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谓中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就是使用纸张与粘合剂等材料,运用托裱和修补等技法,对破损纸质档案文件进行修复的技术。我国档案修裱技术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它是伴随着修复纸质档案、图籍、书画而产生,从古代装潢、裱褙技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针对档案实体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操作方法不妥时会对档案造成直接的破坏。机器修裱技术发展的时间不长,机器修裱档案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各单位在开展机器修裱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本文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展机器修裱档案的情况,总结了机器修裱档案工作的流程,指出了机器修裱档案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档案修裱技术是抢救破损档案、延长档案寿命的一项重要保护技术,而修裱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档案的保存寿命。长期以来,在档案修裱工作中存在着修裱前的准备工作不够,不能根据档案的破损情况选择合适修裱材料和修裱方式等问题,使修裱质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在档案修裱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充分做好修裱前的准备工作过去,修裱前准备工作常常被忽视,出现了该裱糊的没裱、不该裱糊的反而裱了,串页、串卷等现象,给整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强修裱前的准备工作,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修裱质量。具体做法是:在修裱前首先要对档…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就是使用纸张与粘合剂等材料,运用托裱和修补等技法,对破损纸质档案文件进行修复的技术。我国档案修裱技术已有1500年以上历史,它是伴随着修复纸质档案、图籍、书画而产生,从古代装潢、裱褙技术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质 (缣帛 )档案手工修裱的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 ,其他文献保管机构可参照使用。2 总则2 1 目的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粘结剂对破损的纸质 (缣帛 )档案载体进行修补、托裱 ,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其目的是延长档案寿命 ,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2 2 修裱原则2 2 1 适宜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具有最适宜延长档案寿命的强度和特性 ,修裱材料和技术方法不得对档案制成材料产生副作用或损害。2 2 2 相似性原则修裱所用材料应与被修裱档案载体…  相似文献   

6.
纸张吸水性与修裱用淀粉浆糊浓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张吸水性与修裱用淀粉浆糊浓度相关性研究陶琴刘小敏王海峰王建库陈菲我国传统的修裱技术是档案部门用来保护与抢救破损档案的一项重要技术。国外许多国家高度赞赏这一技术。尽管我国传统修裱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随着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历史图牒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37—2008)(以下简称《规范》)作为一项全国性标准,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作为档案行业修裱标准之一,该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将使历史图牒档案修裱工作有所遵循,并将档案修复与修裱标准化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档案修裱是一种对以纸张材料为载体的档案进行加固的技术,是一项既具体又烦琐的工作.它看似简单,做好却并非易事。现就破损档案修裱工作,谈一谈应把握的关键和必须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修裱技术中,对于书画、档案砖的揭裱,传统方法是采用水泡或蒸煮,工艺复杂且容易损坏档案.近年来,我馆与我校生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制的"生物酶揭粘制剂"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为揭裱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修裱是选择适宜的纸张、纺织品和黏合剂对破损的纸质(绵帛)档案载体进行的修补、托裱,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一种修复技术.其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我国传统的修裱技术源远流长、优点众多,对保存档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档案修裱机的产生 1991年底,《机械化修裱档案试验》作为国家档案局"八五"重点课题下达给安徽省档案局(馆)承担试验研究.该课题组根据《中国档案修裱技术研究》领导小组1992年2月15日《会议纪要》中的指导思想确立了该项研究的总体思路:(1)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档案修裱技术优点;(2)充分发挥机器修裱档案速度快等特点;(3)严格遵守档案文献在修裱过程中的特殊要求(温度、可逆性、字迹扩散等);(4)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重点解决机械修裱档案质量方面的技术难题,逐步实现机器代替手工而又保留和发扬手工特长的各个修裱工艺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