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观察     
“知识型陪玩保姆”流行上海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暑期,上海不少家长给孩子找家教不再为补课,而为了陪孩子玩。在复旦大学家教部,记者看到十几份要求家教老师全天“陪玩”的登记单。和普通家教相比,家长更看重“陪玩”家教老师的素质,一致要求“诚实可靠、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大学生作“陪玩”,有的家长甚至还提出字要写得好、至少有一两项爱好专长等要求。为了让老师和孩子能够“亲密接触”,不少家长还包老师吃住。 据了解,暑假留校的学生多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外地学生和志愿考研生,其中不乏品学兼优者和优秀学生干…  相似文献   

2.
《我和朋友换孩子》、《请个大学生当“陪聊”》,《借个孩子去旅行》、《和孩子签个“互约合同”》,看完这一组报道,不禁为这些新鲜而有效的家教方式拍案叫好!今年,类似这类新型的家教方式在全国各地颇为流行,给中国传统的家教吹进来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3.
家教信息     
请家教教“吃苦”请家教,不要求辅导功课,只希望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前不久,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的一名学生接手了这样一个家教。请家教的韩女士说,她女儿今年十岁、上小学四年级。因为工作忙,她专门教育孩子的时间很少。而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活在“蜜罐”里,不知道“苦”是啥滋味,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情,就可能做出令家长措手不及的事。她请家教,  相似文献   

4.
2003年夏天的家教市场同天气一样热,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范围已不仅仅限于文化课的辅导,陪读、陪练、陪玩的“多陪”家教在暑期陡然增加,成为今年家教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为孩子多花点钱没问题,只要暑假里孩子能有收获,陪读的  相似文献   

5.
西林 《家长》2004,(Z2)
“家教”是什么?一个普遍的理解是:家教就是在晚上,或者是双休日不上学的时候,请一个老师到家里来辅导一下功课。事实上,如今的“家教”已不是“请一个老师到家里”这么简单,也不再像《音乐之声》里那样一位美丽的女教师带着孩子们唱歌和游戏那般有诗意。仅仅在几年前,请家教可能还只是停留在想让孩子成绩更好一些,或者是想让孩子习琴练字,能够有个一技之长,且请家教的大多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家长重视,给孩子请家教,已是越来越普遍。在本刊所在地天津市,记者分别在一所重点小学和一所普通中学进行…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岂止如此。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学校教师可取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对孩子实施家教的“老师”;二是本色的人和家长。当家长以“老师”的面目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概而言之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一则是给孩子指导学习,做老师的助手,或指导孩子专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家庭教师。二则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做人教育、意志教育等。对没有直接指导孩子学习能力的家长而言,家教主要是后者。许多有见地的家长越来越重视“身教”这种无声的教育的作用。但“身教”关键在于“做”,“做”一时容易,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08,(5):16-16
以前,家长请家教主要是给孩子补习文化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请家教陪孩子玩。自去年底山东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家长的教育需求也在逐渐变化,不少具有体育、文艺特长的“陪玩”家教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8.
湖州读者方莉来信:孩子上初一,成绩不太稳定,他班上很多同学都请了家教,我很犹豫,是否该给儿子请家教?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在完成学校里的课业后,还要上家教的课。孩子成绩好请家教为更上一层楼,成绩中等请家教为向上靠成绩不尽如人意更要请家教来补课。那么,家教真的是孩子学习进步的“灵丹妙药”吗?本期六位家长的体会或许对你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家教信息     
北京提出’95家教主题在北京市家教会召开的第六届会员大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当选的市家教会会长陶西平在会上提出:’95北京家教指导行动的主题是培养孩子“自理、自强”。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自强精神的塑造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和基础,是’94北京家教指导行动“孝敬父母、礼貌待人”教育的继续与深入。  相似文献   

10.
徐强 《湖北教育》2024,(1):18-19
<正>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武汉市江夏区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江夏教研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整体构建了“同生共长·家教有方”的家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家庭教育中的“不会管”“管不了”“管不好”“不想管”等难题。一、精准定位家长角色,创新设计家教育人目标江夏教研室从当代家庭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成长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孩子学到字正腔圆的英语口语,请洋家教已成为不少上海父母的选择。记者在采访一些洋家教时,却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其实我们教得真累!”来自英国的Sherry和Sam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家庭,以很低的报酬作家教。在分别教过两个中国学生以后,Sherry和Sam都放弃了家教工作,因为他们感到“强迫孩子学习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给孩子安排暑假生活是让家长们头疼的事。今年,重庆市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中小学校利用假期补课,公办学校大多放弃了补课。而在一些非学历教育的社会培训学校、家教市场上,“托管家教”、“家教式保姆”等乘虚而入,充当了“替补”角色。  相似文献   

13.
这期“名人家教”我们向家长们介绍两位杰出女性的家教观,居里夫人和索菲娅王后。她们重视开拓孩子的天赋素质,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平民意识、树立责任感,希望对年轻的家长有所启迪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住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  相似文献   

15.
“家教”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二是指家庭专门聘请的从事辅导孩子学习的教师。本文的“家教”指后者。  相似文献   

16.
“洋”家教是近半年来新兴的家教服务。据北京某文化交流中心的陆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洋”家教平均每小时要100元左右,但请“洋”家教和孩子练口语的家长们仍是不少。正在做“洋”家教的某大学留学生布鲁斯坦言,由于人员稀缺,现在不少“洋”家教都身兼数职,他就在给两个家庭做家教,而他认识的一位外教则已经成了4个家庭的外语老l师。布鲁斯透露,现在很多家长在请“洋”家教的时候都要1求懂中文,因此,一些本想做家教的外国人却为中文犯了难。(张颖) (责任编辑晓峰)瞄}一 “洋”家教方兴未艾@张颖  相似文献   

17.
曹夫 《家教指南》2005,(8):9-11
由于受“棍棒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才”等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现今社会上父母体罚孩子直至酿成悲剧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体罚家教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一致讨伐的对象。“体罚”的极限即为虐待。众所周知,因为体罚会伤筋动骨,直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很容易引人注目,受到众人的监督和指责。然而,另有一种对孩子的身心危害更大的家教偏向——“心罚”,却因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而常常被人们忽视,成为眼下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多种“特长”和期待孩子早日成才,为孩子请家教、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的现状,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分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家教倡导“五多”,即:多留些机会,让孩子自由决定;多留些权利,让孩子参与选择;多留些漏洞,让孩子自己思考;多留些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多留些事情,让孩子去做。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家教必须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武兴华 《生活教育》2010,(11):26-27
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许多学生家长有着很强烈的为孩子“培优”而寻找、甚至重金“悬赏”优秀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在职教师而言,有偿家教能够为他们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