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本文着重介绍了桥式起重机主梁严重下挠,而用火焰矫正法来修复的经过,仅供同行参考。一、问题的分析本厂的桥式起重机由于长期大负荷运转,加之厂内工作环境恶劣,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中,使车体变形严重,主梁严重下挠,造成小车由跨中向跨端运行,出现爬坡现象,导致小车电机多次烧损,而当小车由跨端向跨中运行时,小车停不稳,自行滑移。另一方面大车的传动系统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徐变是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持续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探明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在混凝土徐变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及其影响,本文以某铁路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桥混凝土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实地环境资料建立徐变修正模型,使用Midas Civil平台开展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增加,混凝土徐变不仅导致主梁下挠,还会进一步导致拉索和主梁内力重分布。计算结果显示桥梁服役20年,主跨跨中下挠量达到87.89 mm;近塔端拉索索力显著减小,幅度达到11.43%,边跨远塔端索力小幅增长1.67%;索塔处混凝土主梁负弯矩峰值涨幅达到18.9%,易引发主梁开裂,需重点进行裂缝监测;索塔支座反力涨幅达到11.28%,是支座养护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3.
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主梁会逐渐下挠,当下挠达到一定数值,主梁会出现明显快速下挠,标志着主梁力学性能下降,继续使用将使主梁出现断裂。通过对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变形的原因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了检验与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跨中下挠问题当属大跨度桥梁结构中最严重的危害之一。如不加以治理将会导致桥梁底板开裂、刚度下降,甚至是缩短桥梁使用寿命。本文对跨中下挠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例确定其严重性,找寻其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2)
通用桥式起重机双主梁在载荷P的作用下要产生弹性变形,主梁会下挠。若双主梁制造成平直的,由于载荷P的作用使主梁更容易下挠,而引起起重机小车滑坡或爬坡现象。若长时间下挠,起重机会由弹性变形发展成塑性变形,对生产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现利用热(冷)手段缩短主梁自身受拉区,依靠产生的偏心拉力来拉弯主梁的方法修复上拱度,然后用型钢进行加固的方法修复刚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桥式起重机挠度的计算,总结出常见几种载荷状态下主梁挠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主梁下挠的原因,提出了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的箱梁开裂、跨中下挠等问题,本文从裂缝和挠度产生的机理进行切入研究,通过考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对跨中下挠的影响,发现纵向预应力损失是跨中下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竖向预应力损失则是造成箱梁腹板裂缝增多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桥梁灾害成因分析,提出对应的桥梁加固方案和裂缝处理方案,为类似桥梁的灾害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摩阻参数取值、预应力损失、顶板预应力束、底板预应力束、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某三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该成桥阶段及运营若干年的下挠量为判断依据,研究影响桥梁产生挠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挠度会随着摩阻参数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随着成桥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混凝土收缩徐变和纵向预应力损失是造成连续刚构桥中长期下挠的主要因素,且顶板预应力损失比底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更大。因此控制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和减小预应力损失是控制桥梁长期下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五路西延线(南海段)跨佛山水道大桥采用(135+135)m独塔斜拉桥(笔锋形塔),主梁采用双边箱叠合梁断面,桥面全宽38m。设计对斜拉桥结构体系、主塔、主梁、斜拉索的选择与布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本桥梁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介绍了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后续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朝晏  刘锦州 《科技风》2011,(10):124-125
本文介绍了某连续刚构特大桥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更换桥面铺装、裂缝处治、粘贴碳纤维布和粘贴钢板等一系列措施,抑制连续刚构桥梁跨中下挠,处治箱梁病害等的桥梁加固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快速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桥跨也越来越大,但桥面铺装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随着重载、大交通的到来,砂浆与混凝土地面常常出现开裂,破碎现象。因此,改进施工方法,确保路面铺装耐用,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路面病害原因 (1)铺装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偏小。由于桥梁上部结构在施工中支架的沉降及预应力反拱无法准确地预测,或由于施工工艺控制欠佳,施工中主梁顶面标高与设计值相符是比较困难的,一般在测量主梁顶面标高后对桥梁进行调坡以保证桥面的厚度。佛开线虽对桥面进行了调坡,但后期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主桥与引桥合拢时间的差异因素,造成仍有  相似文献   

12.
