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高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于跳高单元教学之中,使学生的玩性和主动地学习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正>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自然,容易掌握,但如果让学生一直简单机械地在杆上重复跳跃,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快速提高跨越式跳高能力,可采用多种练习形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俞向阳 《体育教学》2012,32(12):53-54
本课特色 1."横幅标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一旦宣传活动结束,就毫不留情地被丢弃.本课选用"龙绳"作为教具(缩身的横幅),其灵感就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横幅,它可以通过折叠、展开、缩身、变形等方法形成多种器材形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学习欲望,更具有直观性和挑战性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解决了跳高课上只用一两付跳高架练习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练习密度.创新开发器材,体现"一物多用".  相似文献   

4.
在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中,发展速度的训练应全年进行,重点放在反应速度和肌肉快速收缩的频率上,练习方法也应多种多样。例如30-50米的短距离起跑、行进问跑、加速跑、听信号追逐跑、下坡跑等,都比较有效。此外,可根据跳高专项特点设计一些专门速度练习手段,发展起跳速度或摆动速度。需要强调,做这些练习都要严格要求规范化,从小形成正确的跑的技术定型,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跳高技术有重要意义。在速度训练的方法上,训练内容要安排得生动活泼一些,最好进行一些组合练习,有的组合练习应带有游戏性和竞赛性,使队员的训练不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会使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斌 《中华武术》2010,(6):53-53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是跳高技术的核心,是获得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的主要阶段。如何提高起跳效果,是影响背越式跳高成绩的关键因素。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专门性练习和辅助练习对提高专门素质和专项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对防止和纠正技术中出现的错误是不可少的练习手段,也是跳高技术教学中的主要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学生身体锻练,除了要进行单纯力量练习外,还要付出相当时间进行跳高、跳远、球类练习。跳深练习是将最大力量与弹跳力结合起来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初学跳高者由于动作概念未建立,容易对横杆产生畏惧的心理——横杆碰上去是不是很痛?于是在横杆外面用海绵缠绕起来,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另外,在帮助学生完成练习时,可防止横杆折断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横杆的"抬""扫""碰""变"四个动作来辅助跳高的训练,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体育器材的配备问题,大部分体育课只能用一副跳高架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练习密度过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用橡皮筋进行教学,效果良好,不仅增大了练习密度,而且消除了大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下面是笔者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方法,予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可以分成助跑、起跳、过杆这三个步骤,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指导学生逐个突破。在助跑环节要设计组合训练和计时训练,提升他们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在起跳阶段要引导学生掌握缓冲蹬伸的技术要点,学会协调身体,掌握转身动作;在过杆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立式练习、仰式练习形成腾空感,提升腾空过杆的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学生能循序渐进,真正掌握背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10.
王翔 《体育教学》2001,(3):32-33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教学,涉及到练习方法、练习手段的选用和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衔接等。  相似文献   

11.
一、"计效"教学法的定义"计效"教学法是在身体素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掌控学生的练习,规范学生单次练习的技术动作,计量动作的重复次数、持续时间、远度等因素,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以达到最佳练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完成练习的效果为主线,  相似文献   

12.
刘丽 《中华武术》2014,(1):25-25
正背越式跳高是人体经过弧线助跑起跳后背对横杆依次旋转过杆的一种跳高技术。初学背越式跳高从何处入手呢?在实践中笔者采取四步骤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初学者较顺利地学会了这项技术。一、柔软练习1.在教师的保护下让学生做下"桥"练习。2.体后屈顶髋起练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体后一手尽量触摸(同侧或异侧)脚跟,另一手尽量上举,髋部尽量挺开。也可以双手同时触摸脚跟。3.在软垫上做跪立仰卧挺髋起动作。跪立与垫上,向后倒体,使肩和脚尖支撑地面,两臂自然伸直于体侧,然后顶髋成跪立。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课练"练什么"课课练"严格说来应该叫"身体素质课课练",即教师在每节课都抽出3~10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练习内容选择注重简易性、针对性、辅助性,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之间体型的差异,大体表现为矮小型、肥胖型、瘦高型、匀称型。因此,在体育课中教师就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项目:如矮小型善于技巧练习,身体灵活,柔韧性较好,但缺乏力量,影响了跑步、跳高、投掷等项目的成绩;肥胖型适合力量型练习,如投掷类项目,但由于脂肪过剩影响了速度、弹跳、柔韧性和技巧性的练习;瘦高型学生善于跳高、跨  相似文献   

15.
跳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一些不符合练习要求的动作,如果这些动作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掌握技能、发挥技能,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6.
管连军 《中华武术》2007,(11):18-19
运动员要先学习掌握起跳技术后,再学习掌握助跑技术。当短程跳高技术掌握了,再学习中程跳高技术。最后到掌握全程跳高技术。学习助跑时,应先以"走"的形式练习,等到运动员对动作的概念理解清楚后再过渡到慢跑,最后到快跑。在助跑起跳掌握后与过杆衔接前,可先让运动员进行跳上  相似文献   

17.
弧线助跑在背越式跳高中的作用及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资料与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弧线助跑对背越式跳高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弧线助跑练习的方法与要求。对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重点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背越式跳高教学,不仅是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也是发展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背越式跳高是目前跳高比赛中最常见的采用方法,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大、对于学习者身体素质要求高、教学周期长等原因,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以更好的身体状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本文着力对背越式跳高中的动作要点"背弓"的练习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对"背弓"动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小学课余跳高训练中,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条件的限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技术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运动员在跳高练习中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上学期,在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看到一节四年级的跨越式跳高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将练习的高度设置成4个不同的高度,然后老师说道:"同学们,老师把练习的高度设置成4个不同的高度,你们现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结果老师说完后,孩子们还是站在原地不动,不予选择。因为是公开课,老师有点着急了,于是就指定孩子们到4个不同高度的练习地点进行练习,练习效果可想而知。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