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却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教师对启发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的。一段时间内,我就认为“启发式”就是教师问学生答,把启发式教学简单地归结为“问答式”教学,而忽视了运用启发的关键——教师引导的步骤、角度,就好比相声中的“抖包袱”。这一点我是经过一次惨痛失败后明白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启发式,就是让学生有求知要求和想说的欲望。启发的要害就是“求”和“欲”。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思维,变“让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怎样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呢?近几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谈高职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作为一名医学生,如果掌握不了正常的生理知识,就无法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在近两年高职班生理学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改“填鸭式”为“启发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是通过教学中师生的双向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增强学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问题’启发 问题启发在病理教学中应用较多,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出教学内容的“启发点”。所设问题应该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4.
浅议启发式教学中的“讲”和“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启发式教学存在语义理解的问题,从而对它的认识有些片面。现就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1 启发式的实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启发一词最早来源。《现代教学论》中把启发式定  相似文献   

5.
启发式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独特的个性,教师启发活动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上狠下功夫,使“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即“爱学”;同时,教师的启发活动还在于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会学,即提高自学能力,把培养学生“爱学”、“学会”和“会学”作为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荣 《广西教育》2014,(41):76-76
正语文教学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启迪学生的思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语文课堂提倡启发式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一贯倡导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启而不发"却时常发生。"启发"是先启后发,如果"启而不发"则说明是教者"启"得不当。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问题难度、启发环境、启发方式等因素启发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在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应尝试运用适用的方法进行“启发”性教学法,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就实际教学中我所使用的几种方法,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获得知识、技能。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碰到“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启”字上。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巧妙,“启”得适当,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由此看来,教师掌握一些启发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这些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国外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诱发,例如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教学上运用的“产婆术”等.  相似文献   

10.
杨少良 《考试周刊》2011,(85):231-231
自古至今,教学方法就走着一条有始无终的漫长之旅,从孔子的“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现在美国的问题法、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教育教学正一步步地走向完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它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这就需要在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要有启发性.教虽无定法,但离不开启发。启发式是一条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思想之一,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这种教学思想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现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矛盾,而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有些教师即使接受.但由于运用不当反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是否可行成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06,(7A):16-16
西方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发问、学生答,其教学过程是始于教师的设问,而终于教师的结论,具有“以教论学”的特征。东方启发式教学则是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答题解难,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特征。回归东方是世界启发式教学在演进过程中实行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追求孔子启发式教学所固有的学生主体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创造观等思想蕴涵是当代西方启发式教学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在一片讨伐声中被驱逐出课堂.启发式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老师的提问如何更有价值?现根据教育家对“启发”这一问题的论述,联系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某些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启发与讨论     
乔勇 《湖北教育》2007,(11):50-51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表现出立体的、多元化的方式。启发与讨论是两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启发"的解释为"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讨论"的解释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分别是以启发与讨论为基础的内涵丰富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两种教学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启发式教学体系构建准则是:三为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两结合——课内  相似文献   

15.
(一)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启发式教学一般说来,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如果只有单方面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充分地启发和调动起来,使学生顺利而生动活泼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启发式教学也是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导…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从“正问启发”、“反向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推理启发”、“对比启发”和“扩散启发”七方面展开论述,启发式的运用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语教学中,大家都比较重视设疑、提问,有的甚至认为惟此才是“启发式”,而对于“解惑”的技能却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实际上,提出问题正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论是学生发现问题也好,教师设置疑卡也好,都仅仅是思维的起点。如果没有教师的进一步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也许会长久停滞在“起点”上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8.
纵观当前教坛上,各种教法如雨后春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归源还是启发式教学。而在启发式教学中,离开了“启”就无从论“发”,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点化、引导学生,使学生能主动并按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置疑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有些教育者可真有“创造性”,发端于教育鼻祖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竟被他们运用于“启发学生退学”。请看一位班主任的绝妙“启发”:“有些学生,成天在这儿吊儿郎当的,不学无术,都干什么去了?家长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容易吗?我看啊,你还不如回家帮爹妈挣钱去,反正在这也是  相似文献   

20.
浅谈启发式教学□郭变鱼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它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掌握知识。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下面,就启发式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