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南方女性的福柯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瑶琼 《海外英语》2015,(6):153-154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体和话语的双重控制,而多克托罗通过女性形象的重塑,实现了对此权力控制的消解和颠覆,展示了叙述世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生活实际地位变化为视角,着力分析受传统父权制影响下的女性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制度性变革的冲击下,她们在村民自治中参政意识由蒙昧到觉醒,参政行为由被动到主动,并且部分女性由此走上了政治舞台的这一积极转变,以及实际社会中的权力结构、传统思想、父权制价值体系仍然制约着妇女实际政治参与这一现象。旨在改变观念,进一步拓展村民自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福柯身体理论的视角,对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潜鸟》进行探讨,认为白人中心主义、父权制是女主人翁身体被规训的主要力量,进而试图展现女性在权力规训下失去主体性、被动的身体图景,揭示白人中心主义、父权制对梅蒂族人身体和人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认为,女权主义批评家凯特·米利特从政治的角度分析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是父权制的社会,男性控制女性。这一理论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嘉莉妹妹》中的父权制压迫与父权制的解构。  相似文献   

7.
莱辛的《到十九号房间》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作者交替使用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并利用叙述者的可靠和人物的不可靠之间的张力,从而更好地塑造了苏珊的主体意识,有力地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所标榜的理性对女性思想和言行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生态女权主义观及父权制,通过文学角度对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进行篇章人物分析,尝试正确解读小说中所反应的生态女权主义观点,探究女性对父权制的批判意识,从而挖掘出生态女权主义观潜在的价值。本文旨在探索和谐之爱,追求平等之源,指出被忽视的女性价值,从而解构父权制,追求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早期的国际主义题材还是中后期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詹姆斯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对“道德”的探索。围绕着对“道德”的讨论,读者看到了一个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男人与女人。人物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存在于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反映出詹姆斯的权力关系哲学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深刻同情。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对女主人公黛西的塑造,揭露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女性表面的美丽掩饰不了她们扭曲的内心,但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此人物,她又是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不幸者.  相似文献   

11.
参考金圣叹等人的评点和西方事学理论,可以对《水浒传》的叙事角度进行如下的分析:在叙述声音方面,《水浒传》充分发挥了全知视角模式的特点,利用全知全能的叙述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从多方面进行了评论,具有预告故事内容,提供背景知识和必要信息、深化主题、注明事情原委、解释人物动机等作用。在具体运用全知视角时,《水浒传》主要透视了主要人物和正面人物的内心,为了弥补全知视角损害真实性和戏剧性的弊病,叙述有意识地采用了临时变换为人物有限视角的方法。此外,还采用了故意“隐瞒”人物身份和必要事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文字学角度对明嘉靖本《荔镜记》校文用字进行辨析,选取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等,提出8项可商字例,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在国际国内文坛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一生发表了几十篇小说和专著,从不同角度刻画出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在各种环境下的生活。其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思想及命运的安排等所体现出来的佛教哲学观无疑印证了作者林语堂本人的哲学观中的佛教的成分,折射出其东方宗教哲学体系中的佛教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期编写的《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的用词用字进行了考察,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统计、控制外向型词典用词用字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对用词用字数量和范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讨论汉字的性质。先评论了以往的各种说法,后提出了作赞同的看法:古字阶段的汉字是语素 形意音 图符字,隶楷阶段的字是语素 意音区别 字符字。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这种关于汉字性质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但是,由于他们观察汉字性质的角度不够正确,因而,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有的是不够完善的。因此,本文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出发,提出汉字是“表意—谐音—记号文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字性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对裘锡圭先生提出的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提出几点质疑,认为赵元任先生等提出的音素文字说和周有光先生提出的意音文字说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了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婚姻生活,再透过主人公赫索格男性这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分析《赫索格》作品里的女性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贝娄从本人的婚姻生活中汲取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创造了真实可靠、生动形象的三类女性人物,也体现了作家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19.
"以海解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是以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的可对话性为前提,但是不能将两者同质化,因为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是一种个体的、形式的和领会的历史性,马克思的历史性是一种群体的、实质的和实践的历史性,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字体与字形是汉字学当中两个比较容易混同的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将直接影响对于汉字学其他现象的看法。我们认为从纯文字学的角度言之,字体指汉字发展过程中因载体、地域、书写等因素形成的群体汉字的大类型、总风格。而字形则是某一群体汉字内部个体字的特征而言,它包含本体属性和关系属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