来两个姐姐10多岁就死在了“慈善学校”。由于家境贫困,她们姊妹三人都曾出外谋生,先后当过家庭教师、私人学校教师,夏绿蒂的作品中就有这方面生活的反映。勃朗特姊妹从小就喜爱文学,很早就开始练习写作,但她们的文学创作道路却是十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意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文自修》2011,(5):2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同为作家的妹妹埃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女性主题与抒情笔调是她小说倒作的两大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对勃朗特三姐妹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意识及其在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和安妮·勃朗特(1820-1849),是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并称为勃朗特姐妹。十九汤世纪初,勃朗特姐妹相继诞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桑顿村,后迁移到约克郡的哈渥斯。这里居处偏僻,小勃朗特们几乎从不与外人接触,更无正常的社交。她们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只得在家中玩一些智力游戏,自编自演一些异想天开的故事和戏。因母亲早逝,勃氏三姐妹受到父亲的影响,在政治上同情工人运动,反对歧视妇女,对  相似文献   

13.
窦桂梅 《江苏教育》2008,(13):71-72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爱”。  相似文献   

14.
如今,法国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阅读秤啸山庄》的热潮,这部由勃朗特姐妹之——艾米莉&;#183;勃朗特所著的19世纪爱情小说如今成为法国13岁~16岁少女的心爱读物。然而,激发这股秤啸山庄》热的却是一位叫斯蒂芬妮&;#183;梅耶的美国女作家。梅耶本人是个勃朗特迷。在她的小说里多处提到奄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5.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简·爱》曾经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等。今年,又一部同名电影即将上映,可见这部经典小说确实魅力非凡。说起夏洛蒂·勃朗特,不得不提勃朗特姐妹的文学成就——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榜单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多部小说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在论证其中他者意识的同时,探究这些小说身份叙事背后的隐性自我书写.  相似文献   

17.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文学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从历史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围绕历史、意识形态和文本三者的关系对勃朗特小说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解读,更深刻地解答了"权力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简·爱》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 爱"。  相似文献   

19.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真实体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谢利》一书中,勃朗特把对个人的、女性主体性的刻画转向描摩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并把女主人公分裂为两人。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家的女性体验,失去了探索女性内心冲突的机会。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谢利》,揭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达女性自我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