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项羽本纪·垓下之战》:“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人教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言读本》课文注解:“[面之]面向项王(见他)。”此注值得商榷。“面”除了面向义外,还有“相背”义。“通‘偭’,以背相向。”  相似文献   

2.
“马童面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马童面之”传统的解释是“马童背对着项羽”。此种解释不甚妥当。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应解为“马童仔细观看项羽”才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3.
《阎典史传》“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句中的“无虑”,课文注:“意思是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编者把“无”训“无须”,“虑”释“计虑”,这是不正确的。“无虑”是一个联绵词,意为大略、大概。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中“无虑”条云:“凡书传中‘无虑’者,自唐初,人已不晓其义。望文生训,率多穿凿。今略为辨之。高诱注《淮南·俶真篇》曰:‘无虑,大数名也。’《广雅》曰:‘无虑,都凡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鉴赏》2002,(10):68-68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5.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6.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涉既称王,曾经与他一起佣耕的故人入宫见陈涉,“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 涉之为王沈沈者!’”这一惊叹之语,栩栩声容,为历代所传载。其中“沈沈”一词,集解引应助曰:“沈沈,宫室深邃之貌也。沈,音长含反。”义为陈涉故人在惊叹王者的殿室深邃。这一训解,后世沿袭,至今尚未见异辞。笔者认为,这里“沈沈”一词,词义是盛多之貌。故人之叹,义在王者殿屋帷帐之盛多,而不在于其宫室深邃。  相似文献   

7.
关于反训,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反训就是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的认为“反训是用反义词相互训释的释词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反训,即用反义词来作训释”。无论哪种解释,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内容:同一个词形包括了两个互相对立的词义。如《尚书·臬陶谟》:“乱而敬”,《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以治训乱,训诂学上就称反训,反训是训诂学史上产生得比较早也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训诂术语,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可寻觅其使用的踪迹。一千多年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引起了不少的纷争,至今仍在进行,因此很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器晚成”语出《老子》第四十二章。古人在运用这个词语时,往往将“晚”训为“迟”,如《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都也,终必至远。’”不独古人训“晚”为“迟”,现所编成语词典皆训“晚”为“迟”,解释整个词语意思为:大才需要长时间才能长成。训“晚”为“迟”,其实大谬。  相似文献   

9.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10.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11.
“反训”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之一,也是训诂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到近现代,“反训”现象已成为一个专题研究,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回顾总结,略谈“反训”理论流变。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四册文言文中说到“面缚”的语句有两处:①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与陈伯之书》)。②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阎典史传》)。课本均将这两处的“面缚”注释为“缚手于前”。这是不妥当的。愚以为此处“面”应为正反同辞,相背、反背的意思。按《正字通》云:“面,通偭?闭潘椿铡端滴慕庾衷甲ⅰ贰皞痢弊窒伦⒃?“字义固有相反而相成者,顾未可以穷变之理说之也。偭字古但作面,其后始增人旁作偭耳?鄙跏恰C?或作“偭”)义兼正反,故《韵会》云:“相背曰面。”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  相似文献   

13.
“反训”异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讲了“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向,以故为今,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的话以后,有人根据郭说,创造了“反训”一名,提出了“反训”一说。很多人在郭例的基础上,广搜博求、综辑“反训”词例。但是,也有人不同意郭说,否定“反训”的存在。毫无疑问,这些不同观点的争论对探索“反训”产生的根源、科学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揭示其本质,正确地运用训诂工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篇小文试以郭  相似文献   

14.
再来谈谈反训。历来讲反训问题,都举出《尔雅·释诂》中的四条例证,即徂,存也。乱,治也。故,今也。曩,多也。郭璞曾这样注释说:“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以(曰乡),以故为今。此皆训诂义  相似文献   

15.
一“朱”字本义,今传宋徐铉等奉诏校定本《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释为:“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清代治《说文》几大家均据宋本“朱”训,或主木或主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肯定“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简称《通训》)对宋本释“朱”照录,未置可否;明确肯定“浅于绛(深红)……曰朱。”其基本意见实与段同。而王筠《说文句读》注文(简称《王注》)则将段注引申义定为本义:“赤心木,犹言木之赤心也。朱固训赤,而不定是木。”  相似文献   

16.
“连语”,本作“謰语”。明代方以智《通雅》卷六《释诂》曰:“謰语者,欢声相转而语謰也謱。”《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谓:“謰语,指两个字合成为一个词,不能拆开来讲。……謰语现在通常称为联绵词或联绵字。”又谓:“联绵字,两个学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但我们观诸清代研究连语的集大成者王念孙、引之父子的著作,则不难发见连语并不等同于今之所谓联绵词。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连语》条谓:“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其举证如《严助传》:“今闽越王狼戾不仁。”颜师古注:“狼性贪戾。凡言狼戾者,谓贪而戾。”念孙案:“师古以狼为豺狼之狼,非  相似文献   

17.
也谈“除”     
王海根同志《古代汉语反训举例》一文(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七九年第三期)中将除官之“除”解为授予之义,这是对的。但是,认为除官之“除”为“除去”义的反训则不妥。古书中除某官即授以某官,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可证。然“除”字,沈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句中的“王之”,’84版、’88版教材处置成意动用法:“以之为王”、“以他为王”。这是缺少史料依据的。’91版教材更换了说法:“王,为王。之,咸阳。”视“王”作动词,将“王之”看成动补结构,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将“之”指代的具体处所厘定为“咸阳”,将“王之”=“王咸阳”,依然值得商榷。 考察《史记》之用词,常常可以见到“王XX,都XX”这类固定  相似文献   

19.
“倍”是由动词衍化而来。《说文·人部》:“倍,反也。”段玉裁注:“此倍之本义,引申之为加倍之倍。以反者覆也,覆之则有二面,故二之曰倍。”《墨子·经上》:“倍,为二也。”孙贻让《闲诂》引毕沅注云:“倍之,是为二。”“倍之”,这个解释正表现出了“倍”的词性。用现代话说,叫做“翻一番”。“翻一番”就是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原数一次那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