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北引桥为(64+6×119+75)m多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多跨连续刚构桥在全桥合龙前提前施工附属设施的可行性,分别从提前施工附属设施对合龙口梁段标高、主梁成桥线形、主梁受力状态、释放墩墩顶支座位移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在保证对全桥合龙工作无影响、成桥线形及主梁受力合理、支座位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可提前施工附属设施的范围及具体施工流程,并运用于马普托大桥北引桥的实际施工,大大节省了附属设施的施工工期,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沙湾大桥(70 2x120 70)m为连续钢构桥梁,主梁为单箱单室。本文主要介绍0#块托架、三角挂篮的施工,标准节段挂篮施工工艺,结构体系转换及边跨与中跨的合拢施工。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线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田赣江特大桥为背景,采用专用的桥梁博士计算软件对该大跨铁路连续梁桥进行了施工阶段模拟计算,确定了主梁施工线形监控模型,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方法.为同类型大跨连续铁路桥的施工线形监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建设数量的增加,占地现象进一步凸显。虽然在路线设计过程中,对铁路用地建设的需求应有所减少,但在改造后的大型铁路枢纽站相邻路段新增的铁路线应选作既有运营铁路两侧的新线位置。但是,由于孔的跨度与新建铁路线路的位置关系相冲突,新建铁路线路的线路位置被桥梁的墩台占据,也导致了原有上跨铁路公路桥梁的拆除和改造。由于桥梁拆除有许多类似的项目。因此,本文结合拆除工程,探讨了跨铁路营业线跨桥拆除施工中的安全要点。  相似文献   

16.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和超载车辆的行驶,在荷载反复作用下,桥面铺装层和板间铰缝遭到破坏,桥梁上部结构的横向连接被削弱,降低了整体承载力。桥面板间铰缝脱落严重,铰缝处有渗水现象,桥面铺装(主要是行车道)有纵缝、沉陷、坑槽,重车通过时桥面板有明显的下挠。分析了这些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同时,依据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简要的介绍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和超载车辆的行驶,在荷载反复作用下,桥面铺装层和板间铰缝遭到破坏,桥梁上部结构的横向连接被削弱,降低了整体承载力.桥面板间铰缝脱落严重,铰缝处有渗水现象,桥面铺装(主要是行车道)有纵缝、沉陷、坑槽,重车通过时桥面板有明显的下挠.分析了这些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同时,依据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简要的介绍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和超载车辆的行驶,在荷载反复作用下,桥面铺装层和板间铰缝遭到破坏,桥梁上部结构的横向连接被削弱,降低了整体承载力。桥面板间铰缝脱落严重,铰缝处有渗水现象,桥面铺装(主要是行车道)有纵缝、沉陷、境槽,重车通过时桥面板有明显的下挠。分析了这些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同时,依据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简要的介绍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新沙路东引河桥——三跨斜交连续T梁桥经过13年的正常运营后,主梁边跨、横隔梁、桥面板支点处、桥墩帽梁等部位出现了大量的裂缝,裂缝宽度超过0.2mm。本文根据桥梁外观检查和静载试验数据,结合空间梁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和增设支点加固法对东引河桥主梁内力、横隔梁内力、支座反力的影响,从中选出最优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结合目前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与技术要求,确定了桥梁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然后参照规范,初步估算出桥梁的细部构造尺寸,进而计算出主梁截面几何特性。最终对连续梁的承载力进行验算,从而验证了了桥梁设计的合理性,并提出依然存在的问题。工程概况目前我国大多数桥的结构多为多跨简支梁和连续梁结构形式。连续梁是超静定结构。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的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