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宝宝不会"故意"晚学走路,而父母亲也不能改变或加速宝宝学走路的速度。因此,爸爸妈妈对还不会走的宝宝不必过于心急,顺其自然再加上适当引导便足够了,剩下的就让宝宝自己来完成吧!  相似文献   

2.
过"山洞" 适合年龄: 准备:装有米或豆子的易拉罐。 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踢、钻的能力。 游戏玩法:宝宝边走边向前踢易拉罐。爸爸双脚踩地,双手撑地,身体弯曲成山洞状。宝宝先把易拉罐踢过"山洞",再从"山洞"中钻过。 注意事项:妈妈站在"山洞"的这一侧为宝宝加油。妈妈和爸爸也可以同时当"山洞"让宝宝钻。  相似文献   

3.
"喂养不当不仅会使宝宝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平衡,导致消化功能和机体抗病能力降低、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也可能成为宝宝食欲不佳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作为爸爸,宝宝的成长中总有一些或某个时刻让你难忘,可能是大到关系孩子和家庭命运的"大事件",也可能只是小到关于宝宝的吃喝拉撒的生活点滴,只要是宝宝带给你的"难忘的时刻",是有宝宝而来的欢喜伤悲……  相似文献   

5.
如果宝宝呼吸停止或意识丧失,不能被唤醒,需要立即向他人求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然后轻轻地摇晃宝宝以刺激他醒来。如果宝宝仍没有反应,要镇定地采取急救复苏法对其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的口中有异物,可用手托着宝宝的头,使他的头略低于胸部。在宝宝的后背连拍5下以拍出异物。检查宝宝的呼吸如果呼吸消失:纠正宝宝头的位置,使其下巴抬起,头轻轻后仰,有利于吸进新鲜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本栏目是以"主题"形式刊登宝宝照片,欢迎大家根据我们的主题踊跃来稿。(请在信封或邮件中标明)《宝宝足迹》栏目,照片恕不  相似文献   

7.
宝宝足迹     
全面征集双胞胎宝宝的照片,快把宝宝的照片寄给我们。这样你的宝宝就可以在我们的杂志上留下可爱的表情了!(请在信封或邮件中标明《宝宝足迹》栏目,照片恕不退稿)照片请寄: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60号国际花园东13F《母婴世界"杂志社收(3 10007)或发E—mail至:mysj@hdmediainc.com103宝宝足迹  相似文献   

8.
如果孩子出现误服药物、毒物或食物中毒等现象,家长在拨打"120"叫急救车的同时,还应果断为孩子进行催吐,避免有害物质被身体吸收过多,造成更大伤害。催吐的具体方法如下:⊙先让宝宝喝下一大杯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食指、筷子或小勺等伸进宝宝口腔,按压舌根,反复刺激宝宝咽喉部,引吐,使其尽量吐出胃内全部容物。  相似文献   

9.
快乐传递     
从确定宝宝存在的那天起,不安和甜蜜时刻相伴,未来的宝宝是个什么样子?准爸爸准妈妈应该为宝宝做哪些方面的胎教?"过来"的爸爸妈妈,把你们最得意的胎教方案告诉我们吧,你们的经验之谈也许会给"预备役"父母以启发。期待您的来信或E-mail(请注明"最得意的胎教方案"栏目收)。  相似文献   

10.
"让宝宝好好吃饭"这件事,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如宝宝不吃、宝宝边吃边玩儿等。下面是有经验的妈妈就这个问题谈的好方法和建议,对妈妈们遇到的难题或许会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端正态度篇:正确对待宝宝的"进餐行为"铮铮的妈妈:不强迫宝宝多吃作为父母,我们常常容易根据饭份的大小或分摊的食物来看待宝宝应该吃多少,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胃口好坏。宝宝如果不饿,就会拒绝我们强加给他的食物。家长要对宝宝的进食有正确期望———对于宝宝的吃饭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度关注,不要强迫宝宝多吃,应该创造安静、愉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婴幼儿来说,当他们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闷闷不乐,或者特别缠人、爱哭、固执,希望父母或照顾者能留在身边。因为,与父母或亲密照顾者的分离给宝宝带来的不仅仅是内心的伤痛,还有恐惧和焦虑,甚至是难以承受的"灾难",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宝宝日后的人际互动与生活适应性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父母应掌握正确的方法,陪伴宝宝勇敢对分离焦虑说"再见"。  相似文献   

