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文作文,作到头疼."这既是许多初中生的苦恼,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困惑.作文果真如此难吗?近年来,我通过摸索,终于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3.
雨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正是它的点缀,给大地带来了万千气象. 历代文人骚客歌咏它,礼赞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雾之中,草色朦胧在有无之间,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多么闲雅、舒适的春日心情啊!雨不仅滋养着大地,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本期"同题作文擂台幕"以雨为主题,共刊出4篇作文.  相似文献   

4.
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作文,一个小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妈妈,肚子胖胖,她的皮肤白白的,她的腿白白的,她的耳朵白白的.我的妈妈很勤劳,会烧饭."这篇作文总共38个字.语文老师问他:"怎么就写两行?'"老师,没话说."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老舍先生也曾说:"一篇500字的小文,我要考虑三天,头一天写了,第二天要改,到第三天还要改."上述说法对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启迪,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学生写出来的,更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修改出来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许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包干,很少考虑发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这恰恰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条修改作文的新路子,就是批改作文应该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一条能够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面对作文只会"克隆",而不会真情倾吐,甚至不少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感到陌生,没兴趣;二是无话可说;三是有了写作素材无从下手,没有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 学生认为作文难,其实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是我们把作文教难了!主要表现在: 1.教学目标过高过严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超纲"、"拔高"现象."小学生练习作文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叶圣陶)"可在我们的课堂上,"优秀作文选"上的文章成为作文指导的标准,文学创作的技艺成为小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甲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本是不可抑止的快事,为何我们的学生却谈"文"色变,握笔千钧?原因非常简单:现行的作文教学禁锢着个体的灵性思维,限制着写作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作文成了学生仿效范文、拼装词组的枯燥游戏.学生不能自由表达,实在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要改了.  相似文献   

9.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同学们爱说的一句口头禅,道出了同学们写作文的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之"炊"的"米"就是作文的材料.同学们觉得"作文难",常常是因为写作时没有丰富的、新颖的材料.那么,作文中丰富、生动的材料从何处来呢?……  相似文献   

10.
"提起作文心就烦,作文课上露愁颜."这是一些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厌写作文的真实写照.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变"厌写作文"为"乐写作文"呢?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面向生活,立足生活.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提出的要求,讲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感到很头疼,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对话题作文的训练感触.  相似文献   

13.
荣维东:李老师,您前面的解答在思想认识层面解开了我一个疙瘩.不过关于语文的疑惑我还有好多.比如,作文的命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觉得"作文"的名字就有问题,似乎我们写的一定得是正儿八经、头尾完整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15.
孔子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浅研其意,人要趋于完美,就要有选择地从之改之.对待学生作文亦如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理智地教授和批改学生作文,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传统的全批全改的方法,只会有苦劳而没功劳,往往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6.
考场作文,必须有光彩.一位特级教师就说过这样的妙语:"作文里如果没有太阳,应该有轮月亮;如果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如果没有星星,总得有几只萤火虫."2020年中考佳作里的这些亮点,稍加运用,便能成为我们作文里的"月亮"与"星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小学生的作文从内容到题材都千篇一律,有模式化的倾向.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病呻吟、题材老套等弊病由来已久.究其原因,这主要是长期以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造成的.封闭式作文教学压制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可见,作文教学的最佳境界,就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写出最富有创意的作文.因此,要想在作文教改上探寻出一条新路,更快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树立"大作文教学观",进行开放式作文教学.如何进行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教学?我结合这几年的作文课改实验,谈谈有关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文修改是写作中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可见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时代的呐喊,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激发、培养.为此,我们必须放开手脚,给学生"松绑".郑板桥说:"不拘古法,不执己见."  相似文献   

20.
"新概念作文"对应试作文教育的颠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应试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唯一目标,作文教学已蜕变为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式的机械训练,不但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新概念作文"彻底颠覆了应试作文教育,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转折.四年来,"新概念作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