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叶嘉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5):32-33
2005年1月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组成的普洱古茶树考察论证专家组……经对凤阳乡困鹿山古茶园的典型植株的观测,认定植株为小乔木,在茶树分类学上属普洱茶种,是栽培型茶树,习称为大叶茶。从困鹿山古茶园的茶树树龄、分布密度和长势看,是目前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古茶园,从而表明普洱县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兰台小灵通     
《云南档案》2011,(10):61-62
<正>普洱茶是双柏县特种茶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全国茶品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县档案局于2011年8月10日开始征集品牌普洱茶档案。截至月底,共征集整理双江县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勐库丰华茶厂、双龙茶园茶厂、勐库冰岛茶叶精制厂等4家企业的品牌普洱茶实物档案12种包装12份;同时收集到实物产品  相似文献   

3.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32):60-61
古茶园和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是中国和世界荣文化的“根”,作为世界茶树之源的云南由于受天冰河期的灾害较轻.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较多.有着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但由于近50年来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种蔗等原因,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0余万亩减少到如今的20余万亩。近几年由于古树茶在市场上价格的升温,不少茶农过度采摘古茶树茶叶,有的古茶树遭到的损坏程度加剧,古茶树种质资源面临着减少和灭绝的危险.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成了当务之急,受到了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06,(37):58-58
思茅是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是普洱茶的中心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思茅(原普洱府辖区)又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玉及大量的野生茶树自然群落,有澜沧帮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千年栽培型古茶树为代表的大量栽培型古茶园,茶树生产繁衍的生物链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历史轨迹无比清晰,它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位于海林城郊,现有10个村民组,1个自然屯,1652户居民、6673人,是全市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161名党员。全村总耕地面积1.1万亩,其中菜田面积7200亩,棚室面积196万平方米,集体山林4800亩。  相似文献   

6.
在普洱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由普洱市档案局牵头负责组织实施,普洱市茶办配合,共同制定普洱茶样品实物档案征集实施方案,于2008年3月12日至4月18日,以普洱市档案局局长黄明芬同志为征集组长,分两个征集组在全市10个县(区)开展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7.
《云南档案》2011,(12):14-15
<正>根据《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关于开展品牌普洱茶建档工作的通知》(云档联发〔2011〕1号)精神,2011年10月28日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组织召开云南省品牌普洱茶入馆收藏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在茶园中长大的,茶园中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故乡叫凤庆,在滇西澜沧江畔,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诞生之地。故乡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茶园中,吃的、用的、穿的全是茶树上诞生出来的产品,茶的一顰一笑,时时牵动着故乡人的每一根神经,所有与茶有关的话题,都会令故乡人心情激动。  相似文献   

9.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8):I0032-I0033
在思茅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程度高,操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张掖市各级党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对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广泛参与,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我市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 年开始实施以来,3 年完成工程建设总面积74.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 100%。其中:退耕地造林44万亩,宜林荒山滩造林 30.8万 亩 。工程涉及全市6县(区)的69个乡(镇)、58个国有(个体)农林牧场、364 个行政村、4.6 万户,受益18.91万人,国家共补助退耕还林资金达58586 万元。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始终把档案管理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茶园中长大的,茶园中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故乡叫凤庆,在滇西澜沧江畔,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诞生之地。故乡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茶园中,吃的、用的、穿的全是茶树上诞生出来的产品,茶的一口一笑,时时牵动着故乡人的每一根神经,所有与茶有关的话题,都会令故乡人心情激动。  相似文献   

12.
<正>宜良县是云南重要的小叶种茶生产地,其生产的宝洪茶素有盛名。1939年6月,当时国民政府云南省建设厅茶业改进所罗溥鍒、谢豪、郭锦芬3位专家在深入宜良各茶产区实地调查、直接访谈当地茶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宜良茶业概况调查》,这是云南省档案馆馆藏可见的第一份对宜良县茶业情况的调研报告。该调查报告真实记录了当时宜良县茶树栽培、制造、运销等实际情况,并就调查中发现的当地茶园管理、茶叶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就发展宜良县茶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镇市地处辽西医巫闾山东麓,耕地面积141万亩,自西向东山、平、洼自然分布,山区以林果为主,平、洼区以粮菜为主,形成西果东菜,林畜覆盖农业产业化格局。至2010年,全市蔬菜面积实现占地56万亩,占全市耕地141万亩的40%,设施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温室30万亩,冷棚5万亩,年产蔬菜240万吨,年产值32亿元,纯收入26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临沧普洱情     
<正>自认为是个简单的人,却一不小心喜欢上了不简单的临沧普洱茶。我对临沧普洱茶的钟情,不仅仅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兴致,而是自小就与茶有着青梅竹马的情缘。我生长在茶的王国——临沧,常常避开  相似文献   

15.
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记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创新开展工作的宝贵财富。龙桥乡党委、政府利用档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就充分说明和论证了这一点。龙桥乡联办茶场于1976年划拨龙桥村六组土地217亩兴建茶园,所有权属龙桥乡政府。此后,茶场历经几轮承包,人事变动频繁,现有人员对其创建情况、权属等不甚了解。2001年10月,龙桥乡龙桥村六组二十六户村民以茶场所用土地为原承包责任地为由,开始对茶场进行非法侵占,私自砍伐、挖掘茶园面积30余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余元。事件发生后,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即派人到龙桥村六组控制事态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我省退耕还林(草)工程规划,工程建设期限为2001至2010年,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工程建设区覆盖全省14个市66个县(市、区),建设土地面积达1386.7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5%。工程规划总任务1915.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还草860万亩,荒山(含沙荒)造林1055.3万亩,分别占总量的44.9%和55.1%。工程总投资近115亿元。我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建成后,可新增森林面积1628.0万亩,全省生态环境及景观也会发生明显改观,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升级。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加强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是茶叶的故乡、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普洱茶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茶品类之一,占据云茶总产量的一半,是云茶亮丽的名片。行走在云南红土高原上,穿梭在云茶的主要产区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地,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涛  陈静波 《云南档案》2008,(10):31-31
<正>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里有一张制作精美的普洱茶商标,商标为32开大的一幅图画,画中一年轻貌美女子和一老寿星立于青翠遒劲的长寿松下,注视着一小童牵着的小鹿,图画左右各标有"云南改良"、"普洱贡茶"四个字。这张注册为美寿牌的普洱茶商标设计精美,工笔细腻,色彩柔美,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更难得的是,我们可以从与之相关的一组档案中,深入了解到这张商标背后的一段普洱茶往事。  相似文献   

19.
鹤峰县被誉为“湖北茶叶第一县”,而走马又是该县的“茶叶第一区”.全区茶园面积3.0147万亩,可采摘面积2.75万亩.走马财政所就身在这洒满茶香、到处翠绿欲滴的美丽土地上.财政所肩负着全区财源建设、支持和发展生产、财政计划等职能.全所现有职工41人.  相似文献   

20.
日前,云南省品牌普洱茶入馆收藏评审会在省档案馆举行。全省共有54家企业申报的200多个品种的普洱茶产品参加评审。入选云南省品牌普洱茶实物档案的产品生产企业,由省档案馆颁发收藏证书,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