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且心理问题检出率竟高达22.56%.国内很多心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对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界定、现状、成因和防治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衡水市部分中小学教师面临"职业倦怠,身心疲惫""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压力源多元化""人际关系较紧张,师生关系尤其比较紧张"等心理问题.针对影响衡水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文章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  相似文献   

3.
对260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的“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其来源”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学英语教师正承受斡巨大的职业压力。压力巳导致中学英语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作简要分析压力的具体来源,呼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保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职业压力、学校氛围、社会要求、自身能力等。从整体上来看,不同年级段、不同性别、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的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应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为教师"减负",排解教师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分析国内外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认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职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四种类型,同时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压力、态度、信念、人格等个体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使不少教师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拟从教师心理问题存在的内外因以及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之法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使教师身心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校园和谐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心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文章揭示了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压力、人格、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等,并从社会、学校、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从学校管理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学教师面临新课改和其他各种挑战,工作压力大,需求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公布的结果是: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构成心理疾病.学者刘晓明(2003年)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760名东北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常模:3.45%的教师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7.11%)、人际敏感(6.58%)、躯体化(6.05%)、抑郁(5.68%)和焦虑(4.47%).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教师的适应不良:教师职业行为问题;教师人际交往问题;教师的人格障碍:教师的生理——心理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外界的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国内多项关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和城市教师;职业倦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突出。在我国,农村初中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其个人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地影响其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本文结合对广东省潮州、揭阳两市农村初中教师的调查访谈,探讨环境因素对农村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农村初中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东西部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现状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45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发现有9.07%的教师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科、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某些方面低于副科、非班主任教师;女性、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更多;西部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东部教师。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时定期做相关的普查和辅导工作,并为教师提供缓解压力的支持系统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提高专业能力、有效管理时间,是教师应对压力,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韦玉萍 《湖南教育》2007,(11):34-35
近年来,从国内外有关研究来看,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一、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1.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压力,是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着教师职业本身是一个难度大、要求高的职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定位,无形中给了教师很大的压力.受社会传统的影响,教师群体常常追求默默无闻、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的压力要大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进行分析,旨在增进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师的职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力,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中小学实行聘任制和定编定岗以来,教师的工作量大,职业压力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我们课题组试图通过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师的职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