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乙 《图书馆杂志》2007,26(5):81-88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现在出版业很发达,每年出版的书都特别多,光足文学类的就有数千种,书多了,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经常建议大家,要读名著,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和时尚作品、一般作品有什么不同呢?据我理解,经典作品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要有地域的跨度。比如说,一部作品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一直到今天甚至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去读,在时间上能经得起考验。很多书是一时热闹,但大约过了两三年就消声匿迹了,这样的书不是经典作品。第二,要有地域的跨度,即可能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其它的国家也流行,也被大众阅读。这样的书,才能叫做经…  相似文献   

2.
正20岁成了40岁,中间流经了多少事,路过了多少人?可我总感觉,这跨度仅相当于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生物钟恍惚,不能如实地体察光阴,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一个人童心未泯,而心灵之外的器官早已背叛了年少。这是个让人伤感的落差。很少有事让人变成自己的历史学家,编个人文集算是一个。你要盘点一下精神身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路有多长,书有多厚,梦有多远……我的写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纸质阅读和钢笔写字的年代,精神也是手工的。写得慢,但不妨碍写得多,写得激情浩荡。从上世纪末被称为思想界"新青年",一晃十叶春秋,每个人  相似文献   

3.
高天,男,北京人,二十七八岁,大学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和自由摄影人,随后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一直在潜心建造一个环保网站,并为此辞去公职,从此没有固定收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应该是一个能在如今喧嚣都市里让自己安静的人。 可是高天并不这样看自己:“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我也一直是焦虑的。”  相似文献   

4.
问: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创业的? 傅盛: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意料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创业,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问:什么事让你有了创业的勇气? 傅盛: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这样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创业可以从非常小的点开始做.  相似文献   

5.
是非 《北京档案》2003,(7):11-12
一位意大利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忽视自己的历史,就像一个人失去记忆一样可怕."革命导师列宁也曾告诫人们:"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有扬眉吐气,也有饱受凌辱;有文明富强,也有贫穷交加.在中华民族告别苦难,走向新生,走向富裕以及铸就民族精神的进程中,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那些血洒疆场的英雄、那些夙夜在公的劳模,是做出过特殊贡献的.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今天的高楼大厦和秋收冬藏.  相似文献   

6.
当记者20年了,除了两次回报社值班的短暂时间外,我几乎没有离开过记者岗位,一直站在采访一线。如今,我已经两鬓染霜了,依然和20年前一样四处奔波采访,依然和20多岁的年轻记者一起出现在各种活动和事发现场,依然为赶写稿件而废寝忘食,依然为写出一篇有社会影响的“得意之作”而兴奋不已。从现在看来,这记者我可能要当一辈子了。一直到退休身份都不会变化:我始终是一名普通记者,始终没有离开采访一线。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否牺牲过大?这是否有点悲哀?这样一直干下去是否值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尽管我国现在有几十万新闻工作者,但自…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的男性,他们的性欲就像发热的人体一样,随着体温的升高而不断高涨,这让女人们难以接受,认为他们只会想着满足自己,太过自私。但是,一旦女性拒绝,又会令这类男性很是困惑,不做爱,女人会讽刺自己"无能",而努力付出,却又不被人领情,性爱的温度难道不应该是"火热"的吗?  相似文献   

8.
这两年,我因为做夜编工作,没有机会出去采访,但是也写过报道。稿件见报后,就会有同志问:“怎么,你最近出去啦?”我总是回答说:“不,没有,是碰上的!”两年之中我碰上的值得报道的事情有三件。两个报道是我自己完成的,第三个是我让别人完成的,因此就姑且称之为“碰上的两个半新闻”吧。  相似文献   

9.
把握镜头     
当我获得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消息传开后,许多朋友向我表示祝贺。还未来得及沉浸在兴奋之中的我,此时感想良多: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与我相识并且有过一段接触的人,大多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徐京星这人算不上有灵气,只是做起事来比较认真罢了。那么,为什么会获得这个新闻奖呢?我想,祖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同行们的鼎力相助和自己的努力,就不会有自己在新闻摄影业务上的  相似文献   

