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丽珠 《生活教育》2014,(22):85-8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困难重重,许多学校把各类资源包、学生用书等当做唯一的课程资源,导致实践课程以课堂为中心。校外活动基地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巧妙利用校外基地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既能保证学生在校外活动的安全性,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办发[2006]4号文件中指出的:“各地可因地制宜,依托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或其他社会资源,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建立乡村少年儿童活动场所,为农村未成年人就近就便参加校外活动提供条件”等文件精神,我中心在县域内设立校外活动站点,旨在通过对校外活动站的管理、组织和指导,提高教师辅导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的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发挥活动站点的辐射作用以及我中心的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科技、艺术、体育类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作用,培养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浙江省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牢固确立实践育人的思想,以实践体验为特色,积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在提高青少年社会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积极建设实践平台,吸引青少年开展阵地实践活动阵地开放活动是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省沙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坚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公益性质,明确定位、完善功能、拓展资源、改善服务,逐步成为集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体育活动、科技中心、公益展区、综合实践区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中心坚持"面向全体,以德育人,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激发潜能,彰显个性,突出特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素质教育相衔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教育、特专长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校外活动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高度重视,加快建设,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我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校外教育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运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校外活动场所网络,以特色载体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蓬勃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这段话强调了小学德育课程深化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路径。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优化小学德育课程呈现形态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开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坚持规范起步,内涵发展,为全区青少年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外教育乐园,先后被授予首批"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活动中心"、"唐山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唐山市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等称号。一、科学谋划,规范起步我中心确立了"活动伴孩子们健康成长,中心助青少年放飞梦想!"的发展理念和"乐业+学习+反思+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以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了总结推广河南省安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促进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2011年7月18-19日,由安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举办的"安阳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在内黄县隆重召开。安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孔繁河出席了活动。各县(市)区主管局长、勤管办主任、活动中心主任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倡导体验、探究学习,倡导经历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组织实践活动,可以升华应用意识。文章从课堂活动的开展,放飞思维;校园活动的开展,扩大运用数学的机会;校外活动的开展,发展数学能力等几个方面,论述组织实践活动、升华数学应用意识的主要策略,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辽宁教育》2013,(3):F0002-F0002
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实践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沈阳市首家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实践技能训练基地,也是沈阳市唯一一家辽宁省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本着搿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一的原则,不断探索实践,开发了家政训练、科普教育与制作、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实践等八大类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霸州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成立于2009年。几年来,中心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心先后获得"河北省示范活动中心"、"河北省少先队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2011年11月,中心被评为"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一、定位一流,打造精品自中心启动以来,我们以创建一级  相似文献   

13.
王中正 《教书育人》2011,(27):48-49
甘州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自2002年创建以来,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坚持以体验教育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了"创新引领、品德先行、实践求真、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目前基地呈现出"教育内容系列化、教学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4.
如何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校外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以苏州工业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为“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载体基地,以区内各学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分中心为基础的“金字塔”式活动、培训方式。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培训中心”的作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纪蔚 《上海教育》2012,(Z1):66-67
<正>在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眼中,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挑战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童趣、情趣、野趣"。通过在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自主实践活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及生活能力,开展有师专附小特色的自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营地的教育资源,结合我校校本特色,结合民族精神与珍爱生命教育开展相应活动。让学生学会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学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卢龙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起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青少年、服务家长、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青少年"实践、体验、合作、创新"为目标,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青少年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广泛开展各类活动,活跃学生校外文化生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中心立足青少年思想,不断强化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工作结合为工作原则,以"明理、力行、强化、深化"四个环节为活动路径,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形成"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活动模式,并以此指导带动县域内中小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一、明理明理即"知"。我中心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融合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孩子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19.
因地制宜,构建具有房山特色的校外活动场所1.统筹区域资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平台构建房山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2010年10月,我区以"爱房山———走进家乡大课堂"总结表彰活动为契机,将区域所属的19家市级资源单位和49家区级资源单位统一命名为"房山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目前,19家市级资源单位均达到校外教育场所标准。区图书馆、文化  相似文献   

20.
卢晓明 《上海教育》2012,(Z1):50-51
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等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校外活动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办学生喜欢的校外活动"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策划和组织青少年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活动是校外教育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如何以兴趣为导向,吸引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努力办学生喜欢的校外活动,这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校外活动是否有生命力、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使命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终身幸福。"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而"办学生喜欢的校外活动"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校外教育中的体现。"以人为本"核心思想是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