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独立后的印度一直把教育视为保障国家进步和安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印度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发展中国家是较高的,如印度理工学院在世界上广受好评,是发展中国家中难得一见的世界一流大学。印度“从娃娃抓起”的英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印度高科技人才的摇篮——谈印度理工学院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曾饱受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经过独立后的不懈努力,印度现已拥有世界第三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现代化工业从无到有并具备了一定规模,能生产飞机、导弹、人造卫星、原子能发电设备及核武器,尤其是印度软件业产品的出口值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令世人瞩目。在印度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广泛批评的背景下,人们主要把上述成就归因于印度理工学院独特的办学体制上,而印度在短期内建成世界著名高校的经验颇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一、印度理工学院在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印度理工学院(IIT)在创建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样…  相似文献   

3.
扫盲作为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之一,对于实现全民教育至关重要。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文盲人口大国。自独立把扫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人口,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总结印度的扫盲教育经验,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事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其经济发展在近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鉴于目前印度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本文将在印度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十大工业公司作一简述 ,庶几有助于中国经济界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龙象之比     
为什么把中国和印度比?相近的事物比较才有意义。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13亿人口,印度10亿人口。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近现代又都落伍,有着同样贫困的经历和起点。中国和印度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先后纷纷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两国凭借着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深入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飞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和印度即存在着相通之处,同时也有差异.本文章将从中国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印度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中印两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趋势三方面进行分析,将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中国被称为“龙”,印度被称为“象”。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希望成为研发中心;印度号称“世界办公室”,希望成为头脑中心。今年是中印建交55周年,温家宝总理4月9日至12日对印度进行了友好访问。未来,两国如何优势互补、加强合作?谁会更强?相近的事物比较才有意义。中印两◆为什么把中国和印度比?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13亿人口,印度10亿人口。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近现代又都落伍,有着同样贫困的经历和起点,现在的发展速度都居世界前列,去年增速中国9.5%,印度6.9%。中国和印度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谁的路走…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的世界上,有两个引人瞩目的现象:一个是世界的经济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另一个是世界上崛起了一批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印度和巴西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就将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了后面,现在正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于世界信息技术大国之列。印度软件业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软件人才,仅仅通过大学教育是绝对不行的。从“反精英主义”的视角出发,笔者试图来进一步探讨印度软件业发展中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计算机软件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大国,本文分析了印度的软件业发展的特点。它给我国的启示:国际市场需求仍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拉动因素;面向满足发达国家对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的高层次需求,是发展中国家走上软件业快速发展之路的捷径;我国可以在多层面上发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从教育着手培养技术高级人才;我国软件产业也应选择集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印度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教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互联网风靡全球的时候,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榜样’的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据印度软件行业协会统计,仅10年时间,印度软件业就将日本和欧洲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的软件大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努力。独立以来,印度逐步建立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奖助学金制度,为处境不利人口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为印度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印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崛起己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崛起主要依赖制造业,印度的崛起主要得益于软件服务业,中国和印度经济崛起的道路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中印之间只有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和促进共同利益的联系,抑制和化解消极因素,才能使中印关系沿着稳定改善的道路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都是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英语教育非常成功.虽然两国历史背景不同,印度的基础英语教育仍有借鉴的意义.本文以印度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为视角,通过对印度高考英语考纲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高考英语考纲的启示,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超过3亿人在学英语,未来讲英语的中国人超过英语母语者的数目已经...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4,(5)
正根据资料显示,印度早在2001年人口总数就已超过10亿。2010年,印度25岁以下年轻劳动人口超过中国,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年轻人口数量的优势,印度被认为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年龄的优势能否真正转化为人口红利,关键在于教育。而印度在独立以后的几十年里,始终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长期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印度的高等教育非常出色,在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取得突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福特基金会长期重点关注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新德里办事处是福特基金会开展跨国活动设立的第一站。在印度,福特基金会围绕其宗旨开展了各种跨国资助活动,这些活动与它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活动有着很多相似的特点。它在印度50多年的资助活动对印度的影响很大,促进了印度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成为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文盲比例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软件业的年增长率超过50%;全球被评为软件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就占29家.现在的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大量的研究分析表明,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得益于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以及“业界老师“的作用.目前,印度每年约有50万新培养的软件人才,其中大学毕业的只有7万多人,剩下的几乎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式培养的;而这些职业教育机构都十分注重利用业界的力量,他们从IBM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大企业聘请“业界老师“,开设诸如“电子商务最新应用“、“通信软件“等课程,教的都是最新的软件技术,教学模式是从教“做“开始,是学员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18.
林建 《教师》2009,(18)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并不强盛.相比之下,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却突飞猛进,尤其在软件出口方面更是成就卓著,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软件产业何以有如此大的发展,对中国相关产业有什么样的启示,或者它的发展之路对中国有何可借鉴之处,都是这篇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印度软件业发展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是印度专门进行远程教育的最高学府,自称"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尽管它在成立初期发展缓慢,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作为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国立开放大学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而它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之间的边缘学科,自它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以后,便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起来,7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制度学派和激进学派经济学家的努力,教育经济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也涌现了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经济学家,印度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的教育经济学家通过对本国经济和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证研究,撰写了一系列学术价值很高的论著。不仅为本国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计划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内容。本文根据现有资料,试图对印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