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系一位英国医生HanSSloane将其约8万件收藏以两万英镑的代价售给国会并据议会法案设立的。开馆之初,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书籍和手稿,因其是知识的源泉;当然,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也是重要的馆藏。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均是后来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的。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免费向公众开放,面对的是“好学与好奇之士”,通过藏品的展示以满足并激发观众对于世界和人类文化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2.
思语 《世界文化》2008,(12):48-49
上世纪初叶,英国著名作家、艺术家等许多知名人士聚集在大英博物馆附近的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地区,逐渐形成一个团体,被人称作布卢姆斯伯里团体。早年胡适先生曾译为:百花里,概其意直取自“花开(Bloom)”,而bury于词尾在英国通常指地区,所以翻作“里”,又隐喻这里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3.
在剑桥,与大家上课的教室相比,图书馆倒像是更为重要的课堂。一周内不见得每日都有课,有课也不过三四个小时,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书还书、复印打字,算下来却占了一天中的大半时间。学会利用图书馆是一门大学问。剑桥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纷繁复杂,每个系或研究所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31座学院也都建有或大或小的图书馆。不过最有名望的还属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据说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册到这里收藏。  相似文献   

4.
3月初,一个名为《英国与世界·1714?1830》的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这是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这两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首度合作。展览通过大  相似文献   

5.
蓬生 《世界文化》2007,(10):30-31
我在英国出任国防武官几年间,每年都要接待大量国内来访的军事代表团。无论专访团组,还是经停转机的团组,在伦敦期间,我们都尽可能安排一些参观活动。闻名世界的大英博物馆往往是必去之处。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是上帝要英国人在加尔各答再造一个伦敦。于是加尔各答有了和伦敦同名的圣保罗大教堂,有了和大英博物馆一样的维多利亚纪念馆,有了宛若海德公园那般的梅顿公园??让大使夫人那样的欧洲殖民者,在遥远的加尔各答不再思念故乡。只是为英国人自己建造的这个家园如今已人去楼空,空留下这些永恒的建筑。  相似文献   

7.
“五一”黄金假期,图书馆成为很多市民爱去的场所,特别是应届毕业生为准备论文查找资料,更要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然而,2003年的“五·一”节,“非典”肆虐。为遏制“非典”的蔓延与传播,早在4月下旬,国家图书馆就发出通知,暂时关闭个别通风条件不好、人群密集的阅览室,暂停图书外借,建议读者通过电话和网络接受服务。也许有人想:能不能把图书馆“搬回家”?网上读书再次浮出水面。网上读书,必须依托网上图书馆,即数字图书馆。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以其他载体形式已经存在的或正在生成的文字、图片、声音及其他信息,转换为数码…  相似文献   

8.
李欧 《世界文化》2007,(3):41-42
时间观念 初到泰国大学任教,感觉这里的时间观念极强。因为每天上班必须“签到”,下班必须“签去”。若提前走,还必须报告并说明原因,教师职工均无例外。即便是没有课,也要“坐班”,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外教”就更麻烦,必须先到“外事处”签到,然后再返回办公室,校园里来去一趟需二十多分钟。有两次,因为上午第一节有课,我没有即时去“外事处”签到,不久电话就来了,问明了情况后,仍然要求“补签”。后来才得知,这么做的原因,似乎与薪水有关,虽是“月薪制”,但却要精确到“日”的。午餐是在学院食堂,下午一点就上班。无课无事,在办公室里坐着。中国式的午睡习惯,常常潮水般地袭来,为防不雅,  相似文献   

9.
李丹 《世界文化》2011,(9):44-45
前些日子看新闻,得知奥克拉荷马州土耳沙大学(UniversityofTulsa)一名中国留学生无辜卷入当地警匪枪战,遭抢匪劫车不成后被枪杀。扼腕叹息之余,再次感觉到美国枪支问题的严重性。 从去年8月底到美,我自己便亲身经历了两次枪击事件。去年9月份的时候。德克萨斯大学图书馆就发生了校园枪击案。据说是德克萨斯大学自1966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枪击事件。枪击案发生在早上八点多,我八点半坐校车来学校,九点到学校后,校车已经全部停运。到了学校打开邮箱,便看到通知,说学校发生了枪击事件。  相似文献   

10.
正在英国,坐火车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跟在中国完全不同。对国人来说,火车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从哈尔滨到海口,从上海到拉萨,纵横交错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坐火车是真正意义上的远行。在前高铁时代,每次出行都要去火车站抢票,还要忍受狭小空间里的拥挤,车厢里混合着各种"复杂"的气味,随火车的颠簸弥漫开来。当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后,坐火车出行变得舒服起来,买票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上车后往座位上一靠,小憩的工夫,就从北京到天津了。但由于速度太快了,点到点的目的性愈发突显,反而失却了几分享受沿途风  相似文献   

