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4.
比之于“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让孩子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确实是个美丽的意象。但是,“独坐一会儿”之后,会产生同样美丽的结果吗?我不太乐观。我们的孩子,本来就喜欢独处而绌于交流,喜欢张己之个性而鄙视甚至排斥异己,如鼓励他们独坐冥思,结果恐怕将是坐而论道、各执一词、人人相轻、互相攻讦。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师出示了一幅“大雁南飞图”,要求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学生说:“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小于号,一会儿排成一条横线。”老师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创造性,但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个句子,这位老师想了不少办法,而学生最终没有说出来,老师颇为失望。事实上,对这些一年级学生而言,说出“小于号”、“一条横线”来,并非有意创新,而说不出“人”字来,也很正常。“桃花怎么会开呢?”“因为它想看看这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8.
诗化的教育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12.
闲笔与布白     
勤奋是不是学习的不二法门?现代学生应有的那分从容与遐思到底被谁剥夺了?看完《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样的问题一下子闪入我的脑海。小时候上学,几乎每间教室的后墙上都用巨幅红纸写着一句口号:“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出自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  相似文献   

13.
一、勤劳篇 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互相争辩谁跑得快。他们决定来一场比赛分高下,选定了路线,就此起跑。兔子带头冲出,跑了一阵子。眼看它已遥遥领先乌龟,心想:我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比赛。兔子很快就在树下就睡着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脚走来的乌龟则超越过它,不一会儿完成比赛,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等兔子一觉醒来,才发觉它输了。  相似文献   

14.
近些日子,编者常常为手头这些真诚、智慧的文字所打动。今年第7期,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层问题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本刊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讨论稿200多篇,它们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还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教育的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的诠释与理解。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文章刊发,希望读者朋友谅解。我们深知,教育的深层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讨论就能得出一个完满的终结性的答案的。编辑完本策划最后一组稿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愿本刊的几组讨论在各位的教育实践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导引。  相似文献   

15.
近些日子,编者常常为手头这些真诚、智慧的文字所打动。今年第7期,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层问题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本刊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讨论稿200多篇,它们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还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教育的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的诠释与理解。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文章刊发,希望读者朋友谅解。我们深知,教育的深层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讨论就能得出一个完满的终结性的答案的。编辑完本策划最后一组稿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愿本刊的几组讨论在各位的教育实践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导引。  相似文献   

16.
刚走进办公室坐下来,就听到年轻的小王老师抱怨班主任工作太累太繁杂。她一会儿抱怨班主任的事情太多,一会儿抱怨班级中学生不听话、太淘气,一会儿抱怨班委干部能力不强……说实话,班主任的工作的确很  相似文献   

17.
“上课时坐久了,好像身子和椅子牯在一块儿,非得站起来不可,至少要扭动扭动才好。”“能够动一下手指也是好的,不动就觉得浑身难受。”这是“多动症”孩子向医生的自述。教师则反映“多动症”孩子在上课时坐不定,立不定,一会儿叩桌子,一会儿吹口哨,一会儿惹旁边的同学,又一会儿擅离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有时慑于教师威严,只能悄悄做各种小动作,如咬铅笔,吮手指,切橡皮,剥指甲,嚼衣角,甚至眨眼睛,扭嘴巴,一个班级里只要有一个患“多动症”的学生,就像一匹害群之马,教师感到头疼,班里不得安宁。因此,“多动症”的诊治一直是教师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针对文中最后的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话,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季爷爷此时会梦到什么呢?好一会儿,学生也没有举手的,经过老师的多次提示  相似文献   

19.
终于放暑假了,我心里特别高兴,所以我约好了几个小伙伴去郊游。这一天早晨,我把自行车的气打得足足的,带上一些零食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发了。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会儿就到了郊外。我把车子放在路边也让它“休息”。啊,大自然的风光真美啊选我们几个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和小鸟比唱歌,还做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快到中午了,我们也累了,坐在树下吃我们带的午饭。突然,从路边传来“砰”的一声巨响,真是震耳欲聋。我们都吓了一跳,朝响处一看,原来是我的自行车“放炮”了。我们赶紧跑到自行车旁,仔细地查看车胎,并没有发现钉…  相似文献   

20.
辅导学生断好句读,是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一环。断不好句读,句子就读不准,翻译时就会出错。例如,《狼》一课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中的“犬”字是名词作状语用,形容狼“坐”的样子的。翻译时,译为“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