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大本曲是白族的一个古老曲种,采用汉字记录,白族语音演唱,其曲本、唱腔、表演方式与白族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发掘大本曲的潜在的档案价值,既能保护白族文化资源,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从而更好的实现民族珍贵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三个基点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旨在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杜钊 《兰台世界》2011,(1):61-62
本文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三个基点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旨在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全面涉及各民族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白族为例,就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民族档案样态的存留与变异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以期对今后民族档案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全面涉及各民族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白族为例,就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民族档案样态的存留与变异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以期对今后民族档案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婧楠 《兰台世界》2018,(12):14-18
云南白族地区是旅游胜地,其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视角,阐述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认为,开发利用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培养传承人才、研发新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对推进白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佳 《兰台世界》2017,(19):74-76
作为档案家庭中的一员,声像档案具备直观性、形象性等鲜明特点,是人类文化记忆的再现,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云南省大理州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丰富且独具民族特色的声像档案,并在各方努力下在其开发利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理白族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民族事业,本文在立足于大理白族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之上,针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白族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对其进行建档保护有利于保存民族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论文阐释了银器非遗档案的内涵外延与银器锻制技艺建档保护在加快民族记忆构建、实现优秀文化传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分析建档工作中存在的专项建档标准缺失、建档主体一元化、档案资源零散化以及欠缺标准化管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建档思路与建档实施路径。研究从专项建档标准的制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档案资源整合、数字化建档等方面提出了银器锻制技艺建档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内容翔实,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针对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建议.秉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依据"动态本真"保护原则,加强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创新特色数据库建设、研发特色产品和开发旅游资源,可推进其活态性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白族民间美术是在白族民间固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种独特的创造,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质朴的审美观念。而其中的甲马纸艺术是最具白族文化特色的一个门类.它所包涵的信仰心理和民俗观念,深刻反映出白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意识.对研究白族的思想史、宗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这部分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理白族绘画文化遗产是白族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宗教、民族、地域研究价值,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民族道德教化价值,探讨其价值属性,调查与分析其流失现状,对于明确云南大理白族绘画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杰地灵的湖南,生活着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50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仅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为湖南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少数民族档案,记录了祖辈人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下面就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四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的档案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民族档案角度来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是档案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民族档案编研则是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对民族档案编研中异文化与本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研究的深度,而且对更好地开发民族文化也可起到积极作用。在民族档案编研中突出本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吸收异文化之长以补本文化之短,两者互补融合,民族档案编研才可得到更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冲 《兰台内外》2014,(4):67-67
正档案文化,从广义上,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有关档案的行为方式和物化成果。作为档案部门,如何顺应发展潮流,不断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为此,笔者进行了初步探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走近馆藏,在档案中找文化馆藏档案能够相对集中地体现一个地区各种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魄,其力量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上,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通过档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可  相似文献   

15.
论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口述档案的概念、属性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学术界对白族民间文学档案的整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族是一个宗教信仰较为复杂的民族。历史上,道教、佛教及儒家思想都在白族地区产生过很大影响,号称“三教并列”。此外,白族尚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即“本主”崇拜。本主崇拜是白族宗教思想的核心,本主文化是白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白族乡民为维护乡村秩序,集体制定了大量乡规民约,形成了乡规民约碑刻档案。这些档案通过转化创新,可为现代白族乡村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此文在分析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开发规划、加强资源建设、推动转化创新和丰富开发方式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4,(Z1):100-101
<正>一、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大理位于中国云南西部,是我国西南地区以白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州,全州辖12个县市,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有13个世居民族和谐相处,现有人口约346万人。大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13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传统性,客观上增加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难度,转型社会期间,新旧价值观及文化意识的叠加,致使原本系统化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抢救并有效保护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遗产,成为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分析社会变迁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档案工作关系入手,对当前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档案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档案工作融入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走进云南省档案馆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独具云南特色的木雕屏风,雕刻题材源于云南山水和花鸟鱼虫,作品出自剑川白族能工巧匠。剑川隶属于云南大理,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有6个民族居住,其中白族占人口总数的92%,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历史上,汉传佛教、印度密宗、藏传佛教在这里融合,汉族、白族、彝族、藏族、纳西族等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激荡,使得剑川白族匠人能够吸纳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