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性问题     
1试题特点应用性问题,是指有实际背景或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涌现了一批贴近实际、与时俱进、贵在创新的应用性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创设新情境,赋予新内涵,令人耳目一新.(2)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性问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解决应用性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情景,善于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出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建立数学模型,使问题迎刃而解。常见的应用性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3.
一、应用性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初中数学大纲中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曾有人提出,"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应用性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数学,然后又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此解决数学应用性的问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应用性问题在中考中的出现频率增多,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运用有效的方法将应用性问题转变成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知识对应用性问题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应用性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等概念。建模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遍及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各个方面。数学应用性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 ,这可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建立数学模型 ;二是求解数学模型。大致过程为 :(1 )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对象和特点 ,确定数学模型的类型 ;(2 )选择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基本关系并确定相互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3 )通过所对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 ,达到解决应用性问题的目的 ;(4)对所得到的结论 ,再通过实际检验。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入手 ,举例谈谈初中生应用题数学建模能…  相似文献   

6.
时下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与创新精神.近年的中考卷中,应用性问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应用意识,面对应用性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成为学习的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对应用性问题的一些粗浅体会. 1 应用性问题的特征 1.1 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应用性问题突破了传统的工程、行程等模式化内容,它的背…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数学的应用是数学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应用性问题,是近年中考的一大热点.本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出几题予以剖析,也许有助于提高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阶梯,它能有效地把数学知识和能力整合.研究数学模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的作用,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学习数学应用性问题,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数学应用性问题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建模、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文以近年来的中考、高考、竞赛题中以"台风"为问题背景的应用性问题为例,浅谈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由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也是考查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应用题一直是一个考查热点。而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或复习中。要注重应用性问题的教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因此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已成为中考的热点.这里结合中考试题,谈谈二次函数应用的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应用性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数学题型,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科学的三大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成为历年高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并且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对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表现在解答数学应用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因此考察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已经成为中考的热点,这里结合中考试题,谈谈二次函数应用的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在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数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应用性问题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这里结合案例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以激发中学生对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运用,因而,应用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初中数学中考中,而且还是经典题型和必考题,在解题过程中就能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到。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初中数学中考中应用性问题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及解决问题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用实例来对应用性问题的解题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樊福印 《电大理工》2006,(3):23-24,26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必将时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应用性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中的其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热点内容:1.题型特点:高考中出现的应用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课本或其他书籍中出现的、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应用题;二是与横向学科有联系的问题;三是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背景熟悉,题设新颖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同时,近年应用题在中考命题中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增强了对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问题的考查力度。因此,中学应用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刘承春 《广东教育》2006,(12):48-49
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很多问题要依赖数学知识去解决.我们把这些要依赖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统称为应用性数学问题.职业学校数学课开展应用性数学问题教学是传统数学教学的革新,既能迎合当今职校生文化功底差但又活泼好动的特点,又能突显数学课程的现实应用意义,是调动职校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一、考情分析数学应用性问题是指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社会生活中有实际背景的实际问题.这类题目的立意、实际背景、创设的情景、设问的角度和方式新颖灵活,对考生的能力和数学素质要求较高,处于考查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数学应用性问题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考题中,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应用性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解决数学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境,展示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