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李培隆 《教育与职业》2012,(17):182-183
文章通过阐述语言与文化的相关语言学理论,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导入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判断学生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语言能力,同时希望探索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教学策略,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廉莹 《孩子天地》2016,(6):284-285
为了解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情况,笔者对某学校1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本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80%)的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非常吃力,也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极度匮乏中国文化,以此为背景,笔者就大学英语内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理工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我们应正视大学英语中中国文化的严重缺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在英语教学中传播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既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又能使他们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应用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中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背景下,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中国文化的缺位,这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树立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本文从教材、考评体系以及大学英语教师三个角度剖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位的原因以及对策,认为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的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全面、理性的文化观,在未来国际交往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自觉的观点,对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学生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对西方文化表达较为从容,而在母语文化表达上屡屡出现失语现象。鉴于此,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增强教师的文化自信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任娟 《西部素质教育》2019,(4):178-178,180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然后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策略,包括在教材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元素;改革大学英语考试模式,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输出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对河南某高校180名大学英语语言学习者和30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学生们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在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制定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材分析、中国文化知识测试、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调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现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缺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熟悉度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欠缺等因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从知识层面来看,挖掘课程中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知识点;从能力层面来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文化自信能力的手段.在"说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步骤地渗透中国文化不仅仅可以改善大学生文化常识薄弱的现象,还能够提高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在分析在大学英语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景芳 《华章》2012,(28)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上的文化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文化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内容却严重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在大纲制定、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大学英语教师关于中国本土文化表达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并由此导致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了其成因和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晋华 《天中学刊》2014,(3):135-137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的讲授与技能的培养,还承载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并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人文素养。在地方性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较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不断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扩充第二课堂教学资源,使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王馨悦 《英语广场》2023,(10):108-111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同时也具有必要性。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既是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需求。本文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棋 《成人教育》2009,29(9):91-92
文章分别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实现文化平等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于鸿雁 《海外英语》2012,(11):90-9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播媒介。"中国文化失语"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英语教材和教学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灌输,造成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很好地用英文去表述本土文化而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英语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在中国普及之后,我国也逐步加重了对本国文化的保护力度。在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育中,"渗透"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该文分析总结了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和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洋 《海外英语》2023,(8):173-175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语言是传递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作为培养高等优秀人才的重要语言科目之一,成了大学教育管理者们首要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有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现阶段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入,导致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文化的缺失。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中国优秀文化与英语语言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中国优秀文化的原因、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缓解中国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成为我国优秀文化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深层次成因,并探索中国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突破,实现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科学结合,课题组针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共计185人展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中国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教育体制与内部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目前高校需要从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和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主动反思等方面切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渗透与教育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