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经济可以说是报人现时“曲不离口”的话题。报界有识之士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共图报业经济的大发展。《报业经济的战略思考》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近年报业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走势,将报业改革与国企改革做了比较分析,可使读者拓宽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媒体竞争的中心是争取受众,得受众者,得市场,赢得受众,便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闻媒体怎样才能真正赢得受众?读读“本期专题”刊登的介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实践经验的文章,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车树林 《新闻世界》2014,(12):95-97
我国报业早早踏上了数字化之路,推出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报业网站的发展速度却不尽如人意,远远落后于商业网站。报业网站为何整体发展速度缓慢,其原因值得深究。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如何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结合自身的优势,寻求更好的发展,是报业网站这一传统媒体反败为胜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报业网站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策略:报业网站内容生产,用大数据服务读者,数据多重价值创造,提升网站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报业经济这一概念是1992年由中国报协提出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2年挂牌。经过8年的各自发展,报业与资本市场开始了互相渗透,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报业涉足资本市场能否使报业扩张驶入快车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截至1999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995种,分属约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其中日报约有900家,每日下午出版发行的晚报约120家。由于现代报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都市化的产物,我国报纸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城区。有调查表明,我国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市场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读者在充分享受快捷、准确的新闻大餐的同时,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挑剔。 报业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来自报业的激烈竞争和持续不断的改革。竞争和改革使报业进一步增强了实力,充满了活力,提高了竞争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报业更是处于一个迫切需要推进的关键时刻,为适应入世后的国际、国内传媒业的整合与竞争,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央及时对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说明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报业发展迅速,报业竞争日益激烈,报社得以更快地发展,读者也获益。但是,剧烈的竞争也发生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竞争不规范。其主要表现: 一、制造假新闻。某些报社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大搞"独家报道",对一些新闻故意拔高,甚至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制造"轰动效应"。2001年十大假新闻,南方某报竟占据3席。二、故意大炒作。面对激烈竞争,有的报纸为提高知名度,借助所谓的新闻策划故意进行新闻炒作,把本来意义不大的事件放  相似文献   

6.
谭诚训 《新闻界》2006,(6):21-22,24
我国报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处于单一性结构中,一般来说一地一社.一社一报,大部分地区基本的报业结构。在市场经济和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和读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报业结构随之改变。到今天随着党报动作中经营要素的市场化启动,我国的报业市场大体形成了一种三端结构,即低端市场、新端市场和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7.
李夏 《青年记者》2007,(22):111-112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报业蓝皮书,下同)在总结近一年报业发展时提出一个新问题:在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报业的读者遭遇到了网络和无线通讯等新媒体形式的分流,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数字报业,已经成为我国报业集团的共识,为此,加大思想解放力度,把握机遇,提高创新能力,是发展数字报业重要因素. 一、数字化生存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种媒体形态对新闻资源、渠道资源、受众资源和广告资源的争夺日益加剧,使得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近年来报纸读者的老龄化和流失,广告刊登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广告市场的低迷都在加速.  相似文献   

9.
“数字报业”是中国报业不可回避的一次重大战略选择,是越来越多的“享受数字化生活”的读者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是他们给我们出的一个考题,我们必须要给出答案“,数字报业”必将会开创中国报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郑伟数字报业在新的传媒格局中肯定是风景看好的一片天地,但需要跟进者具有拓荒者的准备,探险家的勇气和科学家的态度。——冯玉明  相似文献   

10.
吴渊 《新闻界》2000,(5):57-57
由于报业的发展,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节约时间。这就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是吸引读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同一个事件同一个话题,甚至是同一篇文章,通过不同编辑之手刊登在不同的媒体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版面的独特设计体现了编辑的版面语言及报纸的风格   读者阅读报纸有一个过程及习惯。阅读…  相似文献   

11.
吴渊 《传媒》2000,(10):16-17
中国报业发展到今天,报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且节约时间。因此,对报社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  相似文献   

12.
赖大彬 《新闻世界》2009,(9):114-115
随着区域市场的饱和,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各大报社纷纷试水跨区域经营。本文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为省内扩张、经济圈扩张、全国性扩张、独立扩张和联合扩张五种模式。同时还分析了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下,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面临着政策、市场和人才上的风险,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发展,影响了报业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4年我国报纸共有1926种,广告总收入231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依然雄踞于第二大广告媒体的位置,广告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2005年报业广告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季度基本保持了上一年度的增长,二季度逐步放缓甚至有较大幅度下滑。三季度逐渐回升,四季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来说,2005年中国报业并没有出现有些从业人员和专家所说的“中国报业的寒冬”。反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读者和广告商、报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一些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业应该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去审视变化.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7,(3):6-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及其发展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二是我国仍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三是商业精神将逐步引入;四是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五是读者和广告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是传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七是报业市场化改革的趋势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新兴媒体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15.
罗晓 《新闻采编》2000,(1):14-16
1999年是南京报业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南京读者最引以为自豪和得意的一年。因为在这个年份里,南京爆发了一场中国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价格大战。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南京的一些报纸竟卖到了一角钱一份,少数报纸还免费供读者阅读。难怪一些业内人士惊呼:当年英国的“便士报”又出现了。但他们又不愿将这种报纸称为“便士报”,而是美其名曰“廉价报”。笔者历时一月有余,每日必购南京市售的所有报纸悉心研究,并在采访各方人士后。方对南京此次爆发报业大战的原因、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南京报业市场的当前现状 目前,在南京报摊零售市场,人们通常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报业外贸依存度、报业使用外资情况、报业对外投资实力等报业经济外向度的测算指标,分析了我国报业经济外向度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报业经济外向度整体水平偏低,进出口结构差异明显.近年来,我国报业经济外向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这不能改变中国报业经济封闭运行的基本格局.通过调整报业经济结构、适度提高报业经济外向度、实行数字化传播等方式将有助于提升报业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齐远  谢炎午 《今传媒》2004,(1):10-11
西安报业的大发展、大裂变、大改组带来的首先是人才的大流动,这一点,在2003年的西安报业市场成为最为耀眼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18.
李鸿仁 《传媒》2001,(12):29-31
报业集团化后,如何把拥有的资产做活,并由活而强而大,是报业经营管理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做活做强做大报业经济的核心,显然又在于,报业的经营应当随着报业的集团化而转化.  相似文献   

19.
郭全中 《今传媒》2009,(12):28-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几年来,由于新媒体的挑战,报业发展面临着较多困难。我国报业发展水平较低,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仍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而由于制约报业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报业掀起了一股"数字报业"的热潮。报业数字化在取得初步成效、又面临新媒体引发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提出"数字报业"的概念,研讨"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探索"数字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适时的、有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才能推进"数字报业"?谈一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