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报道     
(新华社照片,莫斯科)7月13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新华社副总编辑俱孟军(左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为新华社亚欧总分社揭牌。当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这是新华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七个总分社,负责在欧亚大陆的11个国家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和用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皓 《中国记者》2022,(12):119-121
<正>今年3月初,我从新华社总社来到新疆分社挂职副总编辑,有幸作为分社一员,参与文化报道,感受到新疆分社记者“心怀家国、人民至上”的情怀、“国之大者、使命必达”的境界和“并肩作战、乐观向上”的团队精神,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新疆文化报道也有了一些新体会、新感悟和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09,(1):51-51
新华网报道,由安徽中科邦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为新华社量身设计、制造的国内首辆“无线数字多媒体移动转播车”的交接仪式,于2008年12月15日在新华社安徽分社举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氛围浓厚、成效显著。一次次新闻实战和同台竞技,让记者编辑的融合报道意识不断增强,创意采编能力持续提升。新华社不仅在各重要节点推出重磅融媒产品,各编辑部门和分社也在日常报道中精心打造了一批重点融合栏目。2023年1月,新华社总编室全媒策划室成立,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探索符合新华社融合发展实际、契合部门分社业务需要的全媒策划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供本刊专稿从1987年开始,新华通讯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福建7个分社通力协作,进行华东地区联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共发各类联合报道稿件330余篇,其中有25篇内部稿件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先后作了批示,推动了实际工作。一批跨度大、主题深、写作精的公开报道被人民日报等报纸、电台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肆虐的洪水已经被降服了,今年夏天抗击特大洪水的斗争,是人民军队自渡江战役以来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后,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也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以后最大和最集中的一次军事报道实践。 闻讯而动 在这次光辉实践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闻汛而动,派出30名记者奔赴南北灾区,奋战长达两个多月。这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在大局下进行军事报道的一次最生动、最成功的实践,为今后搞好和平建设条件下国家通讯社的军事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这个冬天,很多人没有想到,地处祖国东北角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会成为开年首个“顶流”城市。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负责哈尔滨报道的记者,第一感觉就是兴奋和激动,一边感慨“滨子出息了”,一边着手策划采写相关报道。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如何留下令自己满意、让读者认可的报道,是我和同事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新华社总社各编辑部和黑龙江分社领导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端木来娣 女,41岁,新华社高级记者,江苏人,197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她先后在新华社安徽分社、香港分社、国内部港台编辑室工作,现任港台编辑室主任。她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党代会的报道,尤其在港台报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作者一周台湾之行,先后发了21篇通稿,12篇参考消息专题,2篇内参,并在20天内完成了14万字的访台手记。她写的述评《克里斯·帕滕的图谋与出路》、消息《汪辜会谈拉开帷幕 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特写《陈香梅到廖公家》等,均被评为新华社一等好稿,在海内外影响很大。 端木来娣1976年至新华社工作以来的18年,从事过农村、文教相政治领域的报道,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党代会的报道,对台港澳报道尤为熟悉,并取得显著成绩。 采、写、编的多面手 端木来娣业务熟练,采写编辑综合能力强,能够驾驭消息、通讯、述评、特写等多种新闻形式,采写了一些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稿件。她长期担任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台港澳报道,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及时、准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近几年,她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信息     
新华社江苏分社连云港采访站成立新华社江苏分社在江苏省辖市设立的第一个采访机构——连云港采访站于1月21日成立。这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与地方共同搞好新闻报道所采取的一个措施。采访站的主要任务是采写报道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新情况,为新华社提供信息、组织稿件,协助江苏分社做好连云港地区的新闻采访和其他业务工作。连云港采访站实行市委、新华  相似文献   

10.
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分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华社现有技术架构,建设国内采编系统,提高分社对新闻信息的编辑、编译、调阅、审改以及签发的效率,增强分社对图片、图表以及音视频稿件的处理能力,使分社更大程度的共享总社待编稿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是国内分社采编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从群众的角度采写报道曹绍平曹绍平,53岁,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现任新华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分管国内、军事、体育报道。他曾先后在新华社青海分社、半月谈杂志社、新华社国内部等部门工作。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他注重政策理论学习,注重调查研究,长...  相似文献   

12.
⊙传统形式报道,主要包括对内对外的文字图片通稿、内部报道等,目前,新华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大中城市、解放军各大军区、各大兵种、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都设有分支机构,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总分社、分社和编辑部,每天用8种文字向全世界播发总数达500万字的新闻信息和1000多张新闻照片。⊙新形式报道,主要包括网络、信息、音视频、手机短信等,新华社是继路透社之后第二个实时发布财经信息的世界性通讯社,也是世界上媒体形式最多的世界性通讯社。并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手机新闻短信“内容提供商”。新华网在全球1300多万个互联网站…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新华通讯社,其在海外布局的各个分社为其履行报道世界的职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中央提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来,新华社驻外分社不断扩点,分社数量一度达到180多家的规模。在这种情势下,各大总分社切实承担起了一线指挥部的职责。总分社职能加强的同时,对前方技术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驻外分社日常编辑、发稿、办公、报道、指挥等工作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业务依托的各个技术系统就必须安全可靠运转。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江苏分社在江苏省辖市设立的第一个采访机构——连云港采访站于1月21日成立。这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与地方共同搞好新闻报道所采取的一个措施。采访站的主要任务是采写报道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新情况,为新华社提供信息、组织稿件,协助江苏分社做好连云港地区的新闻采访和其他业务工作。连云港采访站实行市委、新华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对外报道正式拉开帷幕,始于去年10月昌都解放的庆典。分社所有记均参与了报道,5月11日,新华社总编室派人随中央外宣办组织的采访团抵藏,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报道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們在10月份訪問了新华社安徽分社,在那里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分社上上下下,对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种風气,这种風气給报道工作和記者的培养鍛煉带来了許多良好的收获。我們在分社期間,于明同志和一部分記者在下边采訪,所以只同在家的冒茀君同志和部分記者談了話。他們都談到对深入的体会。記者秦聿震說了这样一句話:“我們現在可真是尝到了深入的甜头了!”这句話可以代表分社絕大多数記者的心情。下面我們从几个方面来介紹一下安徽分社深入的經驗,并且談談我們这次在安徽分社訪問和学習的感想。一安徽分社記者們所提供的許多事实,都說明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确具有許多好处。这些事实和反对深入、怀疑深入的各种論調針鋒相对,很有說服力。归納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四月下旬,天津日报、新华社天津分社、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青年报、天津工人报、新晚报根据中共天津市委的指示,組成联合报道組,报道技术革命运动和市区人民公社运动。联合报道組根据报道內容分为技术革命和人民公社两个組,由天津日报和新华分社負責同志具体領导。联合报道组共工作十天,写成綜合消息五篇,通訊三篇,这些稿件除在天津日报发表外,天津市其他各报和人民电台也发表了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刘文平 《军事记者》2011,(10):20-21
进入新时期以后,深度报道进入军事报道领域并异军突起,成为军事记者手中不可多得的"重型武器"。以解放军报社、新华社军分社和各军区军兵种报纸为主的军事新闻媒体,聚焦以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和装备建设等领域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是新华社通信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同新闻信息报道、营销工作一样,按照新华社党组总体部署和田聪明社长要求,在总社各部门、各单位和国内外各分社的有力  相似文献   

20.
谈谈新时期的民族报道新华社贵州分社龙文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报道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无论是报道内容与表现形式与五六十年代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把握时代精神与少数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抓好经济宣传这个主旋律,则是当前民族报道中一个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