10.
在做这个调查之前,有一位行业专家讲过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讲CTP,再没有印刷企业问CTP是什么,就好比市场上出现一件新产品,有一两个人跟我说这个产品如何,我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当有八九个人都与我谈论这个产品时,我肯定会去关注,进而会去跟用过的人了解,再后来可能就变成了购买者。相信CTP在国内普及及应用即将进入一个高峰阶段。”的确,在广东东莞的广印展上,有许多印刷企业在参展,现场调查表明,这些印刷企业绝大部分都有CTP,有的还不止一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对CTP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也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对2007年中国CTP应用投资意向调查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在战乱的年代里1931年出生的。出生后妈妈带我非常不容易,因为我父亲就没有管过我和母亲的生活,可以说他是很不负责任、不称职的父亲。为此,母亲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到处折腾。抱我到过母亲的同学家住过,后来又到叔伯叔叔、婶婶家呆过。母亲是很要强的人,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久母亲遇到一位学过助产工作的郭姨,她的丈夫死了,不愿意在封建的大家庭里坐守。母亲也是在盛京医院学过助产工作,就这样两个人合开了一个小诊所,自己心情好多了。孩子仅一周岁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把  相似文献   

12.
我讲三句话,六个字,即:忠诚、勤奋、尽责。 一、忠诚 作为一名军队的机关工作人员,忠诚是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和道德要求,没有了忠诚,就丢失了军人之魂,就丧失了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讲,忠诚胜于能力,一个对自己事业不忠诚的人,能力越强,可能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莫远人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 远人同志与我相识于四十年代后期,解放后,大部分的时间工作在一个单位。他为人忠诚,忠诚于同志,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党的事业。我永远不会忘记,在他住院的第一天去看他,他交给我一份《关于乡镇企业经济效益问题研究报告》初稿,这是他在  相似文献   

14.
在喧嚣的都市待得久了,很多人都会心生倦怠,想收拾行囊一个人去旅行,想找一个清净之地游山玩水,让自己疲惫的心静一静,歇一歇。我也时常有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特别大,诸事不顺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但没有想到的是,无意间与《于丹生活感悟》这本书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浮躁的心也安静了许多——因为,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15.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世界图书日前夕,上海图书馆的朋友要我来跟大家见面,谈谈我自己读书的一点感受,一点体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座诸位有我的好朋友,也有我的新朋友,可能大家都对读书感兴趣,可能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频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该怎么读书?或者我们应该读一些什么书?读书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意外的感动     
前不久我去做一个消防官兵救火牺牲的报道,怎么才能做到感人呢?虽然采访到了两位烈士生前的战友和家属,可是没有寻找到可以感人的点。一个战士无意中告诉了我其中一位烈士的QQ空间。晚上我打开了他的QQ空间,看得出他从小就有做军人的志向,蓝色的背景、穿军装的照片,就连QQ秀也是穿着军装的卡通人物……就在准备关掉这个页面时,一则留言板里的日期吸引了我:10月19日,正是采访的当天!而烈士是在两天前牺牲的,也就是说,在烈士牺牲后还有人在这里留言?再往下看——“天堂也在失火吗?”这个留言把烈士的形象又活生生地推到了我面前。他们这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今,各种名目繁多的电视节目正上演着一幕从未有过的观众收视率争夺战,从而导致电视节目更深入地栏目化,越分越细,越来越专,力争尽可能长久地吸引一部分固定的收视群。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电视采编人员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一种竞争的压力,如何让自己制作的节目赢得收视群,抢占受众市场?答案只有一个:不断创新。背叛——创新需要背叛自己的老路.不重复自己,不回于旧模式。90年代,是一个寻求变化,追求创意,讲求个性的年代。这个年代,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弃旧图新的…  相似文献   

18.
家庭戏是美国主流电影中的重要类型之一,这类影片没有任何用特效和剪辑炫技的可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编剧功力、导演的把控能力和演员的演技。它几乎就是在演绎每个人的生活,把你可能遇到的和经历过的一切同事都糅杂在—起,让你可以笑中带泪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9.
在喧嚣的都市待得久了,很多人都会心生倦怠,想收拾行囊一个人去旅行,想找一个清净之地游山玩水,让自己疲惫的心静一静,歇一歇。我也时常有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特别大,诸事不顺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但没有想到的是,无意间与《于丹生活感悟》这本书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浮躁的心也安静了许多——因为,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包括不少广东出版人自己,都觉得“广东出版不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我觉得,不是因为广东大众文化品格的图书产品太多了,而是因为能够体现文化眼光、捏准文化脉动、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可以传之久远的产品太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