13.
小手真灵巧准备:画有简单图案的纸、针(或其他物品,下同)。游戏方法:家长先用针在纸上沿着图案的轮廓扎出针眼,然后让宝宝顺着针眼撕出图案。比如,家长对宝宝说:"宝宝,这里有个大萝卜,小兔子爱吃萝卜,我们帮它把萝卜撕出来吧。"宝宝撕完后,家长要表扬他。  相似文献   

14.
嘉木    畅畅 《父母必读》2014,(4):120-123
正在宝宝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多和他玩一些说话游戏,既可以加速他学话的步伐,又可以促进我们对咿咿呀呀这种"外星语"的解读。0~1岁咿呀学语,模仿互动真有趣!模仿发音抱起宝宝,在他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并用亲切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谈话",让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他发音。慢慢地,宝宝就会发出应答似的声音来和你"交谈"。这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果宝宝不幸被利器(刀、剪等)刺入胸部或腹部,家长不能擅自拔出利器,应设法控制住宝宝的双手,不可让其双手碰触利器。同时,应尽快拨打"120"电话求救。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害怕看医生     
正每次去打预防针,只要一看到医生,宝宝就会又哭又闹,拼命打挺,有时还要全家人把他按住才能接种疫苗。宝宝这么小就知道怕医生了,妈妈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宝宝害怕看医生害怕陌生人30~1岁的宝宝会开始认生,出现"陌生人焦虑"。陌生人或陌生环境都会引起宝宝的焦虑情绪。他们往往见到陌生人就会退缩、哭闹,好像失去安全感。尤其是在医院这样陌生的环境中,宝宝会害怕陌生的医生,害怕给他带来伤害。不愉快的联想虽然0~1岁的宝宝还没有长时  相似文献   

17.
正用心倾听是良好交流的基础。有些妈妈可能认为,宝宝听力正常怎么会不会倾听?实际上,听人说话时心不在焉或不能耐心听完的孩子不在少数。会"倾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小用心培养。彤彤妈"我家宝宝可能是太活泼了,交代他一件事,还没听一半呢,就跑开了,然后转悠半天,又跑回来问:"妈妈,你让我做什么来着?"宝宝听话只听到一半,这让我有些担心,怎样才能培养宝宝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8.
倒刺,实际上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并不是大问题。但宝宝会出于好奇或觉得难受碍事,用嘴去咬,这样反而会造成倒刺根部皮肤真层暴露,引起继发细菌感染。一个成长方案清除倒刺宝宝原本白白嫩嫩的手指上,最近多了一个"不速之客"——从指甲边上翘起一根长长细细的"线",这可让宝宝很不舒服,咬、抓,可是这个"客人"就是赶不走,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夹枣准备:碟子、枣、适合宝宝用的筷子。游戏方法:家长先把枣放到桌子上,让宝宝用筷子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夹到碟子里。宝宝都夹好后,家长说":宝宝真棒啊!"击倒塑料瓶准备:几个体积适中的空塑料瓶、小球(或其他物品,下同)。游戏方法:家长将塑料瓶放在距离宝宝约1米远的地方,让宝宝扔小球击倒塑料瓶。小贴士:当宝宝熟悉玩法后,家长可适当增加宝宝与塑料瓶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上火新生儿嘴唇发干、眼屎多、脑门儿或鼻子出现小红点儿等,都是上火的表现。新生儿上火,主要原因如下:1母乳喂养的宝宝,大多是由于妈妈自身上火,宝宝吃了妈妈的"火"奶后,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