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归功于日本现代教育改革,日本教育改革主要经历明治维新、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的改革,使日本成为一个教育和经济大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了战后的空前繁荣,经过战前的孕育准备工作,50-70年代日本的私立大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50-70年代日本私立大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膨胀、研究生院的建立、学术研究的繁荣、附属教育机构的健全以及“日本私立大学联盟”为首的私学团体的建立,这些构成了私立大学在日本经济繁荣时期不可抑制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正>胡国勇在《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中撰文,首先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现代职业体系的发展状况,继而分析了日本现代职业体系的转型背景,最后详细说明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即构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情况。首先作者阐明了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段,指出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趋于成熟,90年代以后出现体  相似文献   

4.
任丽芳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2):41-43,53
日本在东亚的角色变化直接影响到东亚秩序的和平与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成为战败国,在外交上它转而奉行日美基轴政策。日美关系经历了日本从属了美国、半占领状态到相对平等的伙伴关系一系列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又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强化日美同盟关系,日本角色的嬗变历程,必将对东亚地区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日本奇迹”的产生及人们对“日本奇迹”之谜的探讨,日本教育作为“日本奇迹”的谜底之一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自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的日本教育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它们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近,在我国的日本教育研究的百花园中,又增加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就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发行的《日本教育发展战略》一书。该书系我国“七五”国家教育规划的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60年代以来长期致力于日本教育研究并先后推出《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战后日本教育——日本的经济现代化与教育》、《日本教育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经济所以能够迅猛崛起和飞跃发展,其首要原因应归功于基础教育的发达。60年代,日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70年代,日本的高中教育也开始普及;进入80年代,倡导教育改革的呼声再次涌起;90年代初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国际上曾出现过对日本将成为领导国家的忧虑。当时日本的经济扩张和技术实力正处于巅峰期,国力全面赶超美国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泡沫经济的幻灭,证明没有一流科技创造力的日本的经济仍然患着软骨症。相反,美国以其不竭的开拓创新精神进行超前开发,不在诸如汽车、集成电路等“准”传统领域与日本人纠缠,比谁做得更精、更轻巧,而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独辟蹊径,终于迎来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持久的繁荣,又一次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头。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到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乃至90年代的…  相似文献   

8.
陶晶孙去世后他的日语本随笔集<给日本的遗书>出版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佐藤春夫将其看作是一位连接新日本和新中国纽带的作家.随笔集第一辑的文章写于1950年代初的日本,大多为在日本的所见所思,表达作者在日本所见中对于日本深入痛彻的批评.第二辑汇编了陶晶孙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随笔,录写了那个时代他的生活与心态.随笔集呈现出见闻录式的平实叙事风格、叙述中夹议论的书写方式、讥刺中蕴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战败之际,美国操纵了貌似无条件投降的日本有条件投降,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从而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留下了精神支柱和制度载体.被占领初期,日本军国主义一度表面恭顺;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到70-8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至今,日本军国主义的表现形态更加完备,气焰更为嚣张.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二战后第三个改革时期。文章就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90年代前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最近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改革的重点项目,评价了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本60年代的科技教育在其经济腾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以科技教育的普及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带动经济发展。推动日本60年代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政治因素及产业界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需要,在日本扶植右翼势力。70-80年代,日本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天皇制意识、皇国史观、军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极右思潮抬头。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爆破,政党体制发生重大变动,保守势力一度受挫,但不久重又上台,社会风向明显右转。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极右思潮之外,还有经济、政治等因素。阻遏日本社会右倾,防止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责任。  相似文献   

13.
地域研究自20世纪60、70年代前后引入日本比较教育学界以来,经过发展,20世纪90年代成果不断涌现,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本文通过对多位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者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进而对日本地域研究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多样化、市场化为特征的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趋于成熟.日本的经济产业与教育发展决定了其总体规模与发展层次,日本的社会政治体制影响了其发展路径选择,而其教育、职业文化则影响了不同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论日本学校教育的国际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随着日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随着日本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日本的教育也日趋国际化”①,以至于在80年代形成了一股教育的国际化热潮,到了90年代,这种热潮仍处强劲之势。可以说.教育的国际化是“根据日本当前和今后的国际形势而提出的”②,是日本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日本人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日本教育的“国际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时代要求下的一场教育革新运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此…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力,技术立国战略是日本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情况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并在80年代初正式实施的发展战略。技术立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较为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月刊》2002,(11):F003-F003
研究性学习在日本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中小学中非常盛行。为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和把研究性学习法治化,日本部省首次把综合学习写进了从2002年起实施的新的小学、初中课程方案中。  相似文献   

18.
朱鹮曾经是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上世纪初朱鹮在中国、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和韩国均有分布,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锐减。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仅剩6只朱鹎。朝鲜、韩国和俄罗斯早已没有发现朱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战争结束时,四分之一以上的财富化为乌有,40%的城市建筑变成瓦砾,大批工人失业,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缺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但是日本经过十年的社会改革和经济恢复,到1955年主要经济指标都已超过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从一个后进的工业国发展为工业技术高度发达、经济实力十分雄厚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科学在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日本中小学开展得最好的科目。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日本公民科学素养达到较高水平,科学领域拥有大批高水平人才,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一、二战后日本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历程日本战败后不久,就恢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并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教学改革。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为了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努力加强科学技术教育。进入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更是明确提出“科技立国”战略,并在第三次教育改革过程中,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教育。1.五六十年代的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