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与写作》2008,(10):45-45
《晋绥日报》1940年9月18日创刊,原名《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社址在晋绥区委所在地的山西兴县高家村。社长为廖井丹.总编辑赵石宾.报头为毛泽东亲笔题写。  相似文献   

2.
我面前放着一本战争年代晋绥日报、晋绥新华总分社编辑出版的《新闻战线》创刊号。这本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兴县高家村用粗马兰草纸印刷出版的,颜色变得发黄的新闻刊物,第一篇刊登着四月二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记录;第二篇是陆定一同志在晋绥日报编辑部的谈话。一九四八年三月三十日,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由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宣传部长张子意同志陪同,骑马来到晋绥日报编辑部。这时,编辑部正根据毛泽东同志二月十日为党中央起草的《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  相似文献   

3.
坚持群众路线无往不胜学习︽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的一点体会徐人仲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已50年了。这篇谈话精辟地阐述了办报的群众路线问题,今天重温它,又一次深受教诲。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是加强新闻...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65周年之际,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感到重温《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于办好党报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谈话的精神对于与时俱进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有着更加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日,是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今天,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举行座谈会,邀请我省新闻界的老领导、老前辈,省城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共聚一堂,学习《谈话》,重温传统,畅谈体会,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的新闻宣传工作。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知道,《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我省兴县蔡家崖发表的。这篇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6.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根据1942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的谈话整理而成,共约2000多字.谈话地点为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时为中共中共晋绥分局总部所在地.谈话中,毛泽东基于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结合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对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0周年之际,回顾《晋绥日报》在土改宣传中发生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委婉地批评《晋绥日报》没有执行和宣传中央的土改政策,鼓动群众冒险蛮干,不敢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不依靠群众开门办报,势必要犯"左"的错误。这些观点对办好党报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红玉 《新闻窗》2008,(1):56-5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发表60周年。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谈话》,是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光辉文献。这个《谈话》和同年10月刘少奇同志《和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堪称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经典双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入门必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和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编辑人员的谈话,系多种因素交汇而成。从双方所处位置与谈话时机看,毛泽东此时正在距报社驻地不远的山西兴县蔡家崖短暂休整,处于宣传业务整改期的报社人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迫切希望向毛泽东当面汇报并请教;从谈话的场景和内容看,毛泽东一贯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善于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解剖麻雀”,且经常阅读《晋绥日报》;之所以接受报社的这次谈话请求,旨在通过该报以点带面,要求党报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从而为全国解放区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方法遵循。复盘当时的历史情境,有助于更全面理解谈话,加深对经典名篇的历史体认。  相似文献   

11.
四十五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  相似文献   

12.
大约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18页)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文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前夕,重读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思想和办报路线,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回顾30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联系近年两次到农村参加中心工作的实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倍加亲切,启示颇多。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同志们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不懂事,对于实际事物往往没有经历,或者经历很少……。要使不懂得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参加—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这是很必要的。” 当前,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拍击着神州大地,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5.
欧新平 《新闻传播》2007,(2):58-58,44
“群众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1948年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既是对党报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党报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6.
4月2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40周年(1948)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谈话中,论述了无产阶级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办报路线、报纸风格和报纸工作人员的思想革命化等问题。 4月3日金仲华逝世20周年(1968) 金仲华(1907-1968) 著名报刊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青年时代致力于新文化运动。1934年创办并长期负责编辑《世界知识》杂志。1936年创办《永生》杂志.同年因邹韬奋被捕,接任  相似文献   

17.
4月2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40周年(1948)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谈话中,论述了无产阶级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办报路线、报纸风格和报纸工作人员的思想革命化等问题。4月3日金仲华逝世20周年(1968)金仲华(1907—1968)著名报刊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社会活动家.青年时代致力于新文化运动.1934年创办并长期负责编辑《世界知识》杂志。1936年创办《永生》杂志。同年因邹韬奋被捕,接任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日,是毛泽东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50周年纪念日。再过几个月,我从事党的新闻工作也满50周年。我们这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科班出身、读过大学新闻系,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的不多,绝大部分同志的政治业务素养,都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领会、掌握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列、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新闻思想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与政策,而逐步锻炼成长起来的。因此,今天重温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一著作,感到分外亲切和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50年前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强调了提高报纸质量和宣传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