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是一种方法简单,且能有效提升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新型结构电池。本文阐述了现有的几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矿用移动救生舱将成为我国煤矿井下矿工的一种重要逃生装备[1],通过对隔爆箱、电池组、管理系统等方面研究,设计一种可满足救生舱使用要求的电源系统。文中对系统的原理、结构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3.
电池是由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组成,并由导线联成一个回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由于电极反应有可逆不可逆之分,所以电池有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之分,可逆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不仅物质转变是可逆的,而且能量的转变也是可逆的。金属活泼性强的电极失电子(或某些非金属气体),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负极放电液中易得电子的微粒被还原在正极放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两种可以做为固体电解质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沸石和蒙脱石。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和离子输运机制;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时的电性能;讨论了它们的导电特点;提出了类溶液固体电解质的概念。同时报道了用这二种矿物固体电解质制作的各种类型全固态也池的充放电性能。研究表明矿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甘罗  吴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440-441
该文章从阀控电池的原理及结构出发,及对阀控电池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特性曲线、阀控电池的选择和安装、运行及维护作了分析,并对阀控电池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热设计技术是大型锂一次动力电池组的关键技术。运用计算机热仿真技术分析比较在不同的电池箱结构时单体电池及电池模块的稳态温升及温度场分布情况。热仿真分析表明:合理设计电池箱的散热结构,可以显著降低电池组工作时的稳态温升。  相似文献   

7.
高能电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国家能源形势出发,说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继而简要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几种主要型式,组成结构、关键技术、面临的困难及研制前景展望。文章还分别例举了国内外几种有代耔陛的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并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0,(15):96-97
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恰能满足理想的高安全高容量高功率锂电池的需要。磷酸铁锂的发现,被誉为标志着“锂离子电池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磷酸铁锂无毒、对环境友好、原料丰富、比容量与库仑效率高、充放电平台平稳、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高、极安全可靠,非常适合于对安全性、循环寿命、功率特性、使用成本等极为敏感的大型电池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何焕全  陈进中  伍祥武 《大众科技》2012,(7):193-194,199
文章介绍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特性、吸收层的主要制备工艺、并简述了其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电子产品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池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电池是锂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相对高,而且自放电小,循环的寿命比一般的电池好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当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形势下,人们对电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而且同时也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和锂离子电池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寿命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彭泽州 《大众科技》2011,(6):118-119
采用三级分布式结构对锂离子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进行检测,检测系统主要由电源部分、检测电路、充放电回路组成,可对锂电池组的单个电压、组电压、温度、电流、内阻等参数进行测量,由于大部分混合动力汽车使用近100个锂电池构成的动力电池组。在此类系统中,通信量较大,可采用CAN总线或者I2C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3.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纳米丝电极设备用于原位探测锂离子电池设备电容衰减的内在原因。该设备以单钒氧化物纳米丝或单Si/a-Si核/壳纳米丝为电极.原位记录充放电期间单纳米丝的电子转移,以探测纳米丝的演化。我们的研究工作为单纳米丝电极的电子转移和结构与电化学特性提供了直接的联系,该方法将有望成为纳米电池诊断的前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程结构安全检测实践,介绍了运用半电池电位法对水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进行检测的原理、方法、评价准则及应用效果,并对提高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钢筋锈蚀对结构的影响,检测原理及方法,评价准则,应用实例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271-271,171
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组最近在宏观尺度上提出了独特的锂硫电池三明治正极结构的思路,即利用轻质石墨烯集流体替代传统的锅箔,将纯硫涂覆到石墨烯集流体上,与涂覆石墨烯的隔膜组成三明治正极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7):6-7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分子排列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建立函数关系,研究了电池寿命与电池内阻、电池组内均衡性、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的关系,指出蓄电池组的寿命与上述的任何一个量的关系都不是独立的,都与其他物理量有着联系,对于延长电池的寿命、改善电池性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