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恩强 《内江科技》2006,27(2):13-13
安全工作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的好与差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状况。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如何抓好井下作业公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与生产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安全是生产的前提,要想搞好生产,实现矿井的高产高效,必须抓好安全。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深入,井下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呈现不稳定及不规则的形态,对井巷掘进、煤层开采造成严重影响,并威胁着井下安全生产,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最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早已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煤矿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重点必须是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只有纪检监察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成为事实,而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做到行之有效,主要就在于相关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高低了。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煤矿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不利现状,并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应采取何种措施给出来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从煤矿来讲就要从构建安全的环境入手,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持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由于行业的特点,每个行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不禁一样,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一、员工的安全态度。安全态度是员工对安全的看法。从对某些安全问题的肯定和否定程度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安全态度,如:参加安全会议和培训只是浪费我的时间;工友是因为运气不好才受了伤等等。安全态度在安全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可以从发生事故和没有发生事故的差别中找到答案。只有企业中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安全和…  相似文献   

5.
通风系统在众多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在煤矿开采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觑。它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它能够保证源源不断地往井下各个作业点输送空气,供给作业人员呼吸,并且稀释井下的各类有害、有毒气体以矿尘。通风系统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井下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否。因此,各个煤矿生产单位都必须意识到通风系统的重要性,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就针对通风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煤矿企业的机械化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井下机电设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日渐成为煤矿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煤矿企业逐渐认识到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煤矿安全生产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井下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转,严重者可能会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井下机电设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重视井下机电设备的科学维护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在此将主要介绍井下电气设备和井下机电设备运输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并根据井下机电设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提出了井下机电设备的科学维护和管理方法,进一步为井下煤矿的安全生产充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更是重重之重。本文就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从思想认识、预防为主、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阐述,对煤矿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牵扯并影响到煤矿开采和煤炭生产的多个环节,同时也对井下能否实现安全作业等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它是整个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是煤矿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抓好矿井安全生产,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搞好煤矿基层党组织建设。煤矿企业具有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多、作业地点分散、设备设施多且分布广泛等特点,这些致使矿井生产组织、管理工作沉重且艰难异常。同时,加之自然灾害频发、难以估测,生产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多、不易把握等。这些潜在的消极状态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矿井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如何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员工素质差的问题,企业必须在企业安全文化、员工安全教育、人的行为管理上下真功夫、实功夫,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苏润锁 《科技风》2013,(13):25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和自身安全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据调查可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就是煤矿业,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已经收到了全社会的告诉重视。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武装企业员工的思想。本文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安全生产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生产最艰苦、最前沿的岗位,由于人为、环境、设备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井下作业具有高度危险性。如果未清除机械、人为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抱着侥幸心理强行作业,不仅易给国家和企业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极易造成工作人员和其它非工作人员的人身伤亡。消除井下不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4)
矿井事故频发对煤炭行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矿井的安全成为人们热门的话题,国家政策层关注,执行层谨慎,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做,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矿井通风是安全的根源,通风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以保障煤矿开采中工人作业时的顺畅呼吸,在很大程度上也将瓦斯和粉尘降到了最低,将事故发生率压缩了,也是抢险救灾的基本手段,它与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为煤矿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地质勘探属于非煤矿产业,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在我国,现已列入高危行业中。地质勘探由于其作业流动性大,工作环境恶劣,影响作业安全的相关因素繁多,致使勘探员工作存在安全风险。本文简析了地质勘探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关改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华伟 《科技风》2012,(20):234
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煤炭年产量的不断上升,煤矿井下采掘作业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井巷工程作为煤炭开采的必要条件之一,其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安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确保煤矿井巷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策略加强井巷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基于此点,本文就煤矿井巷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6.
王志强 《金秋科苑》2011,(24):157-157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善于把握员工心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领导和员工近距离接触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员工的空间距离,另一方面,由于分工不同,领导与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心理距离、感情距离,员工在领导前也不愿轻易表露心态,致使基层单位领导对煤矿员工的心态不易把握。那么如何把握员工的心态呢?  相似文献   

17.
对煤矿井下生产通讯系统进行改造和加强系统维护对促进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中针对当前煤矿井下生产通讯系统的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生产通讯系统改造方法,然后,以提升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为目的,提出了对煤矿井下生产通讯系统进行维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银柱  梁志军  王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171-171,126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源源不断地将地面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文章通过对新峪煤矿6117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进行计算,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通风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一直被放在生产管理第一位。这是因为煤矿地下的特殊工作环境会给煤矿开采带来很大安全隐患,若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也就不可能完成煤矿开采任务,甚至还会给煤矿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本文中主要研究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详细分析了影响通风安全的风险因素,并就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7)
本文展开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及安全性能评价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现状,以及对防爆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的具体评价方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各行业均取得快速发展。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煤矿开采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保障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得到普遍重视。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查维护措施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安全性能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