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羽 《教育》2011,(8):23-23
5月20日举行的“全国学生营养日”提出了“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的新口号,希望解决中小学生不合理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生的食谱里充斥着太多不合理的食物——主要包括油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垃圾零食和碳酸饮料等。由于营养知识的普遍性缺失,“营养菜谱”与中小学生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
孙祥虎 《陕西教育》2005,(12):32-32
跟着广告走的饮食消费电视媒体上食品广告的泛滥.大大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广告食品是中小学生难以抵抗的诱惑。不是广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广告流行的饮料不喝.这在中小学生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饮食结构得到改善本无可厚非.但每天都花费在广告饮食上十几元甚至几十元.已不是简单的饮食和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梵志的诗歌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甚广,是我们了解初唐时期世俗生活的重要材料。以王梵志的诗歌作为载体,从饮食与博戏两方面入手,将其诗中涉及的初唐时期的饮食与玩乐状况加以研究,有助于观照初唐世俗生活的深处。  相似文献   

4.
张羽 《教育》2011,(22):23
5月20日举行的"全国学生营养日"提出了"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的新口号,希望解决中小学生不合理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生的食谱里充斥着太多不合理的食物——主要包括油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垃圾零食和碳酸饮料等。由于营养知识的普遍性缺失",营养菜谱"与中小学生渐行渐远。"洋快餐"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5.
鸿沂 《家长》2014,(11):6-9
虽然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但这个节日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再看看现如今的孩子,浪费食物的现象严重、饮食礼仪缺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中小学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非常普遍,与营养过剩相关的疾病开始在孩子中蔓延……这些都严重危害着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中小学生施行“食育”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李君 《家长》2014,(11):6
正虽然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但这个节日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再看看现如今的孩子,浪费食物的现象严重、饮食礼仪缺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中小学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非常普遍,与营养过剩相关的疾病开始在孩子中蔓延……这些都严重危害着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中小学生施行"食育"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营养是健康之本,营养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尤为重要,中小学阶段正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他们尚未形成固定的饮食行为之前,就给予适时适当的营养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营养观念,对他们健康饮食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将有可能对其一生的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人的饮食风俗,是清代社会生活风俗体系的基本“元素”与重要构成部分,而清人的饮食结构与方式、百姓的饮食生活、它们的发展与演变,既是体现各历史时期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展示清人社会生活风貌演进变革历程与轨迹的活“窗口”。  相似文献   

9.
王喜维 《教师》2020,(2):103-103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对幼儿园来说,幼儿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玩耍。但目前有些幼儿园对食品安全还不够重视,会忽略食物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还存在对食品教育的忽视、食品安全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加强对饮食的管理,合理地搭配幼儿的饮食,加强幼儿和家长对饮食的重视程度。文章从健康饮食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把控幼儿在园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是岭南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鱼类资源、崇尚烹调技艺的民俗民风和日益增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很快使岭南饮食摆脱猎头、食人的野蛮习气,初步形成一个以生猛海鲜为主、山珍野味和河鲜为辅的饮食文化圈,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体系中独具个性、烹调技艺较高、极有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敦煌僧人饮食在敦煌饮食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些特殊的用语和名词,与僧人饮食戒律、造食用途、食物来源等有密切关系,是探讨僧人饮食必先搞清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有几个历史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营养是否足够以及食物摄取是否适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生存的重要条件,身体营养状况好坏与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学时期,人体各个部位都在加速生长,各项身体系统都在完善和成熟,如果营养不均衡就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智力和体能发育,这个时期是生命中长知识和长身体最为重要的时刻,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因此所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也比成年人高,所以,这个时期中学生要注意饮食,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在夏季中学生也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饮食和锻炼足够,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本文针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与健康饮食优化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夏季中学生体育运动与膳食营养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设计和优化,希望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促进我国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早的礼仪是在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家族式的政治国家,有着严密的等级结构。在先秦时期,饮食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样显示出鲜明的等级性来。  相似文献   

15.
童年社会学带来了童年研究新视角,儿童作为能动的建构者积极构建自己和周围生活的关系,儿童中心主义让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儿童个体,“儿童体验”变得更加有魅力。童年时期的饮食总是值得回忆,就像“儿童”的发现过程一样,“童年饮食”也在经历一个慢慢显现的过程。儿童饮食与消费文化,饮食空间与餐桌权力,儿童作为饮食能动者,这些童年饮食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加深了人们对儿童与饮食关系的认识。随着对童年饮食研究的深入,在饮食实践中的饮食空间和氛围、食物设计上,成人应更加关注儿童的具身性饮食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元5世纪开始,中医药膳食疗著作传入日本,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中国重要药膳食疗著作东传,对日本药膳食疗文化如饮食理念、饮食风俗、饮食习惯的形成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实际上1岁~3岁足儿童从婴儿期向成人期饮食过渡的蓖要时期,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不能忽略其饮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社会活动中,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许多年节形成和成熟于汉唐时期,并传延至今。每个节目都有不同的饮食礼俗,集中反映了汉唐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上海市7-15岁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和体格发育情况,以便于进一步探讨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我们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系统的健康饮食教育的缺失,许多孩子仅仅满足于“口腹之欲”,挑食、厌食、偏食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养成了以吃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为荣的错误饮食观念。由于不重视怎样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科学、吃得文明,生活方式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广大中小学生中偏食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体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