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坚 《老年教育》2008,(7):12-13
1948年9月24日,历时8天的济南战役以歼敌11万人的辉煌战绩而告捷。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重点防御”计划,挫败了国民党军队踞守大城市的企图,锻炼和提高了解放军大规模攻坚作战的能力,为在全国范围开展战略决战拉开了胜利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所谓战略决战,是指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相继发动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大决战。进行这场大决战,无疑需要具备充足的条件和选择恰当的时机,而  相似文献   

3.
粟裕在1948年4月向中央军委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被军委采纳以后,亲临前线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的胜利。紧接着他又向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和“与敌主力决战于长江以北”的建议,促使军委迅速作出了淮海决战的重大决策,把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4.
早在1874年日本侵台期间,日本陆军就初步形成了直隶决战构想,并为此发起针对性的对华情报活动。参谋本部设立后,日本陆军构筑起对华情报活动的新体系,在情报成果的基础上,桂太郎于1880年拟出第一份直隶决战计划。此后,日本陆军始终围绕直隶决战计划展开有针对性的情报活动,到1886年前后,陆海军中涌现出多份类似作战计划,标志着直隶决战计划进入成熟期。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以此迅速拟定出“作战大计划”,作为战争推进的重要指导,到讲和期间的3月上旬,再度改订出以侵占北京为核心的作战计划。从构想到计划,又从制定到落实,直隶决战的演进轨迹正提示出,对甲午战争的研究需要更为长远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没有在政策上提出具体的方案。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将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在理论上做出了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济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于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对敌坚固设防和重点守备的大城市进行的一次攻坚战役。经过8昼夜激战,解放了济南,全歼国民党守敌10万多人,俘获了敌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王耀武,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重点防御”计划,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揭开了胜利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毛主席在《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一文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和估量了全国的战争形势,提出了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为胜利地进行辽沈战役制定了无比正确的作战方针。但是,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却从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观,创造性地为我军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正确地选择了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时机、方向,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战役计划,灵活巧妙地进行了指挥,使我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极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溃败已经为时不远了,在击败纳粹德国后,盟国如何协同对日作战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雅尔塔会议前夕,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对日决战日益临近。美国三军首脑估计,在德国投降后,尚需18个月才能打败日本,注(1)倘苏联不出兵对日作战,美国需付出伤亡一百万人的代价。注(2)当时原子弹尚未试验成功,为了缩短  相似文献   

10.
陈下之战才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观点值得商榷。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史实可知,陈下之战中楚汉双方主力并未参加作战,因此它不可能是双方的决战。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守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而垓下之战的决战性质不能否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海军无指控系统的作战舰艇在解算目标运动要素和战术机动绘算方面存在的问题,研制了艇用多功能战术机动自动绘算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给出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和实现方法。对提高舰艇的作战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海军战略分为进攻性战略和防御性战略,进攻性战略围绕海上封锁展开,同时包括以两栖登陆作战为主要形式的外围打击和舰队决战,防御性战略则主要表现为本土防卫和反潜护航。进攻性战略,除海上封锁外,外围打击和舰队决战都未能取得预想效果;防御性战略则确保了英国制海权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弗莱彻将军是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出色的指挥官,在太平洋战场上充分发挥他的一线作战能力和军事才华。他那"充分重视后勤补给,在敌强我弱时不打无准备之仗;稳重不冒进,不轻易和日军决战"的海战原则,在二战初期他指挥的几场海战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同时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一举扭转盟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颓势,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为战略反攻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二破江南大营战役中,皖南各部太平军积极配合李秀成实施南下皖浙边界、奔袭杭州的战术机动,主动向各自正面敌人出击,牵制皖南清军。同时他们还为建平会议的召开积极准备条件。他们在战役期间均圆满完成了各自的战术牵制任务,为最后战略决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消息几则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大连工学院召开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检查和评价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部分高等学校、部委教育司(局)和省市高教局二十多个单位三十余名代表。会议就学位质量评估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讨论,并就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这篇光辉著作中,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科学地分析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客观形势,作出了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战略决策,选择了战略决战的方向,批判了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具体制定了全歼卫立煌集团于东北的作战计划,直接指挥了伟大的辽沈战役。这深刻体现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是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锐利武器。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深入揭露和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认清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我们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一年九月,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江西中央区联合起来有过二十一个县城”,“最多的时候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在这重要时刻,中央红军和根据地却遭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大危害。一九三一年一月,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接着以太上皇的姿态,到处推行他的错误路线。一九三二年八月,他们在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夺了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水面舰艇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分析了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防御的主要途径,提出了加强水面舰艇防空反导作战能力的一些措施和对空防御作战的战术原则。  相似文献   

19.
大力办好师范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跨世纪教育发展目标而奋斗朱开轩(一九九六年九月九日)同志们:在庆祝第十二个教师节之际,我们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相似文献   

20.
南满根据地长期处于东北战场对敌作战的最前沿,主要战事分四个阶段:根据地初创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正是在南满战争中敌我军力的此消彼长,最终改变了东北战局,促使战略决战时机的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