11.
离我的居所不远,有一家专门出售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书店,名“万圣书园”,从上午九时一直开到晚上九时。书店一楼一底,清洁雅致,称为“书园”十分恰当。我是这家书店的常客,用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从我的住所走到这家书店。我尤其喜欢它的氛围:充满文化气息,书籍门类齐全,够得上“学术”称号的,才上得了书架。进出的人全都是附近大学的师生。在这里,人们可以随时遇到著名的学者,他们也是来寻求知识和精神享受的。经常到这家书店,我越来越感到自己读书少、思考也少。来此总会获得一种激励的力量;知识的海洋几乎没有尽头,人穷其一生,也只能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2.
这是笔者第二次去海伊,想起3年前的海伊之行,真真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去了合适的地方,做了合适的事。那次淘回的关于中国的西方出版物,有好些是18~19世纪出版精品,涉及中国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建筑、石窟、村庄、都城等。在这些书籍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籍和印刷品目录》,此书于1877年由英国哈福德史蒂夫·奥斯汀父子出版社出版,大英博物馆印刷古籍部主管乔治·布伦和英国汉学家、伦敦皇家学院汉学教授罗伯特·道格拉思作序。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新馆建成于1996年9月,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1500of,藏书容量为120万册,阅览座位乃0个,各类阅览室互1个,并没有多功能厅。放映厅、计算机房、缩微室等。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新馆亲笔题写了馆名。青海省图书馆内设采编部、典藏部、借阅部、期刊部、地方文献部、参考部等11个部室,现有工作人员96名,其中具有专业学历的占59%。青海省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160万册,其中外文书刊近ZO万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等方面文献成为馆藏重点。此外,青海地方文献、藏族史诗(格萨尔)、古今名人字画、碑帖等珍贵…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95-296
上海电机学院I临港校区新图书馆于9月1日投入使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新图书馆是一座综合性、开放性的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是一座集读者服务、参考咨询、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面积23700平方米,阅览座位2600余个,可以藏书1200000册以上,通过“一卡通”实现门禁出入。  相似文献   

15.
郝岚 《世界文化》2005,(12):15-17
最近看到陈丹青的《退步集》,提到国内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差距,说得我心有戚戚然。从英国回来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对于那里的美术馆和曾经经历过的个人艺术体验,仍然念兹在兹。在英国,凡是艺术品的展所均称为美术馆gallery,有时也会有雕像、摄影、装置等等;而由私人收藏性质的美术馆也会称为collection;当然,藏品丰富、归类困难如大英博物馆,那种museum里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英国廉航巨头易捷航空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的航空旅客最喜欢的机舱座位为7F,最不待见的座位则为19C。上述结论是该公司对欧洲地区约1万名乘客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公司的销售业绩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调查表明,乘客所喜欢的座位位置固然受国籍、年龄以及同行者的选择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大致的倾向可以把握。据称,59%的乘客希望靠窗的座位。  相似文献   

17.
正相信在英国文学史上,《哈利·波特》系列无疑将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尽管它更多的是以童书或魔幻文学的身份亮相,但它的全球影响力足以与莎士比亚相媲美。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的前七部小说被译为6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卖到了3亿多册。其中第七部的首发式被安排在了大英博物馆,甚至为了防止押运人员偷看,还特意给他们戴上了特殊的眼罩,如此高规格的礼  相似文献   

18.
陈文平 《寻根》2001,(2):64-77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东方馆内所藏中国历代珍贵物,从殷商钟鼎、周秦器皿、汉唐物、宋明瓷器到清室宫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举世闻名的《女史箴图》就藏于该馆。《女史箴图》为隋唐时期摹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为清宫旧藏。  相似文献   

19.
人的头发一般平均为10万根,多的人为14万根。头发生长的速度为1个月1厘米,简单地算,1年长12厘米。夜间不如白天长得快,尤其是上午10点到12点长得最快。从季节来看,春天到夏天这段时间长得最快;从年龄来看,16岁到24岁长得最快。  相似文献   

20.
挪威打工     
只身到北欧挪威王国首都奥斯陆大学传媒专业进修,学习生活很轻松,讲座时间基本上都安排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加上好多东西都贼贵,差不多是国内十倍、二十倍的价,连一个包子都要20克郎(合人民币一比一上下的样子),这样便有了勤工俭学的念头,因为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